总算是留了下来,这条大粗腿也算是抱上了。
张希孟却还是不那么满足,他得寸进尺道:“恩公让小子教导,也要有书籍才行,这院子的书卷公文,可都是归我管了?”
朱重八忍不住好笑,只有几本缴获没人看的书,哪来什么公文啊!
或许这小子还不知道九夫长是个多大的官儿吧?
老朱朗声一笑,“成,在咱这儿,只要是带字儿的,都归你管!”
行,这可是你说的!
千万别反悔。
替一个普通地主商人管事,最多是账房管家,不值钱的。
可替一方诸侯管理文字,那就是节度使掌书记了,冯道、赵普都是干过的。
到了皇帝这一级,管事的可是一国宰相(不要说什么司礼监掌印),张希孟几乎看到了自己的升级路线,这小日子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历史上李善长就是替老朱干这个活儿的,在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可是排在了徐达之上,位列开国第一功臣啊!
张希孟当然没有奢望那么多,而且要那么大的功劳干什么,能像沐英一样,立国之后,镇守一方,当个安稳的土皇帝,也就满足了。
不过仔细一想,貌似整个大明朝,也就一个世镇云南的黔国公啊!
想要再多一个,难度还不小。
张希孟打起了精神,他向马氏讨来了笔墨纸砚,到底是出身读书人家,肌肉的记忆让张希孟很容易掌握了文字。
虽然写的不算太好,但勉强能看了。
经过了几天废寝忘食的忙碌,终于拿着一摞厚厚,足有几十张,趁着晚饭的时候,递给了朱重八。
“还不算多。”朱重八喜滋滋接过来。
张希孟也笑道:“是不多,毕竟只是个目录罢了。小子在后面还列了一些书,恩公最好尽快买到手,已经耽误了很久,咱们必须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
张希孟笑容很灿烂,仿佛看着自投罗网的猎物似的。
老朱的脸立时就黑了,追什么?追命吗?
旁边的马氏忍不住发笑,却还是一本正经劝导:“小先生说得对,重八啊,你可要用心读书才是!不然的话,我可要停机劝夫了。”
老朱又是一愣,说得什么东西?
“看看,连停机德都不知道吧!重八,你真的要好好用功才是!”马氏笑道。
朱重八绷着脸,憋得通红,无言以对,唯有怀着上坟之心道:“好妹子,咱知道了!”
从这一天开始,张希孟这个老师就算上岗了。由于朱重八要在帅府当差,只能在早晚有空的时候,才能读书识字。
张希孟也不管什么循序渐进了,早上读三百千一类的蒙书,学着写字,晚上回来看儒家经典,讲解历史。
放在任何一个学堂,都是胡闹的行为,等于把幼儿园和研究生的课程一起上,换个普通人,还不疯癫了!
不过很显然老朱不是一般人,他挺住了。
张希孟也不是一般人,他竟然做了几个巴掌大的抄本,让朱重八放在袖子里,白天抽空看看,晚上回来还要测试,绝对不放过任何一点时间。
不疯魔不成活,想要一飞冲天,如何能拒绝吃苦?
张希孟尽力教,老朱努力学,这俩人还较起劲了。
时间不断向前,距离年关也只有几天了,收获不行的朱重八想起尊师重教,因此提议道:“小先生,这些日子你也没出去过,过年了,该买点吃穿嚼用,见一见新,算是咱的一点心意。”
张希孟还这是没有出过门,被老朱这么一说,也静极思动,就点头了。朱重八喜滋滋去找马氏,不管是谁,都免不了老婆管钱。等朱重八回来,张希孟却发现他手里攥着一大把纸币,随意往怀里一揣,胸前都鼓了起来。
这是多少钱啊?怎么看起来这么随意?
张希孟眼珠转了转,他终于想起来,估计这就是元朝的宝钞了。虽然元朝立国之后,有几十年宝钞还算稳定,可是后来财政崩溃,滥发纸币,宝钞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红巾军造反的两大理由,一个是开河,另一个就是变钞,可见这玩意的威力。
老百姓是怨声载道,只是红巾军来不及推出新的货币,只能勉强继续使用。
张希孟跟着朱重八出来,濠州的集市算不上热闹,商品也很稀缺,只是简单的买了一身新衣服,又买了一些腊肉、麦芽糖。
张希孟对过年没啥期待,朱重八却是不一样,他还在继续寻找,毕竟这是他和夫人成亲之后的第一个年,也是自己的生活有起色的第一年……
可就在这时候,突然来了一匹马,飞奔到了近前,从上面跳下来一个魁梧的汉子。
“重八!”
张希孟扭头看去,他不认识这人,朱重八笑道:“他就是咱好兄弟,叫汤和,现在是城中千户,官可比咱大。”
朱重八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一点没有见到了长官的意思。汤和也没有半点不妥,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重八爬到自己的上面,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人来了。”
“谁?”
“是贾鲁的使者,咱们淮西出去的进士,叫什么卢安民。”
“他来干什么?”朱重八皱着眉头问道。
“那还用说,自然是劝降呗!”
官兵出招了!
朱重八皱眉头了,前些天他和张希孟聊天,就透露出对前途的担心。和张希孟谈论之后,他倒是有了信心,可城中的其他人未必……
“小先生,咱怕是要去帅府一趟。”
张希孟点头,自然是正事要紧,他略沉吟,就提醒道:“恩公,我猜来人必定大言恫吓,到时候恩公只要用大义责问,身为读书人,甘心充当元廷走狗,残害家乡父老,罪孽深重,祖宗不容!”
朱重八稍微想了想,用力点头,“咱知道了。”他转身和汤和离去。
张希孟也返回了小院,如果没猜错,战事恐怕要来了,而且元廷领兵的还是贾鲁,这个人治水倒是一流的,只是不知道打仗怎么样……张希孟很好奇,真想去帅堂上瞧瞧,看看濠州的群雄,能有多大的本事。
只可惜他现在还没有资格,唯有指望着老朱了,但愿他发挥本事,像诸葛亮骂死王朗一样,让那个卢安民碰一鼻子灰!
张希孟暗暗期盼着,此刻的帅堂,着实肃穆庄严。
自郭子兴以下,濠州红巾的头领全都在。
郭子兴可不是一个人夺下的濠州,随着他一起举事的还有孙德崖等人,一共五位元帅。
而在不久之前,徐州被攻破,首领芝麻李战死,彭大和赵均用两位将领带着残部跑到了濠州,依附郭子兴。
也就是说,小小的濠州,有了七位元帅。
而此刻他们正面对着贾鲁派来的使者卢安民。
“郭大帅,还有诸位豪帅,徐州的战事在下就不多说了。十万大军,一个月就灰飞烟灭,荡然无存。朝廷兵锋强盛,莫可匹敌。郭大帅又何必以卵击石?我想大帅举兵,为的是荣华富贵。只要大帅归附朝廷,不但大帅能得到封赏,就连大帅的部下也能升官发财,用不着兵连祸结,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卢安民笑容含蓄,信心满满。
诚然红巾军初期打了元廷措手不及,遍地开花,夺取了很多城池。可是当元廷集中力量,开始反扑的时候,红巾军的处境瞬间就艰难起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