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宁静》
第19节

作者: 巫河长歌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昨天月儿收到了家里的来信和生活费用,爹说现在镇政府下了通知,不准再砍伐树木了。月儿想,如果山上没有人请爹砍树,家里就没有经济来源。爹说,为了让月儿安心学习。准备过了年后到外面打工。信是弟弟代爹写的,望着这封信,月儿心里犯难了。到外面打工不容易,既没有技术,年龄也偏大。没有优势的爹,不可能找到什么好工作。如其到外面闯荡,不如和娘一起在家里养猪,这样娘也有一个依靠,爹也不需要到外面受劳顿之苦。说不定在爹和娘的共同努力下,养猪的效益会更加高涨,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少了一份远念和牵挂。想到这里,月儿拿起笔给爹娘开始写回信。

  爹娘:弟弟你们好,想念你们!
  爹娘的信昨天收到,我反复看了好几遍,知道了家里的一些事情。弟弟们在家里更听话了,姐姐很高兴……写着写着,一幕幕家乡的情景,和爹娘憔悴的面容浮现在月儿的眼前。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如今自己远离父母亲人,来到千公里外的异地求学,将所有生活重担和压力全都交给了爹娘,还有两个年幼弟弟的身上。月儿想到这里就感到心寒。虽然这里远比家乡的生活条件优越,但贫穷家乡的状况总使月儿心身不得安宁。

  在这高等学府,月儿知识丰富了,眼界扩大了。但却无法改变家乡的穷酸窘貌。曾经承载过家乡父老的重托,但如今月儿又能拿出什么东西奉献给你,我故乡的亲人和我的爹娘……月儿写到这里,只觉得眼前一片迷茫,泪水也止不住的流淌了下来。
  她想到了周老师,想到了桂荣,想到了一直在暗恋着她的易军,和班里的其他同学。想到了那路旁叫人心碎的竹林深处。还有那被砍伐过的先前长满野果的山坡,和那有山螃蟹可抓、小鱼可捉、快乐的小溪流。更有那一天,从小溪流里,光着身子拥上前,找姐姐要零食的两个弟弟。自从来到这里以后,想在这难得的机会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已经没有多少心思,念及家乡的诸事的月儿。一旦沉淀下来,往事总会不由自主的浮上心头。是恋旧,还是一种对家乡的本能的牵挂。月儿都说不上。只觉得家乡有一种扯不清,理还乱的情结在她的心头纠结着、撕扯着。马上要过春节了,月儿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为了节省开支,减轻爹娘的经济负担,月儿决定不回家过年,到时候买些方便面到学校过。

  信写好了。月儿又反复检查了几遍后,很快来到院外的邮政所将信发了出去。按照平时的惯例,这封信要十天左右才能到达爹娘的手中。她不知道爹能不能采纳她的建议。
  自从那一次看海以后,黎凯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没有来找过她了。不来找她月儿也不盼望,她可以安下心来好好学习。给她买的那一件衣服月儿舍不得穿,放到这里又怕丢,准备过年时拿回去,让娘好好收起来。什么时候穿,月儿自有打算。只是暂时处于保密阶段。还有一件事情就是,自己督促黎凯和家里人取得联系,不知道他现在联系了没有,如果他还无动于衷,月儿打算给他一点颜色看。

  日期:2011-12-21 13:09:41
  第十二章
  也许黎凯受到来自月儿方面的压力。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不但黎凯和家里联系上了,还打算和月儿一起回家过年。
  这个消息是月儿在学校放假前几天得到的。也是黎凯专程来学校将这一决定告诉给她的。更令月儿想不到的是那一次黎凯还给她买了一个小小的手机。当时月儿不肯要,说:“我又不和人家联系,我要这个没有什么用处。”“这你就不知道了,有了这个小家伙不管你月儿走到什么地方,都不会丢失。”黎凯说。月儿说:“但是我没有钱……”

  “说你哈宝,你比谁都哈,我会要你的钱吗?”在黎凯的反复劝说下,月儿收下了。原来不打算回家过年的月儿,也在黎凯的感召下动心了。黎凯不但给月儿出全程的费用,还说要给月儿两万块钱,好让月儿回家陪着爹娘、弟弟过一个热闹的新春佳节。
  那一次,看到黎凯一副大款模样,月儿实在不能理解,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如果光靠打工,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收入的。而且看黎凯一身穿着打扮,寝室里的同学都说,这些都是名牌货。打工仔肯定没有钱去购买,那这么多的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黎凯说:“你读你的书,不要管我这钱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反正不是偷不是抢来的就行,这你就放心了吧。”看到黎凯一副心安理得的样子,月儿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她知道,黎凯除了性格倔强以外,她相信黎凯绝不会去偷、去抢、去干那些违法勾当的。停了停,黎凯好像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对月儿说:“十多天前,易军和桂荣来找过他,说是要和黎凯一起做生意。而且还带来了几万块钱,说这是做生意的本钱。”

  日期:2011-12-21 18:27:03
  和易军做生意,还有桂荣?难道他们到一起了。真看不出事情发展的这么快。想到这里月儿还真有点吃惊。
  月儿用上了手机,寝室里的同学感到吃惊。徐丽也不甘示弱。几天以后徐丽也配置了一台诺基亚。这样,寝室里便有了同学们所说的两个“大款”。有了这种称呼,自然徐丽处处依附着月儿,好象要和月儿建立联盟似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将她们俩个“大款”,与另外俩个“穷酸”区别开来。
  其实月儿最恨的就是人家叫她所谓“大款”。她根本就不是什么“大款”,这一点她自己心里很清楚。就算自己是“大款”也不能标榜自己,“大款”怎么了,活得比人家长寿,学习比人家优秀?想到这里月儿觉得好笑,又觉得悲哀。为了表明自己和徐丽有着本质的区别,月儿干脆来个痛快,只要回到寝室就将手机放在床头,谁有电话谁去接。一直将黎凯充值的话费打完为止,看到月儿这样,徐丽也毫无办法,只好不搞独立王国随大流。

  正在这时,手机响了。“月儿你看这是不是你的电话。”刘娜叫道。月儿凑上前一看,这号码很熟悉果然是黎凯打过来的。于是月儿赶紧拿起手机接通来电。原来,黎凯在电话里通知月儿做好回家准备。
  日期:2011-12-21 21:38:23
  好像一根琴弦,不弹则已,一弹总能发出美妙的音色。现在黎凯提出了要回家,月儿突然在心里荡起了那一股归心似箭的冲动。由于有了回家的冲动,因此,现在由不得月儿有太多的,经济上的顾及和理智上的冷静了。其实也谈不上什么顾及和理智,黎凯并不是月儿刻意要回避的对象,只不过是月儿为了集中精力,更专心投入学习的一个,强加在自己头上的一个“金箍咒”而已。

  如今要回家了,月儿的情绪自然高涨。是衣锦还乡谈不上,是学成归来更不是,是游子省亲,是离别的乡愁,月儿觉得都不是。那是什么呢。月儿想来想去找不到一对更好的、能够表达她此刻心情的词出来。因为这一次她是和黎凯一起回家;她是一位年轻的女大学生,黎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海归”。她是村民们敲锣打鼓送出来的骄子,黎凯是一气之下溜走的浪子。她是父母亲人盼归的飞燕,他是家人众里寻他千百度不见来归的渺茫。今天突然回家造访,还带来一个如花似玉的美媚,黎凯的家人可以接受。那么月儿的脸往哪里搁,毕竟月儿在这里有亲戚和熟人。况且她还是一个没有完成学业的在校生。因此,双双约定这一次谁也不进谁的家门,各自过好各自的春节为第一要务。只是在一个约定的时间里,到镇上车站一起乘车返回为是。

  学生回归、打工仔春节返乡,偌大的火车站人流如潮水般涌动,他们每一个人的举止显得急切,他们的脸上既写满了回家的喜悦,又布满了憔悴与疲惫。从走廊到侯车室,从车站广场到售票窗口前,黑压压一片又一片。看那边万头涌动,浩浩荡荡如穴蚁搬家,这边人流汹涌,轰轰然然又如暗潮微涌。在进站口,那急于上车赶时间的旅客,如海上冲波击浪的金枪鱼,只要有空隙就往前窜。没有人顾及地位、仪表和文雅。

  日期:2011-12-22 12:31:07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