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青天》
第42节

作者: 魏小五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没有问,陆海棠自然也不会说。

  “改命的过程很顺利,目前来说感受不到任何的不适。”
  他介绍着自己的情况,即便此刻的陆海棠看起来已经醉的不成样子。
  陆海棠的确喝醉了,可如他这样的人哪怕是醉的不省人事依旧不会做出任何错误的判断。
  “修行是个很简单地事情,可对于你来说或许会很麻烦。”陆海棠囫囵着将包子和热粥快速吃光,感觉体内的醉意减轻了些,他起身示意宁北修行试试。

  修行是感受并积累灵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进化,便是往后一层层的境界,而吸纳和储存灵气的速度,以及福至心灵的感悟,这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
  宁北开始尝试感受并且吸纳灵气。
  以自身为桥梁之后,感受并吸收天地灵气是很轻松的事情,并不麻烦。
  灵气从皮肤当中进入身体,最终汇聚到气海之内,然后他就停止了动作。
  陆海棠在一旁看着,观察了片刻后说道:“这就是你与常人的不同,常人体内有道树存在,在吸纳灵气进入气海后道树会自行生长果实,等到果实成熟圆满,就意味着抵达了二境择路的门槛。”
  “在择路过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无论是本命剑还是浩然气都是以道树为根本,通过道树所凝聚转换的一种手段,施展或是作战也是如此,而你轰碎了道树,固然有了较之他人强过数倍的感应和吸收能力,但随之消失的却是道树本身自带的转换能力。”
  “也就是说你只能单纯的吸纳储存灵气,却不能将灵气转换为其他手段为自己所用。”
  宁北可以感受到气海内的灵气是何种状态,的确如同陆海棠虽说的一般无二,便问道:“先前我们猜想过这个结果,所以打算用修本命剑的法子修自身,是否可行?”
  陆海棠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思考观察了很久之后方才皱眉说道:“改命的前半段与你我设想的一样,从今往后你的确可以活到老死,不必再担心强大神魂的负担,只是修行这条路与你我所想的有些偏差。”
  “先前说了,无论是五条道路的哪一条都是以道树为基础转换,道树是这个输入和输出的中转,但你已经和血肉融合到了一起,如果直接以血肉为中转修行本命剑,你现在身体的坚韧程度没办法承担这样的压力。”
  “其他道路的话,你道树都没了,修道果自然也不用考虑,佛门金身无武夫百脉也是要以道果为基础才行,唯有本命剑是不需要道果而单独练就本命,这条路才是最适合你的。”
  “但现在就又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你的身体无法承受修本命剑最开始的这股压力,除非你能先凝聚浩然气,浩然气是天地间最纯正温和的力量,纵使没有道果也可以存放在身体当中,可以用浩然气护住五脏经脉,配合本命剑的法子修行。”
  “只要过了最开始这打磨剑身的一步,等你体魄初成,日后自然不必担心身体脆弱这样的麻烦事。”
  宁北听着他的分析,总结起来就是中间差了一个步骤,他皱眉问道:“能解决吗?”
  陆海棠打了个哈欠,说道:“能,当然能,不就是补充点浩然气放到你体内当保 护 伞吗?多大的事儿?和改命比起来差远了,不过我不行,想要做到这一点起码也要是大儒才行。”
  “大儒?”
  “没错,你们应天府多的是。”
  宁北和秦长鱼对视了一眼:“颜先生。”
  陆海棠听着这个名字痛苦的捂住了耳朵:“别提他别提他,不熟,真的不熟。”
  二人失笑一声,悬着的心总算是彻底放了下去。

  “那什么时候开始?”
  宁北将吃过的碗筷收拾好,然后擦了擦手说道:“现在。”
  这几天有关于宁北的流言很多,应天府的弟子们闲暇之余也在打听着,对于这位近十年来第三位登上了十三楼的人,许多人将其视为学府的骄傲。
  尤其是这次还进了锦绣阁,有些好奇心重的还想打听打听锦绣阁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在看到宁北与秦长鱼之后都是远远地打着招呼。
  陆海棠并没有来,从宁北家中离开后就径直去了南来居,哪怕是肄业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师徒二人之间依旧还是有着情绪存在。
  武科的课程很紧凑,进了学府之后秦长鱼便去了内院武科修行,宁北独自一人去寻了颜回副院长。
  近二十年来,院长大人很少在人前路面,学院里的事情大多是颜先生在做主,只有一些特别重要的事情才会让院长大人亲自过问。
  每个人都很老了,这座辉煌了万年的神朝不经意间有了一种日暮西山的感觉。
  宁北在大考的时候曾远远的见过颜先生,圆润的身躯和和善的面容让其整个人看起来无比的和蔼可亲,瞧起来没有什么浓重的威严,偏偏却很让人信服。
  每个地方都是有规矩的,应天府的规矩自然也很严格,最基本的就是不能旷课,门内弟子可以相互竞争,但不能下杀手,一旦发现轻则废掉修为,重则直接镇压。
  当然,这规矩只是适用于结业之前的这几年时间里,结业之后,学子们各奔天涯,难免会发生敌对的状况,这种时候应天府通常是不会插手的。
  路上遇见一位教习询问了颜先生的所在后,宁北就朝着明伦堂走了过去。
  明伦堂是应天府的讲堂,只是现在成为了类似精神象征的摆设,在近万年前应天府初立之时学院内的弟子教习都不算多,完全用不上内院外院,单独五科之分。
  就只是一处明伦堂便足以容纳所有人,后来的应天府逐渐成为了修行圣地,拥有了莫大底蕴,在外开设外院统一 教导学子从无到有的修行。

  等到了二境之后便会进入内院五科开始修行,直到最终结业。
  明伦堂也就逐渐成为了精神象征,其中供奉着应天府万年来的诸多圣人,细细数来,差不多有着十位之多。
  其中五科成圣的尽皆有之。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儒院和神主教会,天底下就属这两个地方供奉的圣人遗像最多,接近百位不等。
  倒不是说他们更强,只是这存在一个时间的差异。
  应天府所供奉的都是自家圣人,万年以来的学府骄傲。
  而儒院和神主教会则是从无限时间线之前,万年,十万年,百万年,千万年,只要是能够查询到记录的儒圣或是神主教会的圣人都会一同供奉。
  比如天地初开之初创造文字的老子,开辟儒学一道的孔子,这都是千百万年前的人物,如今依旧受着香火。
  漫长岁月以来,偶尔还会听见有人写出文章惊动这些古圣从儒庙中复苏的传言。
  宁北在藏书阁中也曾看到过这样的记载,最近的就是两千年前的苏子瞻,一篇水调歌头惊得古圣董仲舒自儒庙复苏一刻钟,借运于苏子瞻,在当时可谓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圣人虽死,道统不灭。
  后人也是有机会能够唤醒古圣的,只是这个时间很短暂,无法长存,后人逐渐也就将这一旷世难遇之举称之为惊圣。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