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弓天狼——我在特种部队的日子里》
第22节作者:
炎姜 几个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四个角度同时出击,牛力和张平一边一个直接去拽崔教练的胳膊,张广伟则从后边拦腰扑去,吴中生一蹲身径直去扯他的双腿,四个人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想把崔教练一下子撂倒,然后一拥而上,牢牢地将他压在身子底下,想翻身都难。
说时迟那时快,就见崔教练“嘿”地暴喝一声,双掌向两边伸出牢牢握住牛力和张平刚递过来的手腕,猛进往中间一拉,身子往旁边闪着急速后退,张广伟扑了个空,牛力和张平则被他顺势拽的头和头碰到一起,崔教练又猛地往前一送,两人站立不稳,踉踉跄跄倒退几步,扑通扑通全倒在了地下。张广伟转身从侧面刚抱住崔教练的腰,竟被他反手插到胸前,一个大背顺头顶摔倒了身后。吴中生双腿没有抱住,低头张牙舞爪地冲他胸口撞去,崔教练忽地一蹲身,刷一下就是一个扫堂腿。吴中生反应还算机敏,往上一纵躲过了,可未等落地站稳,却被他一把拽住胳膊,往前带着反向用力一拧,胳膊肘往脖颈上狠劲一压,吴中生就此一下子趴到了人家脚底下。
这几个动作兔起鹊落,干净利索,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四个健壮的大小伙子就全都横身地下。张广伟摔得最重,幸亏是在垫子上,纵使如此,翻身坐起后仍愣忡忡地呆了半天,揉揉眼睛看看崔教练,傻呵呵地问:“完事了?”
“哈哈哈——”目瞪口呆的人群暴出一阵哄笑,此时大家才完全反应过来,紧接着,哗哗哗的掌声响成一片。
“妈呀,这是什么功夫,好厉害。”
“真是的,以前就只在金庸小说里读到过,应该叫沾衣十八跌吧。”
崔教练拉起倒在脚跟前的吴中生,拍拍双手,弹弹衣角,笑了笑说:“这不是什么沾衣十八跌,也不是什么金庸武侠,就是实实在在的擒拿格斗,是今天我要教给大家的训练科目。”
几个人狼狈地走回队伍,回到我跟前时,老牛还在小声嘀咕:“真丢人,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被人家干倒了。”
连长重新下口令整队,现场一时静寂下来,大家都用崇拜、惊羡、渴望的目光再次盯向崔教练。
指导员示意文书跑过去递上一瓶矿泉水,崔教练拧开盖子,仰头喝了一口,抿了抿嘴唇说道:“同志们,刚才大家都看到了,四个人打不过我一个,为什么?不仅仅因为我是武术教练,也不仅仅是因为我会两下子,而是因为你们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专业训练,不懂得擒拿格斗的技巧,不懂得四两拨千斤的道理。将来打仗不只是枪林弹雨,作为特种大队,什么任务都有可能被派出去执行,比如说捕俘战斗,你想去活捉人家,人家还想活捉你呢,再比如子丨弹丨打光了,匕首、棍棒、石头、瓦块都会成为敌我手中武器,这样就要直接面对敌人进行贴身肉搏,光有一个能跑十公里武装越野的健壮身躯。有一首百米穿杨的射击技术,有一身飘飘欲仙的跳伞功夫,那是不能足以应对这些危险局面的。所以大家不要单纯地认为在战场上只有枪林弹雨,经得起拳脚,扛得住棍棒,同样是你们克敌制胜应该掌握的过硬本领。好了,大道理不讲,废话也少说,咱们接下来就正式训练。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个醒,这个项目同样是有风险性的,轻则扭伤破皮,重则断胳膊断腿,所以大家不但要认真听讲,掌握动作要领和技巧,更要刻苦努力的利用一切时间抓紧练习,一招一式都来不得半点马虎,半点轻视。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在场的各位人人都能成为武林高手,大家有没有信心?”
“有!”排山倒海般一声齐吼,我们连的擒拿格斗训练正式拉开了序幕。
日期:2012-01-15 11:35:42
阴雨天持续了三日,武术的基础动作——蹲马步也被我们练了三日,不但在军体馆,回到连队饭前饭后本该休息的时间,走廊两侧靠墙跟却相对一蹲就是两排,间或还伴着“吼哈吼哈”的声音,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夜里躺在床上,我听见满屋子都是吱嘎吱嘎翻滚着压床板的声音,确实是累啊,这几天的马步把大家腿肚子都蹲肿了,腰也挺得难受,根本就很难伸直,并且叠伞的功夫还不能耽误了,按照连里要求,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必须把伞具打开认认真真叠一次,不然,这边练着擒拿格斗,那边叠伞的技术却荒废了,出意外就事关人命,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
第四天正好是星期日,风停雨住,虽然还有阴云飘过,但太阳时隐时现,眼看着就要放晴了。
大队通知,明天继续实施跳伞训练,为缓解这段时间训练疲劳,今天正常休息,外出严格按5%比例控制,也就是说,我们全连最多有五个人可以离开营区到市里。连长是去年刚结的婚,家属是本地的,从改建特种大队到现在一个多月了,一次家都没回去过,这次的机会当然是要给连长的。指导员家在外地,还没成婚,老家谈的对象一直说要到部队来看看,但从去年搞劳务回来就一直没消停过,对象探亲的事也是一推再推,连队又没有电话,也没有手机,平常联系都是靠书信,指导员也想借此机会到市里电话局给对象打个电话,倾听一下彼此久隔了的声音。可是按照部队要求,休息时间两个主官不能同时离开连队,再三推让后,还是连长先回去了。
还剩下四个名额,按常规来部队不到一年的新兵基本上是不给假外出的,但机关的政治处副主任和军务股长一早就分别打了招呼,一个是副主任的小舅子,一个是军务股长接来的兵,都说有重要事情出去办,这是不能打听又万万不敢得罪的,于是便放出去两个。老牛早就跟我说过,父母年迈多病,大哥二哥早就分出去单独过了,相处的也不是很和睦,就自己媳妇一个人带个不到两岁的孩子照顾父母,农村那地方缺医少药,条件不好,自己想趁能休息的时候去买点药品寄点钱给家里。我虽然没有老牛岁数大,但也是出身寒门,农村家庭过日子的那种艰难辛酸还是了解的,于是便和他一起去找指导员,听完情况,指导员二话没说,当时就给了假条。
还剩下一个名额了,其实从本心讲,我是非常想出去看看的。大学那些同学现在也只是仅凭书信联系,那个年代手机还是昂贵的奢侈品,买不起自不必说,就是买得起部队也不让随便用。部队的电话全是内线,就119作战值班室、大队长、政委那里有外线,还有服务社有一部能往外打的公用电话,可一到休息日连号都排不上,再说我的同学里恐怕有手机的也寥寥无几,家里有电话的,也没法和我联系。已经毕业近一年了,我真想也听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了解那些一直没联系上的同学都在哪里,在干什么,了解了解那些年我们大家都在暗恋的班上的那个漂亮女孩最终花落谁家……
日期:2012-01-18 00:40:35
毕竟这理由并不充分,也难于说出口,说白了,其实就是长期呆在一个严肃紧张又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有点憋闷,想出去换口气解解寂寞,可这不止是我一个人的心理,大家都这么想,也都有这种渴求。犹豫了半天,再次踅进指导员的屋里,刚想张口,指导员问:“你上午没什么事吧?”
鬼使神差,我竟然顺口答:“没事。”
“正好,大队从南京国际关系学院请来一位专家,上午在军官训练中心举办特种作战知识讲座,每个连队抽两名干部两名战士参加,你跟我一块儿去吧。”
“那……好吧。”我心里暗自叫了一声苦,看来今天好不容易得来的休息放松机会又得搭进去了,没办法,马上回宿舍取来笔记本和笔,一行四人跟营里其他同志一起,集合站队去了军官训练中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