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玉成随手拉了把椅子坐了下来:“说来也是奇怪,这兵部尚书不先去天狼关,倒是舍近求远,先来武关,你说说是什么道理?这凉州的援军迟迟不到,已经过了半月,周刺史让我们再坚持一阵。”
尘岳看完书信将其放在一旁,开口道:“凉州大军折损过重,招募老卒重新入伍整军确实需要花大功夫,仓促出兵毫无意义。所幸现在燕戎没有举动,我们还可以坚持一阵,等等就等等吧。”
随即尘岳就将与宇文家的渊源说了一遍,从当初宇文家子弟在武关叛乱中被杀到活捉赵子才二人,再到之后宇文家出手拉拢,都一一道来。
褚玉成听到尘岳和当朝宇文世家还有这么一层关系,也是一愣,他也是没想到尘岳当初还是一个新军校尉就和宇文家有了交情,随即就低头沉思着。
过了一会褚玉成开口道:“我之前就听说,宇文家在朝中根基深厚,一直想插手兵权,但是军权方面一直被齐党牢牢地把持着,如今南宫家大败,宇文成化这个兵部尚书终于能出头了。恐怕这次来依旧逃不过拉拢之意。”
尘岳赞同的点了点头。
褚玉成接着说道:“但是朝廷重臣拉拢边军将校,这可是大忌,一个不慎就有杀身之祸,我们要小心。再加上依我看,南宫家,宇文家都不是好东西,一丘之貉而已。”
“此话当初周如海将军也跟我说过,所以上次我没拒绝也没答应,打了个哈哈就应付了过去。”尘岳解释道:“算了,先看看再说,以不变应万变。要是能从这尚书大人手里弄点兵啊军饷兵器什么的,才是最实惠的。”
三日之后,尘岳带着山字营从南门将宇文成化接进了武关,随行的还有宇文成化带着的一千右威卫士卒。
宇文成化看着周围的山字营士卒,满身杀伐之气,个个神情肃穆,目不斜视,腰悬利刃,纪律严明,军威不凡,与中原士卒高低一眼可判,不停地点头夸赞着,心中暗自感叹,尘岳当真是一个治军好手。
众人进了武关议事厅,依次而坐,宇文成化高坐首位,尘岳坐在右手边。
尘岳细细的打量着这位兵部尚书,只见他身穿一身赤色朝服,头戴官帽,袖长过手,腰带上绣着一只仙鹤,这乃是兵部尚书的特权。
按大周律令,这个官员佩戴的腰带是有讲究的,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则是一品麒麟、二品狮子,三品豹、四品虎,五品熊罴,六品獬豸、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各级官员之间的朝服不得胡乱更改,不得随意绣龙凤图案,违者当斩。
兵部尚书总领军事,官位高居从一品,乃是尘岳见过的最高官职,虽然称不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可是实打实的实权一部尚书。目测宇文成化不过四五十岁,已经身居帝国的权力中心,看样子宇文世家的底蕴确实不凡。
虽领兵部尚书衔,属于半个武官,但是宇文成化身上没有一丝武人的气息,眉宇之间的书卷气很重,到底是文官世家出身,威严由内而发,上位者的气势是家族权势自小熏陶出来的,和雪泪寒这种世家公子相比,自有一股已经位极人臣的傲气。
宇文成化也打量了一下尘岳,虽然年纪轻轻,但因为长期军营历练,面庞上早已经褪去年轻人的稚嫩,领兵多日,略微泛黑的面庞透露出一股精明干练,一看就是一位将才。身材挺拔,五官端正,给宇文成化的整体感觉还是很好的。
再看麾下诸将,褚玉成白衣白袍,高高瘦瘦,像个竹竿,身上有一股儒将风范,应该是充当参谋类的角色,薛猛薛天等人面容冷酷,不苟言笑,甲胄在身,手掌时不时握住腰中刀柄,一定是冲锋陷阵的猛将,众人隐约之间都看向尘岳,看样子这位年轻将军已经在边军之中积攒起了自己的班底。
宇文成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诸位,在武关死守十余日,奋勇杀敌,力保我边境不失,当为国之栋梁。今日本尚书特代朝廷嘉奖。正式加封尘岳为武关宣慰使司同知,授正四品军衔,总领武关防务;褚玉成升任武关参军,授正五品衔,谋划军事;薛猛等诸将,依军功各自按律封赏。武关阵亡士卒好生安葬,统计名册,等大战结束,再一并抚恤!”
在尘岳的带领下,大家都起身领旨谢恩。
“尘将军,如今武关情势如何,燕戎大军有没有什么异动?还需要抽调多少援军?”宇文成化宣读嘉奖完毕,开始问起了军情。
“回尚书大人。”尘岳起身答道:“如今武关守卒仅剩五六千人,且大多有伤在身,急需修整。城下的燕戎还有两三万之众,近期退后安营扎寨,暂时没什么动向。若想力保武关不失,还需一到两万兵马方可。粮草军械一应供给,不能有缺,目下燕戎随时增兵,还望尚书大人今早调派援军。”
宇文成化听完点了点头,心中松了口气,这和在周敬尧处听到的军情大体一致,看样子武关压力是要比天狼关那边要小,只要守住武关,就能专心应对天狼关那边的燕戎大军。
“周刺史已经和我说了,凉州老卒正在招募之中,很快就能成军一万之数,到时候全部调归将军麾下。我再从带来的士卒之中抽调三千步军归将军调遣,至于粮草供应之事你放心,等我回了幽州,立即足额调拨,定不能亏待了我武关将士!”宇文成化拍着胸口向尘岳保证道,语气之间颇为客气,示好之意盎然,俨然一副要什么给什么的样子。
又闲聊了一会之后,薛天等人依次告辞,毕竟城楼之上还需要他们盯着,此时议事厅内就只剩尘岳和褚玉成在陪着宇文成化。
宇文成化看着尘岳,带着笑意的问道:“尘将军,你看如今边关战事,应该如何退敌?不知可有良策,可以说说看。”
尘岳一愣,竟然来问自己退敌之策,还真是一股礼贤下士的做派,要是个愣头青听到这番话,还不得心中感叹遇到了好的伯乐。
尘岳低头想了一番之后,走到地图之前说道:“如要退敌,首先应该解决武关战事,若武关的兵力能腾出手,进可以从侧翼攻击天狼关的燕戎大营,退至少可保天狼关无虞。如今天狼被围,尚书大人所率士卒皆乃中原人马,恕末将冒昧,战力与燕戎还是有差距的,绝不可盲目冒进!”
宇文成化满意的点了点头,局势分析的很清晰,也指出了大军目前的弊病,挥了挥手,示意尘岳继续说下去。
尘岳接着说:“我认为,可出十万兵马,前进至天狼关西南方的锦水山扎营,大军可以依托山势,在山口处建起城寨。营门之外多放置鹿角,深挖壕沟,谨防燕戎大军偷袭。这样可与天狼关形成掎角之势,一旦天狼危急,可以随时支援,这样可威慑敌人使其不敢轻举妄动。若是时机合适,也可伺机主动出击,里应外合,击退外敌也不是不可能。”
“好!将军真乃大才!”宇文成化看着地图,非常高兴,他原本最担心的就是大军若是直接出击攻击燕戎,恐怕力战不过,反而大败,他心中对于自己带来的这十几万人的战力没什么信心。如今尘岳提出的问题既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也给天狼关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