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帮着晋文公重耳成功复国就理直气壮轮流执掌晋国朝政的狐偃等六将军。
晋国称霸天下百余年,其实是六将军和他们的子孙轮流称霸天下百余年。后来剩下的韩赵魏三家干脆把晋国瓜分了。但又并未分完、还给晋侯留了十个县,因为那是六百年前周天子封给第一代晋侯的、是人家的本钱。亦即,三家分晋分的只是他们为晋国兼并来的土地,是拿回自己劳动成果的意思。这是不是有点产权清晰、诚实守信的意思啊!
细细体味春秋战国的兼并,追根溯源大多都有一番道理,并非蛮不讲理、一味用强、拳头大的说了算。真正长期一贯、始终坚持蛮不讲理、一味用强、靠拳头说话的唯有秦国,所以六国都对它不满意,所以它将六国吞并了,所以六国又将它推翻了。
——田氏代齐的田氏。
田氏的祖先从陈国逃到齐国后,十代人长期辛苦经营、善待乡民,自家的土地和民众越来越多、比国君的还多了,便理直气壮将姜尚的后人请往海边居住、自己做了国君。大部分土地和民众都是我家的了,你凭什么给我家当王呢?这岂不有点古典版的股份制的意思?!后来有多少人敢这样讲道理?(更重要的是,辛苦经营怎么就能土地和民众越来越多、比国君还多?那是什么样的土地制度?国君和封国内的土地和民众又是什么样的关系?长期以来,咱们对于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包括曲沃并晋背后的经济关系、社会运转机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讨论兼并也往往是人云亦云,大都没有接触到事实。)
类似事件,在《尚书》、《左传》等典籍中可谓触目皆是。
西汉功臣和后世的英雄好汉显然不是一回事——双方讲的不是一套道理、基本理念不同。
日期:2021-03-23 16:53:59
导言(4)
走近西汉功臣,首先就面临这样的问题。那是一个和后人已经习以为常、常常一概而论的中国有诸多不同的中国,后来弥漫、蔓延、渗透、充斥炎黄子孙生活空间的、决定中国社会基本面貌的、众生以为自古如此、只能如此的重要特征都尚未建立起来。这就真的需要了解时代背景了。但又确实比较枯燥,且条举如下,权为不大熟悉这一段历史的读者朋友当指引:
——长期以来而绝非近现代以来,咱们所接受的中国历史一直是一元化的、一个中心的,都有一个总的渊源,对历史的探索也就不知不觉地成为沿着一元化的、一个中心的追根溯源,只是为了证明某个既定结论。这样一来,咱们的大量探索、诸多解读就有意无意成为封闭的了,本质上没有给新的发现、新的探索、新的解读留出必要的余地。
但是,对二十五史的深入解读、二十五史之外的史料、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又越来越强烈地提醒我们,咱们的历史极有可能从一开始恰恰就是多元的、多中心的而不是一元的、一个中心的,极可能并没有一个总的渊源。将如此浩瀚史料用于证明某个既定结论,是莫大浪费。
最先尝试一元化、一个中心的就是秦始皇嬴政。他的基本手段是,只能有他这一个中心,其余的中心全部消灭;只能有秦国的一部史书,其余的全部烧毁。这种过于笨拙、过于强势、过于令人难以接受的一元化、一个中心,在多元化、多中心的普遍强烈反弹面前很快就土崩瓦解了。
西汉的建立,是多元、多中心的全面回归。直至隋唐、唐宋之间的社会巨变之前,古代中国长期是多元的、多中心的。这可能是西汉功臣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
——战国秦汉之际,是对社会治理架构的重要性形成共识并大气磅礴、反复探索的一个时期。
从政治技术层面而不是政治主张层面考察,治理架构是社会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后世视为神圣、视为祖制、视为自古如此、视为不可动摇的好些东西,在他们看来都可以讨论、有多种选择。
尧舜禹汤时代简单,只是在自然生成的部族之间加了个联席会议性质的部族联盟,一般没有问题,但每逢权力更迭往往不能和平解决,先民们还是不满意。西周古王朝初期的最高统治者周公姬旦尤其不满意,也就最先找到了和平手段,即封建诸侯(贵族领主)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到春秋时期就不行了,从贵族阶梯上跌落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不能忍受。管仲改为诸侯联盟制度,哪个诸侯最强大、既能尊重周天子又能为大家接受,就当盟主;内部增加了选官制度,给跌落者提供了一条上升通道。到战国时联盟制就又不行了,兼并战争就是没有办法和平产生盟主,非得打到杀人盈野才行。
秦皇朝依靠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成功兼并六国,信心满满决定选择这个办法治理天下。孰不知,这套办法在野蛮落后的西陲行,在文明先进的中原不行,大家根本不能接受,一哄而起便将刚刚建立的秦皇朝推翻了。
反秦联军首领项羽决定采用更为松散的诸侯国家联盟制,可还是找不到和平更替盟主的办法,楚汉相争就是用暴力手段解决这个问题。
刘邦胜出后,采用介乎于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和松散的诸侯国家联盟制之间的郡国制,但他自己又想成为和秦始皇差不多的皇帝,功臣们又只想让他成为齐桓、晋文那样的联盟长,就导致君臣之间长期的博弈、搏杀、斗争、战争。这便是自西汉成为全国政权至刘邦去世期间西汉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也是本书稿的重要内容。
——所谓西汉功臣,这里主要指楚汉战争胜出后幸存的60万汉军将士。
他们成功兑现了以功劳行田宅的军功爵制、分享了天下土地和民众,60万大大小小的功臣整体转化成为60万大大小小的封君以及小土地经营者。所谓封君,就是传统的受民受土;是既领土又领民,也就既是地主又是人主,不是周扒皮那样单一的地主。之前的贵族已经在长期战争中整体消亡,秦皇朝的行政官员也已经被整体消灭,剩余的天下富户又被集中迁徙到了关中,60万功臣的封邑自然而然成为了新的社会基本单元、主要成分。他们无意之中重新结构了中国社会,成为了社会主导阶层,长期稳定巩固了自家的土地和民众,成为超越皇朝更迭而延续了大约一千年的世家阶层。
60万封君分布天下意味着什么呢?
迄今为止,全中国大陆地区的行政村大概保持在60万-70万个之间。考虑到西汉的版图,那就意味着,60万封君封邑就是西汉,西汉就是60万封君封邑。这是一。
再则,现有行政村有相当一部分是古村落。逻辑而言,中国的历史有多长、古村落的历史就有多长;且一定有比中国历史还长的。60万封君,就或是当了某个既有古村落的村长,或是带领着自己的封民建立了一个新村落。这些村落,大都会流传下来、沿袭至今。
60万封君的社会作用、长期稳定,可能都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
当然,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一不小心居然下了这么一盘影响千年的大棋,更绝非有意,既非刘邦有意也非功臣有意。当时还没有那般敢想敢干的伟大棋手,而是恩格斯所谓“合力”使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