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3-29 18:14:26
第五十节 七国之乱 首恶伏诛
袁盎和刘通到达了吴国,因为刘通是皇族的关系,刘通先去见刘濞,令刘濞下拜接受诏书。刘濞知道袁盎也来了,肯定又要讲一些大道理,他冷笑着说:“我已经为东帝,还向谁拜!”刘濞不见袁盎,把他扣留在军中,准备任命他为将军,为己效力,袁盎不肯。刘濞准备杀了袁盎,派一个都尉率五百人看守住袁盎。
当初袁盎为吴国丞相的时候,一个属官和袁盎的婢女私通,袁盎得知后,就当不知道,待这个下属和从前一样。好事者告诉属官说:“丞相对你和婢女私通的事心知肚明。”属官大惊,急忙逃跑,袁盎骑马追赶,追到属官后,袁盎把婢女赐给了属官,并让他担任以前的官职,属官对袁盎感恩戴德。这次袁盎被困,这个属官正好担任看守袁盎部队的司马,他认为报恩的机会到了,于是拿出钱财买了二石浓酒备用。当时天气突然变得寒冷,士卒又饥又渴,属官就拿出酒让他们喝,西南方向的士卒喝得酩酊大醉。属官趁机找到袁盎,对他说道:“您可以走了,吴王明天可能就要杀您了。”袁盎刚开始没有认出这个昔日的属官,于是说:“你是干什么的?”属官回答说:“我就是当年和明公的婢女私通的那个人啊。”袁盎吃了一惊,但他很快冷静了下来,道谢说:“你还有亲人,我不能连累你。”属官说:“明公只管去,公走后,我马上也就走了,我把亲人藏匿了起来,您不要担心!”属官用刀砍开帐幕,从醉酒的士卒旁边逃出。袁盎和属官分手后,步行了七十多里后,天明了,碰到了梁国的骑兵,表明身份后,袁盎骑马飞奔京师。
周亚夫对刘启说:“楚军强悍轻捷,难于他们正面争锋,不如牺牲梁国,吸引叛军的主力,然后我军趁机断绝叛军的粮道,才能制服他们。”刘启同意。
周亚夫出发,准备在荥阳会师,当走到霸上的时候,赵涉拦住路,对周亚夫说道:“将军要东进灭吴楚,胜利了则社稷平安,不胜则天下危险,能听臣之言吗?”
周亚夫下车,很礼貌接待赵涉,愿意听他高见。陈涉说:“吴王一向富裕,笼络了很多死士,他知道将军一定走这条道,必会在崤山和渑池之间的狭道上埋伏杀手。而且兵事崇尚神秘,将军何不从此地向右走,走蓝田,出武关,抵达洛阳,时间上不会差个一两日。然后取出武库里的武器,击鼓,诸侯听到消息后,以为将军是从天而降。”
周亚夫认为赵涉说的很有道理,就照着他说的路线前进,顺利抵达洛阳。周亚夫大喜道:“我没有想到能这么安全的到达此地,今我占据荥阳(荥阳在洛阳东),荥阳以东,不足虑了。”周亚夫又派人到崤山和渑池之间寻找搜索,果然捉到了吴国的伏兵。于是周亚夫任命赵涉为护军。
周亚夫率军直扑东北方向的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吴楚联军猛攻梁国,梁国形势吃紧,梁王刘武不断派人向周亚夫请求支援,周亚夫有既定方略,自然没有派兵救援梁国。刘武气恼,派人向刘启状告周亚夫,刘启担心弟弟刘武的安危,命周亚夫救援,周亚夫不奉召,而坚守营垒不出。他派弓高侯韩颓当(韩王韩信之子,吕后时期,韩王信的妻子携儿子韩颓当和孙子从匈奴归汉。韩颓当也是唐代诗人韩愈的祖先)等率轻骑兵出淮河和泗水的交汇口,悄悄绕到吴楚联军的后军,切断他们的粮道。
梁国中大夫韩安国和楚国国相张尚(死于楚王刘戊之手)的弟弟张羽为将军,防守首府睢阳。张羽为兄报仇心切,力战不屈,韩安国老成持重,他们让吴楚军队颇受挫折。为了睢阳的阻挡,无楚联军无法西进,攻城又攻不下,于是他们转变进攻方向,向东北的昌邑发起攻击,但周亚夫坚守不出。这时候联军缺粮,他们急于攻下城池,数度发起攻击,但周亚夫军始终不肯出城迎战。这时候有周亚夫的军中突然发生了“夜惊”,军中内部互相攻击,纷乱已经抵至周亚夫的帐前,但周亚夫表现得很镇定,他卧在床上,一动不动。过了一会,骚动自然平息。
吴楚联军声东击西,猛攻周亚夫军的东南方,周亚夫明白叛军的意图,命令加强西北方的防守,不久,叛军精锐果然向西北方发起猛攻,但周亚夫军防守严密,叛军无法攻破。吴楚联军军中开始出现饿死人的现象,不少士兵逃亡,仗也打不下去了,吴楚军队撤走。
公元前154年二月,周亚夫派精兵追击,两军首尾相接后,吴楚联军大败。吴王刘濞也顾不上他的大军了,只率了数千亲兵连夜逃走。楚王刘戊绝望,自杀身亡。
吴楚联军发现吴王刘濞已经逃走,顿时军心瓦解,四散奔逃,还有的投降了周亚夫军和梁国军队。
刘濞向南渡过长江,逃到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镇),准备凭借东越国(首府东瓯,今浙江省温州市)自保,刘濞收拢散兵,聚集了一万多人。汉朝派人用厚礼贿赂东海国王骆望,让他除掉刘濞。骆望写信,让刘濞亲自出面慰劳东越援军,刘濞不能不听,正在慰劳之计,东越的杀手冲出,用铁矛刺死了刘濞(年63岁),砍下了刘濞的头颅,送往长安。吴国太子刘驹南逃闽越。
吴楚联军从起兵到失败,共历时三个月,诸将都认为由于是周亚夫的正确领导,才迅速取得了胜利,但梁王刘武却对周亚夫不出援兵救援自己恨之入骨,伺机报复。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