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流卷长安》
第9节

作者: 大唐行者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这个财迷!”
  公孙小眉一把夺过银钗,忿忿道:“又想拿我的银钗卖钱!”
  她忽然破涕为笑,“我知道了,你其实就是想给我买支金钗,所以才故意藏起来!”
  李琇无语,作茧自缚啊!
  公孙小眉有些不好意思的跑去院子,也不知道她想到哪里去了?

  院子里,公孙小眉开心地喊道:“张瓶、赵壶,你们做个证!某人答应给我买一支金钗!”
  “我也要,我要个金锤!”
  “我要个银锤!”
  “要你们个锤子!”某人闷闷不乐地骂道。

  ..
  次日一早,小院里热闹起来,内务局又送来一堆之前被搬走的日用品和厨房用具,还送来了几床新被褥,各种家具和用品摆满了院子。
  张瓶和赵壶笑逐颜开,琇哥儿的家具不缺了,但他们需要。
  两人把桌椅柜子都搬进房间,公孙小眉在一旁收拾厨房用品。
  “这是啥?”李琇拎起一只沉甸甸的铜瓶问道。
  公孙小眉伸长脖子看了一眼,“这是存放热水的铜瓶,我昨天问膳房借了一个,既然家里有,我等会儿就还回去。”

  “哦!”原来这就是唐朝的热水瓶。
  “三十八郎!”
  从外面走进几名宗室子弟,年纪和李琇都差不多。
  李琇和百余名宗室子弟都集中在崇文馆读书。
  崇文馆位于东宫,其实是一个独立区域,和后妃们住的地方隔开。
  宗室子弟们夜不回府,也住在崇文馆的宿舍里。
  当然是豪华版宿舍,都有独立小院,三间屋,和李琇住的房子一样。
  皇族只有嫡子才能继承爵位,所以绝大部分宗室子弟都没有爵位。
  爵位对于他们都是梦寐以求的东西,得到爵位,就意味着地位和财富。
  “呵呵!今天天气不错。”
  李琇干笑两声,他刚刚想起了自己的一屁股债,要不是这三个皇族子弟出现,他早就忘得干干净净。

  三人有心开个玩笑,一人拉长脸道:“我们当然是来要债,三十八郎欠我的三十贯钱什么时候还?”
  公孙小眉轻轻一纵身,竟然飞出一丈远,拦在他们面前。
  她横举一支烧火棍冷冷道:“琇哥儿会还你们的钱,但这里的东西你们休想打主意。”
  “啊!原来小刺猬在这里。”
  三个皇族子弟连忙陪笑道:“我们只是开个玩笑,高总管吩咐过,不准我们逼债,我们有别的事情找三十八郎,保证是有趣的。”
  李琇却瞪大了眼睛,这身轻功厉害啊!
  他自己忘记了,为啥每次差点得手时公孙小娘总会及时出现呢?
  ..
  池塘边的几块大石前,几位臭味相投的宗室子弟坐在一起。
  “你小子狗屎运好啊!宫里最漂亮的小宫女居然被你得了。”
  “不过她是出了名的刺,只能看不能吃,以后有你的苦头,哈哈!
  既然不是来要债,李琇立刻和他们谈笑风生。

  “先暖暖被子也不错,等养大了再慢慢吃。”
  “有道理,来日方长嘛!”
  宗室子弟们心领神会,一起哈哈大笑,话题便转到正事上。
  “三十八郎知道吧!今年升爵名额多了一个,可能和我们有点关系。”
  李琇精神一振,“说说看,怎么有关系?”
  李琇已经打听清楚,他可以有两种得到爵位的方式。
  一种是她母亲昭雪平反,他就能恢复钱塘郡王。

  只是他母亲的案子已是铁案,恢复钱塘郡王可能性基本上为零。
  另一种方式就是和其他宗室子弟一样,从头开始,一步步升爵。
  他虽然已经被剥夺了郡王爵位,但因为他当时还没有成年,宗正寺也就没有将他从宗室族谱中除名。
  他现在就处于一种模棱两可的阶段。
  一旦出宫为庶民,那么宗正寺也就无法再拖下去了。

  除非他还有办法再拖延出宫,否则他只剩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此时忽然出现一个封爵的机会,他怎么能不关心?
  “听说宫里要搞一个射覆比赛,所有宗室子弟都可以参加,最高奖赏就是一个爵位,你说有没有关系?”
  “什么时候开始?”
  “大后天开始报名,我们都急不可耐了!”
  “你们说,万一咱们一路斩关夺寨,最后只剩下咱们哥四个会怎么样?”
  四人各怀鬼胎地呵呵笑了起来,友谊的小船眼看就要翻了。
  “你们几个在做春秋大梦呢!”身后传来一个讥讽的声音。
  李琇回头,只见身后不远处出现了一个胖虎,不留神还真以为是胖虎也穿越了,长得又高又胖。
  “别做梦了,爵位是给我量身打造的,轮不到你们。”
  “这是哪位?”李琇回头问道。
  胖虎眨眨小眼睛,“呵呵!三十八郎居然连我都不认识了,看来真是病得不轻,你们几个,告诉他我是谁?”
  “三十八郎,他是摄政王的幼子李璀,文安郡公。”
  “琇哥儿!”
  公孙小眉在远处招手,“高公公请你过去一趟!”
  李璀眼睛一亮,居然还有这么漂亮的小宫女,他见李琇起身要走,立刻拦住他,“这个小宫女让给我!”

  李琇笑眯眯拍了拍他的肩膀,“快醒醒吧!别做梦了。”
  李琇大步离去,李璀在后面大喊:“三十八郎,上次我把你尿都打打出来了,你猜这次我会怎么收拾你?”
  李琇停住脚步,回头冷冷道:“你来试试看!”
  摄政王的存在是李琇母子被贬黜的关键。
  李琇在苏醒后的第二天就知道了。

  历史在某个时点上发生了一个小小的偏差。
  十五年前,太上皇李旦发动夺门之变。
  细节已难以追溯,结果却昭然。
  大唐从此就有了两个统治者,并称二圣。
  李隆基依然是皇帝,而太上皇李旦成了摄政王。
  虽然太上皇李旦已在五年前驾崩,但他的权力布局已经完成。
  李隆基的长兄李成器继任摄政王,掌握了财、兵、吏三部。

  五个宰相有三个是他任命。
  太上皇李旦同时在皇宫也留下了政治遗产。
  内宫八局,忠于摄政王的牛仙童控制了五局,忠于天子的高力士控制三局。
  不过太医局被高力士夺走后,高力士的不利局面略微改观。
  天子李隆基靠着一帮忠臣和神策军的支持,才勉强维持住目前的弱势平衡。
  房间内,高力士长吁短叹,白发徒添了几根。
  春天到了,皇太妃们的省亲季节又将来临。
  去年张太妃省亲花了八万贯,今年刘太妃省亲再申请二十万贯,还有几十个太妃的省亲申请在后面排队,越来越变本加厉了。
  高力士很清楚太妃们连年省亲的用意,摄政王不就是想把内库那一点点积蓄花干耗尽吗?

  没有了内库财力支撑,已经失去财权的天子做什么都不会顺。
  高力士感到压力很大,他不仅仅要阻止这二十万贯钱的支出,还要提防牛仙童的暗算。
  牛仙童毒蛇一般的眼睛在盯着自己,寻找自己的把柄。
  这不,他妻子吕氏刚刚派人来给他送信,家里闹妖。

  明天玄都宫龙阳真人要来府中捉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