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26节作者:
老肃2009 日期:2012-02-06 07:46:53
● 大隋有了“007”
开皇二年春,突厥与高宝宁合兵南下,控弦之士达到四十万,声势浩大,势不可挡。
高宝宁率先攻陷临渝镇(在今河北省抚宁县境内),遍撒传单,请北方诸少数民族部落一起南侵,把隋朝疆土瓜分了。
北疆告急!
隋文帝忧惧之下,忙下敕书命令边境增修要塞屏障,加固长城,又任命上柱国阴寿镇守幽州,京兆尹虞庆则镇守并州,驻守数万军队以防备突厥。
就在这时,杨坚接到一个奏章,看过之后,他的紧张情绪稍为缓减,忙喊人去找上奏章的长孙晟来面谈。
如果说乱世出英雄,那么这个长孙晟就是专门为平抚突厥而降生的中华英雄!
日期:2012-02-06 07:49:30
长孙晟字季晟,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他出身汉化了的鲜卑名门,是所谓北朝宗族十姓之一拓拔氏之后,因北魏孝文帝提倡汉化,才因是宗室长孙之故易姓为长孙。其先祖长孙稚官至北魏太师、假黄钺、上党文宣王。祖父长孙裕、父亲长孙兕先后入仕魏、周、隋诸朝、历任要职。叔叔长孙览在北周宣帝时,进位为上柱国、大司徒,后历任同、泾二州刺史,干的都是为国家把守大门的活儿。杨坚当上丞相后,长孙览转任为宜州刺史。
这个宜州即今天的陕西铜川市耀县。
且说长孙晟长大后,已是一表人才,英气勃勃,身手矫捷。不但弓马熟娴,而且满腹韬略。长安城的那些公子哥眼珠子都长在头顶上,根本瞧不起长孙晟,但每当到郊外打猎时,长孙晟的箭法却出类拔萃,箭无虚发,没有人的能够跟他比肩PK。
日期:2012-02-06 07:50:48
长孙晟十八岁时当上了宫廷司卫上士,也就是中央警卫团手枪排排长。寂寞深宫里,没人赏识和知道长孙晟的身手和才能。杨坚大概是从相术大师赵昭与来和那里学了一手如何相人的技巧,他一日在宫中偶遇长孙晟,唠上几句后便大为惊叹,携其手对身旁的人说:“长孙郎武艺逸群,刚才与他交谈,发现他有很多奇略。日后能够成为一代名将的,不就是这个孩子吗?”
杨坚一语成箴,长孙晟也由此崭露峥嵘。
摄图当上突厥大可汗后,斥巨资厚礼向北周提婚,当时当政的宣帝宇文赟还是以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当成和亲的法宝抛出去。
有趣的是,摄图与宇文赟一样对脾气,这哥俩都喜欢炫耀显摆。
日期:2012-02-06 07:52:59
摄图派来的迎亲使者团身高均在一米八以上,剽悍威猛,长相也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个个浓眉大眼,够得上国家仪仗队标准。
宇文赟也不示弱:小样,以为我朝没有帅哥怎么的?
这位全世界的金太阳下令在中央警卫团内以“007”的标准甄选聘娶使者团成员。经过层层选拔,万里挑一,终于组成数十人的使者团。命汝南公宇文神庆为使者团团长,在“007”达人秀选拔赛中脱颖而出的长孙晟为副团长。
北周聘娶使者团带着答谢礼物到了突厥境内,摄图唯对谈吐非凡,不卑不亢的长孙晟高看一眼,其余那些人都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根本不入沙钵略可汗的法眼。
摄图就愿意结交长孙晟这样的年轻人,每次游猎,都叫长孙晟并马同行,一直挽留他在突厥待了一年才恋恋不舍地放手。
日期:2012-02-06 07:54:23
一次游猎,摄图看到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盘飞争肉,就从箭壶抽出两枝箭递给长孙晟说:“请把它们射下来。”长孙晟回答说:“一枝箭足矣!”乃掣弓驰马向前,正巧二雕相攫,身躯撕扭在一起,长孙晟一发而双贯大雕。这就是成语“一箭双雕”的出处。
摄图惊喜异常,鼓掌连声喝彩。遂命突厥诸子弟贵族与长孙晟多亲多近,向他学习弹射的神技。
摄图的弟弟处罗侯为突利设。突厥贵族子弟称“特勤”,军事统帅称“设”。突利设管辖地在突厥东部、达头设的统辖区为西部。
处罗侯办事精明,甚得众心。二三把手才能突出并为下属所爱戴,自然就成了老大的眼中刺,处罗侯知道哥哥摄图忌恨自己,便让心腹偷偷找到长孙晟,与他结为生死兄弟。
突厥内部有了纷争的裂痕,正中长孙晟下怀,他借机拉拢处罗侯。并在与处罗侯游猎之际,走遍东突厥的山山水水,将那里的山川形势,部众强弱,悉数掌握在心中。待回国复命时,长孙晟向杨丞相一一做了汇报。杨坚大喜,立刻升任长孙晟为奉车都尉。
日期:2012-02-06 07:55:45
既然把赵、陈、越、代、滕五王请到京城,杨坚还必须把千金公主将要远嫁突厥的戏唱好,即使是假戏也要把它唱成一出真的,这是大野心家们惯用的伎俩:阴谋变阳谋!
雍州牧、毕王宇文贤一直呆在京城里,看到杨坚的权势越搞越大,名声也越来越响,心里无比别扭:我们宇文家的事儿凭啥由你普六茹坚来指手画脚?就与赵、陈、越、代、滕五王暗中接上头,密谋作乱。不料密谋不够密,消息泄露出去,杨坚杀了宇文贤和他的三个儿子,而将五王参预密谋的事掩盖了下来,不但没有追究问罪,还允许五王剑履上殿,入朝不拜,以安其心。同时任命秦王宇文贽为大冢宰,杞公宇文椿为大司徒。
这五王个个心怀有鬼,忐忑不安,自然对于杨坚和番的建议也不敢说出个不字。于是杨坚派遣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为送亲使,立即起身,护送赵王的女儿千金公主到突厥去完婚。
日期:2012-02-06 07:57:03
当听到突厥大举兴兵入境的消息,熟知突厥国情风俗的奉车都尉长孙晟立刻上书说:“臣闻丧乱之极,必致升平,是故上天启其机,圣人成其务。伏惟皇帝陛下当百王之末,膺千载之期,诸夏虽安,戎场尚梗,兴师致讨,未是其时,弃于度外,又复侵扰。故宜密运筹策,渐以攘之,计失则百姓不宁,计得则万代之福。吉凶所系,伏愿详思。臣于周末,忝充外使,匈奴倚伏,实所具知。玷厥之于摄图,兵强而位下,外名相属,内隙已彰,鼓动其情,必将自战。又处罗侯者,摄图之弟,奸多而势弱,曲取于众心,国人爱之,因为摄图所忌,其心殊不自安,迹示弥缝,实怀疑惧。又阿波首鼠,介在其间,颇畏摄图,受其牵率,唯强是与,未有定心。今宜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通使玷厥,说合阿波,则摄图回兵,自防右地。又引处罗,遣连奚、霫,则摄图分众,还备左方。首尾猜嫌,腹心离阻,十数年后,承衅讨之,必可一举而空其国矣。”
日期:2012-02-06 07:58:46
长孙晟的奏疏中,特别强调的是突厥摄图、玷厥、大逻便、处罗侯等叔侄兄弟各统强兵,俱号可汗,分居四方,相互猜忌,外示和同,难以力征,易可离间。其策略要点可以概括为十个字:“远交而近攻,离强而合弱” !
隋文帝遂召见长孙晟面谈。长孙晟侃侃而谈,一边分析形势,一边用手描绘突厥的山川地理,说明突厥兵力分布情况。
杨坚听了大为惊奇,击节赞叹不已,对长孙晟的计策全部采纳,丝毫不作修改。
日期:2012-02-06 08:00:31
为了怕夜长梦多,杨坚立即派遣太仆卿元晖经伊吾道出使达头可汗,赐给他一面上绣有狼头的大旗。在达头可汗的使节来到长安时,杨坚还让他坐在沙钵略可汗使节的前面,以分尊序。以此离间突厥人,使其内部失和。
沙钵略可汗的使节连夜派人飞马向主子密报:达头可汗成隋朝的大红人了!
随即,杨坚又将长孙晟提拔为车骑将军,命他取捷径经黄龙道出塞,携带大量钱财赏赐奚、霫、契丹等部族,让他们做向导,顺利到达处罗侯住地,实施无间道工作。
长孙晟与处罗侯秘密会谈,力劝他率领所属部落臣服隋朝。
果然,突厥沙钵略可汗与其他部落互相猜忌开来。
此刻摄图在想些什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