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是周齐云这种隐藏的富豪,大多数玩家有个几十万的身家已经不错了,很多都是普通人以藏养藏而已,比如说老孙。
老孙是个退休教师,退休金不多,虽然是潞州府收藏协会的会长,但日常主要收入还是给张胖子那类玩家当掌眼先生,偶尔捡个漏之类,身家也就几十万而已。
其他几个人也差不多,虽然已经是潞州府一带最核心的藏家。
没办法,潞州府的有钱人少,玩收藏玩的比较专业的有钱人更少。
所以,杨磊的话还真把这些人吓住了。
之前的赌注是一人送杨磊一件宝贝,这个条件很宽泛,只要是真东西就可以说是宝贝,谁手里还没个三五十件啊,送一件出去根本不心疼。
但加上市场价不低于十万块钱这个限制,那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了。
杨磊却一点也不担心。
因为,没有人能在“高胜率”面前保持冷静。
人性如此。
果然,几个中老年人一商量,很快想出一个办法,凑钱,赢了一人一块翡翠明料,输了损失共担。
下午一点半。
潞州府收藏协会副会长王忠运家。
王忠运,就是中午和杨磊一块吃饭的姓王的小老头儿。
家挺大的,在郊区,民房,收拾的非常雅致,院子里种满了绿植,还搭了个葡萄架,看着格外有田园气息。
但没有人顾得上这些,全都围在客厅里,紧张着注视着茶几旁的杨磊。
王忠运等人亲手给杨磊蒙上两层黑布,还特意检查了好几遍,确定没有任何透光的可能性。
双眼被遮的严严实实的杨磊轻松的问:“开始?”
“开始吧。”
话音落下,杨磊慢慢伸手摸向茶几,从左开始。
第一个是个盘子。
他装模作样的摸了两下,飞快的答道:“赝品。”
第二个还是盘子。
“还是赝品。”
“赝品。”
“高仿赝品。”
“这个是真的,好东西啊,这釉质,摸着就很不一样,质感很强,啧啧,胎质也好,轻,透,整体造型也很有灵气,嗯,这个底足,没得跑了,是康熙的青花梅瓶,画工很漂亮,嘿嘿嘿,市场价确实在十万块以上,归我了。”
然后继续摸。
“赝品。”
“赝品。”
“还是赝品。”
“这个……有点像,但年代不够,应该是后仿的,民末解放初的东西,按说也是老物件,但市场价值肯定不到十万块,所以,算赝品,你们这些老狐狸啊,心太脏了,拿老仿来糊弄我,欺负我看不见是吧,哼。”
“卧槽,这是个好东西啊,砚台,澄泥砚,这质地,杠杠的,雕工也好,这花纹摸着是莲花吧,还有诗文,上好的文房用具,说不定还是名人用过的,嘿嘿,我就不客气了,这砚台,也归我了,正缺这么个玩意儿呢。”
“赝品。”
“赝品。”
杨磊一共摸了十二次。
挑出两件真品。
结束后,撤下黑布,“诸位,可有异议?”
王忠运等人面面相觑,神情沮丧,还有个老头儿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直薅头发:“不应该啊,这不科学啊,怎么会这样……”
杨磊可不客气,直接把砚台和康熙青花梅瓶揽过来,“哈哈哈,谢谢诸位,我先走啦,再有这样的局,记得找我,来者不拒。”
“哎哎哎,等等。”
“咋?”
“那个,可不可以说说你怎么做到的?”
杨磊骄傲的仰起脖子,“天赋,我师父说过,我的天赋世所罕见, 一年努力能胜别人十年,而且可以另辟蹊径自成一家,现在,我的手艺也不过是略有小成而已。”
“这,这什么路子?”
“望闻问切,这是切工,甭管你什么东西,只要能摸,基本上能能摸个差不多,毕竟老物件和新物件的手感完全不同,再高明的做旧手段也只能欺骗我们的眼睛,”杨磊说着伸出自己的手掌,“但欺骗不了我的手。”
“……”
王忠运等人面面相觑,想反驳都不知道从哪儿开口。
因为行业内确实有这么一些人会用听声闻味儿以及手摸的方式鉴宝,但主要还是靠眼睛,其他手段都是辅助。
虽然杨磊这手敏锐的惊人,准确率也高的不可思议,但偏偏真就有理论上的可能。
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杨磊一手砚台一手瓶子的离开。
回去的路上,周齐云赞不绝口,“大开眼界啊。”
“老弟你真牛。”
“哈哈哈,你没看到王忠运那些人的表情,绝了,跟表演京剧变脸一样。”
“这一手真厉害,以前想都没想过有人只凭手摸就能准确鉴定出古玩的真伪。”
“难怪你在地摊上淘货的时候从不带手电放大镜这些玩意儿,真就是硬凭手摸。”
“我要是有你这一手就好了,啥也不干,天天逛地摊,迟早能逛个首富出来。”
“不过我觉得老王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杨磊却只顾着乐。
因为,他赚大发了。
不管是砚台,还是瓶子,市场价值都在十万以上,这没错。
但十二万在十万以上。
一百二十万也在十万以上。
名称:清康熙仿元青花缠枝花卉梅瓶。
尺寸:35.6cm。
鉴定结果:真。
综合评级:B。
市场估值:45-60W。
名称:清乾隆御铭荷叶形澄泥砚。
尺寸:18.2×9.9×3.8cm。
鉴定结果:真。
综合评级:B。
市场估值:20-28W。
这两件宝贝的价格都不低。
但价格还是次要的,综合品级才厉害,都是B级。
这说明啥?
说明这两件老物件的档次是很高的,不管是造型设计还是画工又或者制作工艺、整体品相都很高。
搁重生前,B级评价的瓷器或者文房用具,市场价可不止这么点,几乎可以翻一番。
当然,按通胀率还算,涨幅远不如一些热门股票,但也是相当优质的投资产品。
所以这两件,不管是现在就转手卖掉,还是留着自己收藏,都非常划算。
这收益,真的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是真没想到王忠运那些人竟然舍得拿出这么好的东西。
当然,大概率是这群人估价失误了,低估它们的价值,毕竟那只梅瓶没有底款,不好断代,市场上的认可程度不高,而砚台尤其是澄泥砚又比较冷门。
可以理解。
杨磊深表同情。
然后,他的笑就没停下来过,再加上周齐云的吹捧,整个人比吃了仙丹都舒服。
这才是满地宝藏啊。
不止是地摊上,这些行家手里的好东西更多,但因为信息和知识的桎梏而无法准确估价,使得好多好东西被雪藏起来。
要是能多收点这样的物件,一样能发大财。
不,赚的更多。
就拿这砚台和梅瓶来说,成本是高,真要买下来,肯定不低于十万,但也不会太高,十二三万差不多。
可转手就能卖到二十多万四五十万,净赚两三倍之多,比在地摊上捡漏更高效。
地摊上三五百买来的小东西转手卖个三两万,净赚百倍,但体量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