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纯真年代——活着》
第8节

作者: 微晨1984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此,不知名的流浪者,愿您安息。
  日期:2011-11-21 13:14:13
  第七章:关于环境问题和基本素质

  大家都知道,四川的地理构造是盆地,盆地里面又有许多小盆地,小盆地里面还有很多小小盆地,我就住在其中的一个小小盆地里。
  所谓小,也可以理解为穷的意思。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咱这不只是五脏俱全,还是五毒俱全。
  我说了,我家处于“城乡结合处”,换句话说,就是洋不洋,土不土。你说它洋,小摊小贩随处可见,牛车马车街道横行,各类广告肆意张贴,蛇虫鼠蚁打成一片。你说它土,时尚赌博样样皆有,酒色交易老少不论,拉帮结派乃是潮流,灯红酒绿夜夜笙歌。
  说白了,就是一个字,乱,两个字,很乱,三个字,自己猜!
  我在镇上的公立学校上学,学校占地面积不会超过30亩,还不到市里学校的足球场大。由于条件有限,学校只开设有小学到初中制,这就只形成了初中生欺负小学生的单一局面,情况一直很稳定。

  学校依坡而建,放眼望去除了坡还是坡,之所以用“坡”而不是“山”,不是我小气,只因那“山”实在没有山的样子,座座都似醉卧的懒汉,横七竖八,无精打采,并且全都秃顶,跟巍峨秀美丝毫搭不上边,没有生机盎然的迹象,让人看了直打瞌睡。
  那学校周围让“坡”给围了,也就成了盆地,学校就像一只盆子里的乌龟,难有一丝朝气。
  如果偶尔天上路过一架飞机,那能让人兴奋一整天,即使在上课,也会有一半的学生跑出教室欢呼雀跃,仿佛那飞机即将在此降落。这时老师是管不住学生的,你想想,农村孩子,见到飞机多不容易,一节课不学还可以补上,要是飞机不见了,谁负责?
  说到学校的设施,那真让人羞于启齿。球场倒是有一个,但地面是泥的,其实就是一个土坝子,在两边立两个蓝球框,这就成了篮球场。学校的运动健儿们在坑坑洼洼的泥地上踉跄奔跑,稍不注意跌个四脚朝天那是正常水平,如果没有跌倒那是发挥失常。有时球拍在了凹凸点上,直接就飞到了人家手里,这使运气对比赛的输赢非常重要,但健儿们不畏艰难,热情高涨,如果国家运动员都能有这样的干劲,那么争金夺银不在话下。

  至于足球场,从来没见过,当然,也有人在这土坝子上踢足球的,学校的蓝球架不比MBA,都是四角型的,足球队员们权把蓝球架当球门,那球门只有桌子大小,命中率非常有限,球员们又都是只追求力量不追求质量,所以几乎没人敢在周围观看,否则场面惨不忍睹。要是国足也能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训练,想必就不会被赵大爷(赵本山)和宋大娘(宋丹丹)编进小品取乐了。

  说到比较时尚的娱乐方式,大家一定非常熟悉,那就是打电玩和看录象(录象,非电影)。
  那时学校很多学生打电玩成疯(好比现在上网),老师管束无用,只能采取利诱,宣称检举别人打电玩的人可以得到班级积分,由于积分可以提高班级排名,一些有上进心的同学自告奋勇,成了班里的执法先锋,每天藏在游戏厅附近抓人,积分得了一大堆,成绩差了一大截。搞得打电玩的人像是参加反动会,门口还得有人放哨,一见有人来了就说咱们也是来抓人的,只是比您先到而已。然后牺牲其中一位成员,十几个人检举一个人,事后再给这位“烈士”补偿,此法百用不厌。

  至于看录象,那是很奢侈。当时有电视的家庭并不多,我家有台21英寸的旧彩电,什么牌子我忘了,可效果让人崩溃,一边看一边还得有人不断摆弄天线,否则只能当收音机使,于是很多有商业头脑的人在镇上办起了录象厅,规模可以跟游戏厅媲美,可是消费很昂贵,看一场录象一块钱,这表示我要失去两天的零花钱。
  星期天有学生专场,一部《狮子王》我看了五遍,我们要求老板换新片,老板说新片天天有,但不适合你们看,我们问为什么?老板说那是恐怖片,看了会吓着你们。我们不服气,说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一天看见牌子上写着:今日放映《人与兽》!我们兴奋之极,以为是《人猿泰山》之类的片子,可以大开眼界,于是冲了进去,一分钟以后,大家红着脸冲了出来,其中一位同学憋了半天,冒出一句:“真是……太恐怖了!”

  这大概就是当时的情况,大人们各贪其利,小孩们各得其乐,没有特定的约束,没有正确的制衡,只要你不带红领巾,就能天天打电玩,只要你能把话说全,就能花一块钱去看黄片……这种情况造成的局面,就是前面让你们猜的答案:非常乱!
  至于素质,你要是不会两句“你妈×,×你娘”,都不好意思出去玩。为啥?不爷们啊!
  其实,这并不是素质问题,而是一个观念问题。
  由于文化的稀缺和环境落后的影响,加上传统教育的失败,让大家都觉得以上行为是一种“人性”的体现,也就是我们说的“本性”。
  我并不否认这点,因为人性本就充满了劣根,充满了各种欲望,以及阴暗甚至肮脏的部分,但我们并不知道,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应该通过后天的努力去与之抗衡,这些努力包括文化、修养、善念、学习、自省、领悟,以及坚持,而这些东西,足以与我们的“本性”抗衡。
  我们都明白,人类的劣根性,是无法消除的,因为它也代表了“人”的一部分。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无法打败所有的邪恶,甚至会一次次被邪恶吞噬,因为这个世界,“恶”实在太多,“善”实在太少,而站在多的一面,总归更轻松的多。

  但只要你相信,并坚持,这些努力是不会白费的。也许你不能够改变什么,但你却可以用你的行为去告诉所有人:光明和善良,是永远存在的!即使很微弱,也是存在的!
  当然,这些都是我后来的想法,在我死去活来之后。在此之前,我一直“很爷们”!
  日期:2011-11-21 13:16:36
  第八章:异乡
  小学毕业以后,我跟随父母来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广西南宁,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远行。
  南宁,又称“绿城”,广西省壮族自治区首府,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是一座以壮族人民居多的多民族现代化城市,旅游资源丰富,与越南毗邻,又靠粤、港、澳,北连桂林,南接北海。各种工、商、农等大小企业四处林立,金融突出,发展蓬勃。城市周边盛产多种热带水果,如菠萝,芒果,荔枝,龙眼,西瓜等等……
  民风热诚,山川秀美,这是我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父母的施工地点在离市区二十公里左右,位于城外一处村落,村民们均世居于此,以务农为生,以“白话”交流(一种地方方言,跟粤语相似),生活朴素,与世无争。
  我曾听过一句话叫“世上本没有路,因为走的人多了,于是有了路”,我认为这句话还隐藏着另外一个意思:世上本没有斗争,因为路太多了,于是有了斗争。
  说实话,写这句话的时候,我也觉得有点谬,是啊,路多了,应该大家都能走了,还斗个什么争?
  可事实证明,中国人就是这样(外国人不知道),一条路摆在那,你没走的时候,他不在乎,你要走的时候,他来了,不只是来了,他还要挡了你的道,走在你前面,说白了,就是喜欢争,问题就是这么争出来的。
  其实我个人认为,虽然国家政府修路是为了造福百姓,但实际有些百姓是不愿意的——咱们翻山越岭都习惯了,祖祖辈辈都那么过,累了就在树下坐会儿,渴了就去摘个果子吃,运气好还能拣几朵蘑菇,好好的你来修什么路?把咱家的田地占了不说,修好以后还让咱交钱才能走。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