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梦第一次动手打我,下手可真不轻,我厉声质问:“你打我干嘛?”
“你在干嘛?”梦的声音比我还大。
我还没回过神,梦就扑到我的怀里哭了起来,一边哭一边嚷嚷:“你干嘛要打架?万一打到你了怎么办?打到你了我怎么办?”梦就这么哭着嚷着,越哭越大声,越哭越难过,哭的我心里生生作疼,脸上却倒不疼了。
我只能轻声安慰到说:“没事,没事,不是我想打架,我这不是帮朋友忙嘛?好了好了,对不起,我以后不打架了。”
梦抬着头,眨巴着眼睛含泪望着我:“真的?”
“恩,真的。”我轻声应道。
突然楼下传来一阵吵闹声,然后就听到东西砸在地上的声音,再听到几声“哎哟”“妈的”之类的叫骂,跟着是一堆人交错的呼喊声,极其混乱……我对梦说:“万一有人上来,我冲下去,你在这别动。”梦紧紧抓着我的手,满脸泪痕的望着我,不说话,只摇头。我心又疼一下,摸摸她的头说:“傻瓜,没事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吵闹声也渐渐散去,然后慢慢的,慢慢的安静了下来。我这才问梦:“你怎么来了?”
梦说:“我觉得自己不该跟你闹,原想来找你道歉的,刚好看见你打架,这下好了,扯平了。”
我哈哈一笑:“好好好,扯平了,不过你可别打我了,说真的,你那耳光可真不轻。”
梦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对不起,我也是急了,还疼吗?”
“不疼,没事。”我继续笑着,轻轻的把梦搂到怀里。
那一刻,我真的好幸福。
后来我才知道,那晚听见的吵闹声,是那男的跑到了楼下,小科跟另外几个朋友用东西乱砸,乌漆抹黑的,啥也看不见,结果把那男的头上砸了几个洞。这事闹的挺大,那男的有两个亲哥都是道上混的,其中一个还砍过人,坐过牢,在道上挺有名气,之后多次来寻过我们报仇,害我跟小科每天都背着枪出门(自制手枪,威力不大,向朋友借的),之后还发生了很多情况,异常惊险,但这打架的事毕竟不好,在此也就不多说了。何况,比起后来“道上”的事,这也不算什么了。
总之最后大家都没事,也算是运气好吧。只是那以后,我们的名声越传越大,传出了学校,传到了“道上”,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江湖”人物,由此也为后来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埋下了伏笔。
日期:2012-02-08 15:41:06
第三十一章:分别
我被学校开除以后,阿杰,彭勃,“眼镜”,也都相继离校(他们并未被要求“陪读”)。而在学校要求“陪读”之时,梦,二表哥,就已经离校,并未按要求请来家长“陪读”。请来了家长“陪读”的,只有我和刘芳,而最后留下的,也只有刘芳,以及葛亮和几个弟弟,至于余翔,乃是转去了另一所学校。
不久之后,阿杰去了一所保安学校,之后去了成都工作,几年以后,我们再次相聚,并最终一起走上了那条不归之路。
而余翔,后来去了广东工作,情况不详。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并没有跟随我们一起,算是逃过一劫。
二表哥则跟着八舅舅妈去了浙江打工,之后再跟我一起去了阿坝洲(后面会细说),再以后回到成都,并在成都安家立业。所有人中,他应该算是最幸福的一个,值得欣慰。
“眼镜”离校以后不久,销声匿迹,至今不知去向,不知是好是坏,是死是活。
只有彭勃,离校之后跟刘芳结束恋爱关系,并一直跟随着我,直到最后。
另外,在我被学校开除以后,父母通过朋友的关系,把我调到了市里的另一所私立学校。我在学校两个星期以后,不顾老师的劝说和父母的反对,主动要求退学。退学的原因,一则因为我的就读情况复杂,二则因为当时家里境况每日愈下,所以实在无心再读。
原本这两个星期也发生了很多事情,但由于并非影响事情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略略带过,不再细谈。只是在此感谢当初理解并挽留我的班主任老师(冯大友),虽然只短短相处两星期,但谢谢您对我的器重和照顾,祝您身体安康,家人幸福。
至此,我彻底告别了读书生涯。
我们中的很多人,从此以后,天各一方,命运殊途。
日期:2012-02-08 15:42:03
第三十二章:江湖制度
关于“江湖”,一直很喜欢一部电影里面的一句台词: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是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因为人,总是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当然,人也充满了太多无奈。我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汇聚在这个社会的大潮里,拼了命的游向彼岸,或是迷茫的来回游,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找到一处安稳的落脚点。可这个世界,人太多,安稳的地方太少,所以就有了争斗,如此一来,便有了“江湖”。
曾经有人问我:“既然江湖险恶,那么我不游,不争,行吗?”
我说:“你可以不游,不争,但得有人拉着你,否则,你就会沉下去。这,就是江湖。”
很多年以后,我终于明白,原来真正安稳的地方,并不在岸上,它只在我们的心里。
可惜,很多年以后,却已物是人非……
接下来的故事,会有很多新的人物陆续登场,而发生的一切,也比之前的际遇错综复杂,离奇诡异。
首先出场的,是贺军。
贺军,四川人,具体地方不详,父母离异,身材魁梧,性格暴戾,出手毒辣。我出道以后的第一个“兄弟”,我江湖路上的一大转变。
我跟贺军的认识,是通过一位之前的老熟人——陈俊。贺军并不是本市人,乃是外地迁来,比我大四岁左右,当时在陈俊家所在镇上当“混混”。
跟我认识的时候,贺军已经混的有声有色,镇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算是“混混”中的成功人士。而我当时也多少有点名声在外,通过陈俊介绍,我跟贺军彼此都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一拍即合。
正是因为贺军,使我跨越了踏进“江湖”的最后一道障碍,真正的走进了“江湖”。
这道障碍的名字,叫圈子。
是的,这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名字。
所谓圈子,是指把一些具有相同特点相近特征或者相同目的的人归为一类一体化的形容描述。现在的娱乐圈,影视圈,体育圈,富人圈,政治圈,超男超女圈,网络“神”人圈……等等,也都是这么回事。
而我所说的这个圈子,叫“地域圈”。
所谓“地域圈”,显而易见,是以地区或者地貌为基本来划分的圈子。比如城市之间以某条公路某栋房屋某个设点为界线,那边人死了归你管,这边路塌了该我修,再比如农村邻居家以某棵树某块地为界线,你不准摘我的桃,我也不挖你的红薯,更好似读书时的“三八线”,在课桌上用笔随便划一下,各不相扰,否则我就扁你!
是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划分制度,人与人之间才能相安无事的相处。否则,你那边人死了怪我,我这边路塌了你怨你,我摘你的桃,你挖我的红薯,过了“三八线”,你吐我口水,我扯你耳朵……这个世界就乱了。
所以,这些都是正常的情况,人与人之间有了制度,便能更好的维系彼此间的关系,更好的谋求发展,大家都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由此衍生出一个“我泱泱大国,以诚信为本”。
当然,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少“以诚信为本”?这个问题我不想讨论,群众的眼睛是抛过光的。
不过,在这些制度的划分下,有一类人,打破了这些制度,并超越了身边的其他人,形成了一种新的制度。
从古至今,能够打破制度的人,无非有两种——一种是能人,一种是死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