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还没有反应过来,文官前列的首辅胡广大人,心中就是一个咯噔,清楚今日这朝堂上怕是不能安生了。
只见朱棣微微侧目看了一眼那礼部给事科的官员。
这边朝堂上,另一名吏部给事科的官员也走出班列:“启禀陛下,皇太孙此举有违朝堂规矩,有违太祖定下的大明律法!皇太孙虽身负皇命,然朝廷官员无论有罪,皆需吏部察验,刑部审核,方才能交由内阁定罪。”
随着前面两位的出声,朝堂上越来越多的官员占了出来。
“陛下,太孙此举,有动荡中都之嫌。”
“还请陛下,尽早召回太孙,再论太孙过错。”
“陛下,朝廷的规矩是不能破的,若太孙还留在中都,只怕中都官员无一……”
“太孙嗜杀,于国不利!”
胡广闻声,眉头一挑,不由回头,看向敢说出于国不利这番话的官员,心中暗暗将这人记下。
待京察开始,这等没眼力货色,老夫第一个就不会放过!
皇帝也终于怒了,他不反对臣子们敢于弹劾朱瞻基的行为,这说明大明朝的大臣们还敢于说话。但要是敢说他亲自培养出来的皇太孙,是个弑杀的人,是于国不利的,他第一个不答应。
“大胆!”
朱棣双目之中流露着一丝杀气,轻飘飘的看向最后说话的那人。
只不过就是这一个眼神,那官员立马被吓得一哆嗦,脚步也不由后退。
朱棣扫过眼前一个个站出来的官员,冷哼一声:“纪纲,你给他们说说!”
一身蟒服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走了出来,虽然他现在腰上没有绣春刀,但那满脸冷冽萧瑟的表情,就能让群臣抖上一抖。
纪纲同样看了一遍站出来弹劾朱瞻基的大臣们,然后微微一笑:“禀陛下,锦衣卫南镇抚司千户燕南飞回报,凤阳县县簿破坏中都凶杀现场,其罪当诛,行刑者乃是我锦衣卫一员小旗。”
说完之后,纪纲停顿了一下,接着沉声说:“诸位大人,在中都官员死亡案情尚未查清之前,就定了锦衣卫千户罗向阳的罪,怕是也有违朝廷规矩吧!若是大人们都这般给人定罪,那我锦衣卫……”
后面的话,纪纲没有说下去,转身对着朱棣施礼,退后班列之中。
但是刚刚附和的臣子们,皆是脸色难看。纪纲这话,无疑就是在说,他们现在能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给罗向阳定罪。那么锦衣卫也可以,在未来给他们定下种种罪行。
但是这些臣子却没想着罢休,有人接着说:“陛下,就算没有证据证明是锦衣卫罗向阳杀了中都官员。那凤阳县簿也是罪在破坏案发现场,其罪当诛。但那凤阳卫指挥使齐子安……”
你纪纲能将凤阳县簿的罪行定下,也能将罗向阳一时开脱出去。但是凤阳卫指挥使齐子安,可是进了留守司衙门,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啊!
皇太孙必须给召回南京城!
必须再加强儒家学习!
必须要做一个不乱杀臣子的的大明朝继承人!
这就是他们这些人,今日之所以出班弹劾的原因。
朱棣同样知道眼前这些臣子的心思,他和太祖都是敢杀朝廷大臣的君王,所以当初南京城的官员们选择力挺建文,因为建文不杀大臣。
现在,他们害怕将来朱瞻基也如太祖和他一样,但凡有臣子出错,就会提起手中的屠刀,砍杀了他们。
今日,他们就是借着皇太孙的事情,在这朝堂上掀起文官和皇帝的权利斗争!
朱棣的目光看向首辅胡广,然后微微摇头。胡广已经是首辅了,他现在只需要坐稳屁股下的位子就好。
其他几位内阁,权利也远不如以前宰相们的权利大,他们还有求于皇帝。
所以,会是谁想要借机掀起大明朝的帝王和文官们的斗争?
朱棣的目光,从一个个官员的脸上扫过。
最后,朱棣看向了赵王和汉王。
“老二,老三,你们觉着瞻基这件事情,该怎么办?”朱棣将问题抛给了朱高煦和朱高燧。
老二朱高煦干咳了两声,沉声道:“杀几个办事不利的人,又有何错?这等人要是放在军中,儿子第一个宰了他们!”
朱高煦一如既往的凶悍,大有一副不听话就杀了你的意思。
朱高燧眼珠一转,迟疑了片刻后才开口说:“爹,儿子觉得……瞻基终究还是太小,难免见着血腥了,会养出什么可怕性子来……”
朱棣看向老三:“那你说,该怎么办?”
朱高燧看了看自家老爹,说:“瞻基是皇太孙,未来……就是太子……大明朝如今越发的稳了,还是要更稳一些的好……瞻基虽然做的也没什么大错,但……还是召回来,您再多教教?”
朱高燧没说朱瞻基有做错什么,但却抓住了一个稳字。这几乎也就是抓住了朱棣的心思,他之所以心心念念的想要北征,就是为了给大明朝的后世子孙打下一个太平天下,希望大明朝能够稳稳当当的走下去。
朝堂上,朱棣点点头又摇摇头,就在众人疑惑不解,皇帝这是同意汉王殿下的话,还是不同意汉王殿下的话的时候。
朱棣将目光投向离自己最近的太子殿下。
“太子,你怎么看?”
随着朱棣的问话,所有人的目光同时看向,似乎是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太子朱高炽。
奉天殿内寂静一片。
众人期盼着能听到太子开口,但却一个个的失望。
太子殿下……
竟然是睡着了!
朱棣脸上有些挂不住,冷哼一声爆喝道:“朱高炽!”
“嗯……嗯啊啊……”朱高炽胖胖的身子一抖,显得有些迷迷糊糊的瞪大了双眼,有些疑惑的看了看前后左右:“爹啊……陛下……您是叫我?”
朱棣微微动怒,但面子上还是给太子给朝臣面前留了脸面:“问你,你儿子的事情,你这个当爹的觉得应该怎么处理。”
“啊!”朱高炽拍拍脑袋:“儿子在想,能不能从南直隶徐州、淮安、扬州调集官仓粮食,去借山东百姓饥荒……”
朱棣眼一瞪:“南直隶官仓粮草要留给郑和和九边用!”
忽然,朱棣又是瞪了一眼老大:“老子在和你说瞻基的事情,你给老子拐到哪里去了!”
朱高炽依旧是胖憨憨,不急不缓的样子。
朝臣们见着这对父子这番模样,一个个低着脑袋,不敢说话。人家虽然是皇家,但也是父子,在朱棣这位皇帝面前,他们可不敢说这对父子不受朝堂规矩。
朱高炽偷偷看了一眼老爹脸上的怒色,没有急着回答,反倒是转身看向大殿上的朝臣们,平淡的询问了一句:“中都那边,是有题本上来了?”
朱棣眼前一亮,觉得自己对老大的训斥教育终于是其作用了。
大殿上的诸多大臣们,却是一愣。
中都的题本?
中都最近可一份折子都没有送到南京来……
我靠!
太子牛批!
不久之前纷纷开口弹劾朱瞻基的大臣们,这时候心中都不由的感叹了一声。任他们怎么想都没有想到,太子竟然会有这么一问。
他们要弹劾太孙,让太孙赶紧回到南京城,好继续修身养性,止住杀伐之心。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