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懂朕!》
第52节

作者: 江海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敢问这位大人,是草原的习俗重要?还是我大明的规矩重要!”

  这声音很熟悉。
  一时间,奉天殿内熙熙攘攘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皇太孙殿下来了!
  那礼部官员,顿时是脸色铁青。
  朱瞻基一袭长衫,昂首挺胸,器宇轩昂,如在座诸位读者老爷一般。

  潇潇洒洒的走入奉天殿内。
  唇红齿白,朱瞻基眉眼看向那礼部官员,再次发问:“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阿鲁台为大明的和宁王,我提点和宁王竖起大明龙旗,有何过错!紫金城城,皇家重地,天子面前,无令何人安敢带刀觐见!大人此番不解,究竟是何意思?是觉得和宁王不是我大明皇帝陛下亲封的王爷?还是觉得,任谁都能带刀觐见,至我大明皇帝陛下于危险之中?”
  朱瞻基一字一句,直扎进礼部官员的心口。
  然而,朱瞻基话语不停:“大人,是要谋逆吗!”
  噗通一声。
  满朝堂的人,只见那礼部官员双腿一软,便重重的跪倒在地,霎时间满头大汗。
  一股子骚味传了出来。

  离得近的人,满脸嫌弃的向着边上靠了靠。
  朱棣更是明晃晃的露出不满。
  首辅大人察言观色,冷哼一声:“拖出去!”
  首辅大人一发话,殿内的两班力士立马过来,将那礼部官员叉了出去。
  少了碍眼的货色,朱棣的脸色缓和了一下,看向还站在殿门前的朱瞻基,立马不满的一瞪眼:“还在那傻站着?快点过来,让老子看看瘦没瘦!”
  殿上的御史们有心纠错,但看了看皇帝的脸色,纷纷都忍住了。不想因为搅了皇帝的好性情,最后他们倒了霉。

  朱瞻基快步上前,毕恭毕敬的行礼:“孙儿见过皇爷爷。父亲,孩儿回来了。”
  太子朱高炽依旧是稳如泰山,连眼都没睁开,稳稳的点点头。
  朱棣却已经是喜笑颜看:“看着没瘦就好!说说,中都这次怎么样?爷爷可都是听说了,你以身犯险引出那些个乱臣贼子。这等事情,往后不许做!”
  朱瞻基脸上有些尴尬,在这么多大臣面前,沐浴皇家亲情,显得有些不适。
  太子在一旁终于是开口,提醒道:“陛下,和宁王还在外面……”
  这是正经事情。
  朱棣也终于是稍稍收敛了一下,时隔多日看见自家宝贝孙子的喜悦,脸色一正,金口玉言:“让和宁王进来。”
  “宣和宁王入殿觐见!”
  太监,扯着尖锐的嗓子,高声呼喊着。
  生意一直传到了奉天殿外。
  殿内,群臣收拢,重新站好。
  阿鲁台大马金刀,跨过殿门走了进来。在他的身后,是两名锦衣卫押着一人。
  献俘,自然是要给皇帝陛下亲眼看看的。但那么些个俘虏,也不可能都带了过来,出个俘虏代表即可。

  阿鲁台走的是龙马精神,虎目直视。光是看着外边,便是一员勇猛大将。
  他到了近前,双手抱拳,面对皇帝弯腰行礼:“臣和宁王阿鲁台,押送俘虏,觐见皇帝陛下!”
  群臣喜悦。
  这是大明展示国朝威严的时候。
  也代表着他们这些大明臣子们,治国之能。

  皇帝依旧是面无表情,如同画像上的远古三皇五帝一般,帝王之色,庄重威严。
  “礼部!”
  大殿内,很是突兀的响起一道声音。
  众人寻声,这才发现竟然是皇太孙朱瞻基,这个时候又开口了。
  包括阿鲁台在内,所有人都心中一紧,不知道这位爷又要做什么了。
  朱瞻基看向礼部尚书:“吕大人,我大明臣子觐见陛下,何时不用行跪拜之礼了?”
  现任吏部尚书吕震多年为官,洪武十九年便入太学,后至北平按察司佥事。朱棣起兵靖难,他便立马投降,跟随如今的太子朱高炽驻守北平。永乐三年升为刑部尚书,六年该任礼部尚书。
  吕震为官无才能,但会看时事,更易记忆出名,其他臣子上朝都要事先准备好奏章,他却能将所有的事情都记在脑子里。
  大抵就是个记忆超群,但会阿谀奉承、胆小怕事的人物。
  此时朱瞻基发问,吕震立马回答:“太孙,朝廷礼仪,凡外臣觐见,需行跪拜大礼。”
  朱瞻基看了眼吕震,然后对阿鲁台说道:“和宁王,大明的规矩都听清了吗?”
  他没有喊阿鲁台的名字,却是喊得王爵称号,便是暗示对方,他是大明的臣子。
  既然是大明的臣子,那就要受大明的规矩。

  群臣自然也知道这个规矩,但大伙向来都没有真的将阿鲁台看做是他们的同僚。
  一介异族降将而已!
  众人目光转动,看向阿鲁台。
  大概是对朱瞻基的屡次进逼,已经习惯,阿鲁台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朱瞻基。

  然后,这位草原上的王者,竟然是在大明朝君臣面前,众目睽睽之下,跪拜了下来,面对着皇帝行了一个三拜九叩的大礼。
  太子朱高炽微微点头。
  老二汉王朱高煦面露笑容。
  老三赵王朱高燧面露鄙夷,对阿鲁台这个传闻之中勇武无比的草原悍将,心中多了几分看不起的意思。

  朱棣的心情大好,脸上也终于是露出了笑容:“和宁王辛苦!此番进京路途遥远,一路跋涉艰难,快起来吧!”
  阿鲁台似乎是已经被朱瞻基调教的没了脾气。
  他先是毕恭毕敬的回答:“为陛下尽忠,臣不辛苦!”
  等说完了话,阿鲁台这才从地上站起身来。

  朱棣笑着说:“这次既然难得进京来见见朕,就多住些日子,此时江南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和宁王可在这京城,好好看一看我大明风华!”
  阿鲁台拘谨点头道:“臣亦有此想法,草原苦寒,臣早已听闻这江南风情,风景秀丽,女子婀娜。臣只怕是这一住下,就回不去草原了!”
  这话有深意!
  他阿鲁台是怕,被大明朝廷强行留在南京,做一个手无权柄的王爷。
  朱瞻基心中暗笑。
  朱棣倒是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个阿鲁台,你就是想留在江南,朕也不许!你是朕在草原上的刀,你若是不再草原,朕在这江南如何安心!”
  阿鲁台在试探,朱棣同样在试探。

  阿鲁台看不出朱棣这番话的真意,但能听到大明的皇帝这样说,他心中的担心也稍微少了一些。
  君臣满意,群臣欢喜。
  至于那个被押进奉天殿的俘虏,则是没有人关注。等朱棣和阿鲁台交谈完,这位俘虏代表,就已经被锦衣卫给押了出去,一直拖到了午门外,就地处斩。
  阿鲁台没在奉天殿待多久,皇帝表现的很是贴心,稍稍交代了几句,便让他去了礼部下面的会馆休息。
  阿鲁台走了,大殿内就只剩下大明朝的君君臣臣们。

  朱棣首先开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皇帝一开口,就是这么一句满是杀伐的话。
  群臣刚刚松懈下来的心情,瞬间又提了起来,都知道皇帝这是又有意志要下达下来了。
  便听朱棣接着说:“朕已经两次北征,镇压草原十数年。朕有心一举彻底平定草原,好为大明的后世子孙,留下一个安稳的大明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