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一早,楚铭早早蹬三轮前往金马镇,仍是由下向阳乡路线前往金马。
没有必要避讳。
何小丽与王美君全在下向阳,下向阳也算是他一个失意地了!
心里放下了二人。
像对待一个路人一般对待她们即可。
争的不是口舌之利!
要比的是实际生活水平!
她们以往看不上自己,最有力的还击方法是抬高自身!
他是一时穷、不是一世穷!
下向阳走得次数多了,没有收到废品和老物件,只收到一些废铜管,算是聊胜于无。
蹬到李大黑家,停下三轮车。
李大黑正在院子里晒太阳,他老婆在菜园子里锄草。
李大黑看见楚铭来,一个翻身坐起。
“我正想去找你呢,想到你天天不着家,反可能会来找我,所以我一直在等着你。”
李大黑的大嗓门隔着十几米听得一清二楚,“咱们什么时候动身去下向阳?狠狠揍吕超一顿!什么东西!敢抢你的女人,有钱了不起吗!”
他老婆一阵咳嗽,提示他不要打架,气得李大黑破口大骂,“女人家家的滚一边去!没有你插嘴的份!你懂什么!我今天要把吕超揍得他妈不认识!”
说想着四处寻找家伙设,从柴棚拾来一根粗棍子。
气势汹汹的往出走。
楚铭拦住李大黑,“不用去了。”
“为啥?”
李大黑摸了摸脑门,大叫道:“你又有办法了对不对?什么好办法,你快和我说说。”
招子越阴越好!
越狠越好!
想想吕超霸占娇花就来气!
楚铭详细解释,“我和王美君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只是一般朋友关系。她嫁给谁是她的事情,和我无关。”
“不是。上次你冲冠一怒为红颜,和我收拾了吕超一顿,不能说明问题?你不喜欢她、为什么帮她出头?”
“......”
他那时对王美君有一些好感,两人又是曾经同学,再加上看王美君可怜,随便出手一下的事情,不费多大力,才会出手帮忙。
男女间非有那种关系才是正常发展?
再者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他对王美君的好感已经随着王美君的行为,消磨的一干二净。
把对李宝的说辞重新和李大黑说了一遍。
搞得李大黑一阵叫屈。
好像吕超抢走的不是楚铭女人、是他老婆似的。
李大黑老婆开口道:“你朋友说得句句在理。凡事不要打啊打的!打架能解决什么问题?知不知道女人同情弱者?上次打吕超的事情我知道,那次有原因,王美君理解也感激你们。你们上门再打一个试试!”
保准让王美君厌烦你们。
她会觉得你们和她非亲非故,管得太宽了!
一点不了解女人想法,做事不经大脑。
李大黑斥道:“我们男人说话,有你插嘴的份吗!”
“嘴长在我脸上,我想说就说。”
见夫妻俩要吵架,楚铭拽开李大黑。
“事情木已成舟,改变不了我也不想改变!我的事情你不要管了。”
“王美君马上订婚,你看看他们的大排场,居然办两次婚宴,订婚一次,结婚一次,听说摆流水席,只随一份礼,能吃两回,真特么阔气!”
“不说王美君了,我过来看是想借一些修电视机的书。”
李大黑一摊手:“你觉得我初中成绩不及格的人,可能有那玩意?”
“没让你有,你想想谁有。和我去借。”
看完书、修好电视再还回来。
李大黑想了一圈,觉得金马镇里有相关书籍的只有一个人。
“老周头!”
“金马镇修理家电的老师傅?”
“就是他!”
老周头修理了半辈子东西。
以前是顶级修理师傅,曾经在市里做修理行当。
几十年前他家穷,老周头没读过几年书,后来步入修理行业,全是自学的。
一度在兰舒市受到欢迎。
前些年电器行业异军突起,各类电器层出不穷。
老周头受学历和知识所限,搞不懂现代电器。
被兰舒市淘汰掉。
老周头没有轻易放弃,一直钻研相关知识。
本来有一定底子在,很快弄通了众多东西。名气变得更大了。
已经重新具备在兰舒市竞争条件。
老周头因为年纪大,不想动弹,一直没有去兰舒市生活。
上向阳镇修不好的电器,大多来金马镇找老周头。
楚铭和李大黑前往老周头的修理部,说明了来意。
修理部沿街设立,地段不算多好,胜在名气大。
屋里破破烂烂,各样电器随意摆放在屋子里。
老周头双手油腻,黑漆漆的洗不掉,满脸干瘪皱纹。
掏出烟袋,他拿出一截纸包裹烟叶,沾着口水卷成一根自制旱烟。
掏出火柴点着火,吧嗒吧嗒的抽着。
“借书?”
“是借书,我得到张海富家的电视,修了一阵没修好,找不出问题,想借一些书回去看。”
老周头恍然,“原来是张海富的十四寸彩色电视机,还是金星牌呢。”
“对!就是那个。”
“那个电视问题很多。我也一些地方没有搞懂。”
现在书里出现一些英文符号,他一个也不认识。
一指角落:“有两本电视方面的书,你拿去看吧。”
穿过几个大型电器,在一个架子下方摆着几本书,楚铭拿起书翻了翻。
一本是电视机常见问题的修理方法,一本是电视机精解。
两本书角度不同,正是合适上手的修理工具书!
拿起书的楚铭看到书下压着一个物件,眼光微微一凝。
一台老相机?
老相机手掌大小,呈立体方形,外面包裹着一层厚实的黄色皮革,一侧露出镜头与两个凸起。
前后两处勾连皮带,方便将立体皮包挂在胸前。
掀开盖子,里面是一个纯黑色金属相机!
带双镜,双镜上罩着塑料罩子,两侧布有刻度轮。
金属相机表皮,居然贴着一层薄薄的黑色皮质,摸着很有质感。
相机入手颇沉,在镜头上方,写有白色的海鸥二字!
顶部可以翻开,里面好像是放置胶卷的小黑匣,唐彦没有用过相机,不是很懂相机构造。
意念集中,脑海中的鉴宝图录微微亮起光芒,翻开一页。
“海鸥四A双镜头老相机!六十年代上海出品!焦距七十五MM,画幅六乘六、十二张,光圈F三点五至F二十二。摇把过片,过片与上行同时进行,即快又准。六七十年代盛行的王牌相机,深深影响了一代人!至今仍是相机行业中的永恒经典!此相机保存完好,功能俱全,暂列第六级,价值二千!”
六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海鸥老相机!?
楚铭意念微动,脑海中的鉴宝图录翻到第二页。
根据鉴宝图录第二页资料显示。
海鸥老相机在八十年代初期达到最高峰、风靡一时。
它使用一百二的超大底片具有很细腻的效果。
光圈与快门组合、光影与构图运用......
艺术与技术相冲击,诞生过许多有震慑力的摄影作品!
至今拍摄出来黑白照片仍旧美不胜收。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