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眼睛》
第8节

作者: 西湖仙
收藏本书TXT下载
  由老宋头协助他们拟定了转让合同,二人签字画押之后,当即转了三十五万给了赵刚。这笔交易,便以一种非常规矩谨慎的形式完成了。
  离开宝德斋,不过才晌午时分。

  走在路上,赵刚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等不到回出租屋,他便迫不及待的拿出手机,找到梅春的号码,听着等待接通的声音,他忍不住的鼻子微酸,眼泪几乎要涌了出来。
  为了这彩礼钱,他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甚至这段时间,三十万这个数字,都快成了他的人生目标。如今银行卡握在手里,他几乎能听见“咚咚咚”,自己的心脏激动地跳动声。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许久电话都没有接通。
  过了一会儿,他再次拨过去,却发现电话的另一头,提示“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的声音。
  此时正是晌午,梅春应该在她姑开的小吃店忙活,怎么电话一直关机呢?

  赵刚急着和女友分享这个喜讯,于是直奔小吃店。
  到了那儿,小吃店的店员小丽眼尖,一眼看见他进来,就冲他打了个招呼,“过来了啊,刚哥。”
  赵刚点点头,眼里却是在小吃店扫了一圈,发现没有梅春的身影,于是问道:“对了小丽,梅春呢?”
  “她跟她姑回老家了,说是有事。咋,她没跟你说吗?”
  “哦,刚才我给她打电话,她手机关机了,可能是没电了,路上没法充电。”
  小丽是个东北姑娘,平时有点小八卦,很喜欢打听事,赵刚不太愿意跟她多说。
  但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梅春跟他说过,再凑不齐彩礼钱,家里就要安排她去相亲。
  不行,得回老家去看看。
  他跟小丽告辞,“我知道了,你忙着吧小丽,我先走了啊。”

  “哎,刚哥,这么急着就走了啊。”小丽看着刚子离开的背影,八卦地自言自语,“这俩人,真有意思,指定是闹矛盾了!”
  离开小吃店,赵刚直奔客运站,买了当天下午回老家的车票。
  他们老家离帝都不远,客运站每二十分钟就有一趟车往返于老家的县城和帝都之间。只不过到了县城,还要倒车。
  等车的时候,他给母亲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自己回家的消息。听说他要回来,母亲高兴坏了,直说要给他张罗桌好吃的。

  看着外边熟悉的乡景,他心事重重。
  刚才母亲在电话里,也没说起梅春,看来她也不知道梅春回来的事儿。自从那天和梅春分别,不过才两天的时间。他不相信,梅春会招呼都不跟他打一声,就去和别人相亲。
  “南罗孚的到了!拿好东西下车了!”司机吆喝道。
  赵刚收回了思绪,拿起沉甸甸的背包起身下车。他已经一年多没回老家了,村子里的乡景显得既熟悉又陌生。
  一拐弯,就看见红英婶子家,举了不少人。再看院里架着火炉,摆着桌子,搞得热火朝天的。一般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大伙儿都会过来帮忙。
  看红英婶子一脸喜气,那肯定不是白事。
  “哎,这不是刚子吗?刚子回来了!”
  淑琴嫂子眼尖,老远看到赵刚,就喊了出来。他难得回来一趟,院里的男女老少,相熟的都过来跟他叙话。
  “我刚回来,红英婶子,家里有事啊?”

  “哎呀,这不我那儿媳妇,上个月啊,生了!明儿个给我孙子做满月。”
  “真的呀,恭喜恭喜。我回来的晚,才知道这事,我得给小侄子随个礼。给大亮哥和嫂子道喜啊!”说着取出二百块钱,塞到红英婶子手里。
  “嗨!什么随礼不随礼的,明天有空了过来凑热闹,啊!”红英婶子推辞了一番,便不再客气。
  聊了几句,赵刚就告辞往家里赶去。他刚离开,身后就响起了阵阵的议论声。
  “这刚子有一年多没回来了吧?”
  “可不吗!忙着在外边打工挣钱呗!他不是跟村西头,老许家那大丫头处对象吗,听说老许家要的彩礼可不少。”
  “哎,我可是听说,老许家那闺女,昨天跟她大姑也回村了。”
  “哎呀妈呀,这里指定有事!是不是刚子凑够钱了,这就要到老许家去提亲啊?”
  “拉倒吧,我看不是。我听说老许家要三十万呢,就这么一年多,老赵家能凑够这么多钱?”
  “嚯!三十万?!老许家可真敢开口。”
  “就是,刚子这孩子可不容易,老爹还在家养着呢,里里外外全靠他们娘俩。”
  “那可不一定,你看刚子,一出手就随了二百块。咱们村儿谁上过这么大的礼?!说不定,刚子在外边,真挣到大钱了。”

  “要我说,老许家要这么多彩礼,摆明了就是不愿意这门亲事。看着吧,这俩孩子的事儿成不了。”
  赵刚进家门的时候,赵母正在厨房忙活着。
  她听见堂屋有动静,猜想是赵刚到家了,连忙迎了出来。有一年多没见到儿子了,看见他有些消瘦的身形,知道他在外面奔波得很辛苦。
  她在心里不住地心疼,接过儿子手里的背包,说道:“路上晕车没?你先进屋坐会儿,饭这就好,咱今天吃饺子。”
  赵刚四处看了看,问道:“我爸呢?”
  “今天是十五,有庙会,你爸去支了个摊子给人写字去了。”
  乡里有个药王庙,每逢初一十五都有庙会,到了晚上,很多人都去庙上为家人祈福上香,非常热闹。
  上香的时候,村民们都兴用毛笔在毛边纸上写上家人的名字,以及求药王老爷的心愿。于是就有不少会写毛笔字的人,在庙门口支摊子,两块钱一张。
  赵刚的父亲就有这门手艺。自从患病,他就做不了重活儿,都是媳妇和儿子在为这个家挣命,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所以每逢初一十五,他必会到庙门口支摊儿,贴补家用。
  如今已是十月,夜间凉风如水。赵刚心疼父亲,对母亲说道:“现在天这么冷,让我爸别去了。他身体不好,别再着了凉。”
  “没事,你爸这人,让他闲着,他反倒难受。”
  赵刚心里明白,因为彩礼的事,父母心里着急。父亲拖着病躯,还要在寒风中坚持劳作,还不是为了早日帮他凑够彩礼钱。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如今已经异能在身,完全没有必要再这样辛苦劳作了。
  药王庙离村子不过十几分钟路程,赵刚跟母亲打了个招呼,骑上院里的电动车,就去药王庙把父亲接了回来。
  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赵刚一边吃着,一边和父母聊起了梅春回村的事儿。
  “什么?梅春跟她姑回家来了?啥时候的事儿啊?”赵母有些意外的问道。
  许家在村西头,而赵刚家正好在村东北头,两家住的不近,加上赵刚和梅春是前后脚回来的,所以赵刚的父母还不知道这事。
  “也就是这两天的事儿,大前天晚上我还见过她。”
  “刚子,我听你的意思,梅春回家来,没跟你打招呼?”赵父的感觉一向很敏锐,“你俩没闹矛盾吧?”
  “嗨!还不就是……她爸又催彩礼的事儿。”赵刚犹豫着说道。
  听他提起这个,赵父脸色一片阴沉。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