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08-10 19:58:20
三
可以想见,此时的元城委粟里是何等煊赫!
这里虽为偏安于长安千里之外的一座县城,但城池峻固,高第林立。沽名钓誉者奔竞于途,攀龙附凤者络绎不绝,长安对他们而言,政治距离和心理索求可能双重遥远,但
能在这里拉上点鸡零狗碎的关系,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宏大理想。
毕竟,这里是汉朝第一家王氏家族的故里,他们的祖茔安放在此,根脉盘踞于此,余绪也散布于此。这里的一头猪,隔天都有可能衣着光鲜地走入汉庭,成为大汉权力运行系统中的一名要员。
元城之于王氏的重要性,元城之于长安的影响力,都不言而喻。
公元11年,黄河在元城以下决口,泛滥清河以东数郡。但因河水决向东流使元城的王氏祖坟更加安全,所以王莽不去堵口,听任水灾延续近60年,造成黄河第二次重大改道。委粟里改名为今天的金滩镇北沙窝庙村,就与这次黄河改道使其濒河有直接关系。
为保全一个坟头,而放任黄河泛滥湮灭数郡几十万百姓,这就是元城的力量。
长安也反作用着元城,王莽执政之前的元城很快就感受到了一次大晃动。起因依然是王政君的目光短浅,知少识浅,思维混沌,优柔寡断。坐于权力顶端的她,最终将自己的人格缺陷演变成一个王朝的政体短板。
早在王政君生下刘骜后,汉元帝刘奭便很少再见王政君,而移心别恋于更为年轻美貌的傅昭仪。太子刘骜,“其后幸酒,乐燕乐,元帝不以为能。”傅昭仪儿子定陶共王刘欣却深受元帝喜爱,“上甚爱之,坐则侧席,行则同辇,常有意欲废太子而立共王。”(《汉书成帝纪》)若非史丹,刘骜险乎不能成长为后来的汉成帝。
刘骜即位二十余年无子嗣,当年的傅昭仪通过贿赂王根及皇后赵飞燕,最终成功使自己儿子刘欣被立为刘骜的储君。而身为太后的王政君忘却旧怨,愉快接纳宿敌。
公元前7年汉成帝死,刘欣即位为汉哀帝。跋扈的傅太后露出本相,不仅与王政君平起平坐同称太皇太后,还让刘欣母亲丁姬与赵飞燕共称皇后,甚至称呼王政君为老太婆,“傅太后既尊后,尤骄,与太皇太后语,至谓之‘妪’。时丁、傅以一二年间暴兴尤盛,为公卿列侯者甚众。”
又一轮外戚换场。丁、傅登台,王氏退位,王根、王况、王莽皆免职归家。
四
王莽重返政治舞台是时代的呼唤,更是众心所向。
公元前1年汉哀帝死,太皇太后王政君以王莽为大司马,迎立元帝庶孙中山孝王刘兴儿子即位,是为汉平帝。
王莽在王氏子弟中是个不折不扣的另类。《汉书》称:“莽群兄弟皆将军五侯子,乘时侈靡,以舆马声色佚游相高,莽独孤贫,因折节为恭俭。受《礼经》,师事沛郡陈参,勤身博学,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养孤兄子,行甚敕备。又外交英俊,内事诸父,曲有礼意。”
伯父大司马王凤临死前向太后及成帝推荐王莽,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愿分户邑以封莽,长乐少府戴崇、侍中金涉、中郎陈汤等当世名士纷纷力荐王莽,太后也对这个侄子赞不绝口。
他确实好样的,“宿卫谨敕,爵位益尊,节操愈谦。散舆马衣裘,振施宾客,家无所余。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所以,立身在朝的大臣王公推荐他,游于林下的名士们交口称赞他,朝野互动,赞誉一片,此时的王莽已经名誉隆洽,是个不折不扣的举国楷模。
王莽哥哥死的早,留下儿子王光,王莽让他就学于博士门下,为表示惜孤尊师,他时常奉羊酒,前去看望慰问侄子的老师。王光比王莽长子王宇小,王莽让这哥俩同日娶妻,以示子侄同亲,不分厚薄。
王莽还有一个特点,班固称之为“敢为激发之行,处之不惭恧。”就是说敢于剑走偏锋,不按套路出牌,而且行之坦然,没有一点惭愧心。
公元前8年,王政君姐姐的儿子淳于长,因拥戴赵飞燕立后而受宠于上,大见信用,一时贵倾公卿,而且淫于声色,与许皇后姐姐许嬷长期私通。
此时,赵飞燕姐妹得宠,许皇后被废,但她一心还在奢想走出冷宫,许后通过姐姐来贿赂这位皇帝眼中的红人。贪得无厌、胆大包天的淳于长,前后接受许后金钱财物累计千万,骗许皇后说一定让她成为左皇后。
王莽将这个重大隐私告诉了病床上的王根,同时还意味深长地加了一句:“长见将军久病意喜,自以当代辅政,至对及冠议语署置。”
王莽与淳于长为表兄弟,后者不仅是皇帝眼中红人,更是姑姑的挚爱,王莽为何要向他下刀?
替王莽总结原因如下:
此时,辅政的曲阳侯王根久病在床,且屡次上书请求告退,而淳于长以外亲居九卿位,接下来肯定是他代替王根为大司马,这成为王莽前进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淳于长为赵飞燕当上皇后立下汗马功劳,而赵氏姐妹受宠严重激怒了朝野吏民,刘向甚至为此专门为皇帝写《烈女传》告诫,除去淳于长会赢来广泛的社会舆论支持;淳于长襄助赵氏,其实就是在颠覆王氏,出于家族利益考虑,不能不除。
愤怒的王根立刻让王莽去告诉太后,太后听说后又愤怒地说:“走,告皇帝去!”这一告,淳于长死了。
汉成帝因王莽大义灭亲,揭发大奸,大赞忠直,38岁的王莽成为王家第四位大司马,开始辅政。
(待续)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