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武帝刘秀——以柔道治天下的皇帝》
第57节

作者: 衣赐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08-15 18:14:23
  30刘秀废掉皇后郭圣通后,看郭后的儿子、太子刘彊如何保住自己小命(3)
  刘秀派谒者(礼宾官)对二千石官员中循私枉法的行为进行核查。十一月,查出大司徒(宰相)欧阳歙先前在汝南(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太守任内,丈量土地时作弊,获赃款一千余万,于是被扔进大狱。欧阳歙家世代教授《尚书》,八世都为博士。他的学生门徒,守在宫门外替他求情的有一千余人,甚至有人自处髡刑(剃掉头发)。有个平原(山东省平原县)后生,名叫礼震,刚十七岁,更是愿意替欧阳歙去死。刘秀毫不动摇,欧阳歙死在狱中。

  作为一个家族八世为博士,自己也是满嘴孔孟之道的大儒,欧阳歙贪污一千万,我并不奇怪,因为官场化的儒家本来就是两张皮,他们嘴上说的和实际做的,永远都不一样。我奇怪的是,欧阳先生已经被查实是个贪污犯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叫冤?有人甚至愿意替他去死?这一点,实在让人费解。
  公元40年,九月,河南尹张伋,以及其他各郡太守十余人,都因在丈量土地中作弊,逮捕入狱,全部处死。
  按照一般的理解,刚刚建立的朝代,有如旭日东升,老百姓跟着英明的皇上,大踏步走在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上。但实际上很不幸,东汉王朝虽然是刚刚建立,但全国范围内,各郡、封国的盗贼哪儿哪儿都是,此起彼伏。各郡县追击征剿,军队一到,盗贼一轰而散;军队一离开,他们又屯聚集结,青州(山东省北部)、徐州(江苏省北部)、幽州(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省)、冀州(河北省中部南部)四个州尤其厉害。这个具体原因可能很多,我们不作讨论,只讲与刘阳有关的一次平叛。

  公元43年,“妖贼”单臣、傅镇等,聚了一票人马攻入原武城(河南省原阳县),自称将军。刘秀命太中大夫臧宫率兵包围原武城,屡次攻城不克,士兵有不少伤亡。刘秀召集公卿、诸侯、王商量怎么办。大家都说,应该提高赏格。唯独东海王刘阳(公元41年,诸皇子都由公爵升为王爵)说:
  这群人都是被妖师、巫师所胁迫的,肯定不能长久。其中一定有后悔想逃跑的,但是咱们现在攻得太急,围得水泄不通,想逃的人根本逃不掉。不如,我们稍稍放松攻势,给他们制造逃跑的机会。一旦开始逃亡,盗贼全面溃散,到时候,哪里用得着臧宫将军出马,派个亭长就解决了。
  刘秀认为说得有理,就让臧宫撤围,果然,变民集团一轰而散。四月,攻陷原武城,斩杀单臣、傅镇等。
  这里显示了刘阳的军事才能。
  本年,六月,刘秀下诏,把太子刘彊和东海王刘阳,掉了个个儿,刘彊为东海王,刘阳立为皇太子,改名刘庄。
  公元51年,北匈奴派使者到武威郡请求和亲(此时,匈奴又分成南、北两部,掐得不可开交,南匈奴亲东汉),刘秀召集公卿在朝堂商议,无法决定。皇太子刘庄说:

  南单于最近归附,北匈奴害怕遭到讨伐,所以倾耳听命,前来归顺。现在我们不但没有为南匈奴出兵攻打北匈奴,反而跟他们开始交往,我担心南匈奴将生二心,而声称投降的北匈奴也不会再来了。
  刘秀赞同,告知武威太守不要接待北匈奴使者。
  这里显示刘庄的政治和外交的才能,基本上来看,连着这几件事说明,刘庄具备继承帝位的一切条件了。
  日期:2021-08-17 08:45:48
  30刘秀废掉皇后郭圣通后,看郭后的儿子、太子刘彊如何保住自己小命(4)
  公元52年,正月,改封鲁王(首府鲁县,山东省曲阜市)刘兴为北海王,将鲁国并入东海王(首府郯县,山东省郯城县)刘彊的采邑(东海国首府也自郯县迁至鲁县)。刘秀认为刘彊去就有礼,所以对他特别优待,加大封国,食邑二十九个县,并赐予虎贲武士、骑兵仪仗,以及用木架悬挂的钟磬乐器,完全跟皇帝一样。
  公元57年,二月五日,刘秀在洛阳南宫前殿逝世,享年六十二岁。之后,皇太子刘庄登基,即汉明帝,尊老娘阴丽华为皇太后。

  山阳王(首府昌邑,山东省金乡县西北昌邑镇)刘荆在哭悼老爹刘秀毫不悲伤,而且假冒郭况,给刘彊写了封信(郭况是刘彊的舅舅)。信中说刘彊无罪而被废去皇太子之位,母亲郭后也遭罢黜屈辱,劝刘彊回到东方起兵,夺取天下。并且说:
  高祖起兵时,只是一个亭长;陛下(指刘秀)在白水乡间,兴起大业(舂陵县原名白水乡,今湖北省枣阳市南)。何况大王你是陛下的长子、原来的储君?你应当做秋之寒霜,肃杀万物;不要当被圈之羊,受人宰割。皇上驾崩,连小老百姓都跳出来做强盗,想搞点事捞点好处,何况大王你呢!
  刘彊收到此信,差点被吓死,立即抓了送信的奴仆,将原信封好,上呈明帝刘庄。刘庄因刘荆是同母胞弟,便将此事保密,命令刘荆离开京城,移居到河南宫。
  刘彊于明年(公元58年)病逝,一直到死之前,都与明帝保持比较亲密的关系。
  刘彊是东汉第一个被废的太子,后面又出现了好几次,不过,废太子都能善终,也属不易。这个刘荆有意思,他和刘庄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看来是真想把水搅浑,摸条大鱼,呵呵。
  刘秀立刘阳为太子后,改名为刘庄,这是为什么呢?
  我倾向于认为,改名其实是为了“避讳”方便一点。以前我们也讲过,皇上的名字,臣民是不能直接念、直接写的,如果皇帝叫这个名字,老百姓和他重名了,那就得改名,不光活的要改,死的也要改,不光人要改,地名啊,物件儿啊,反正只要重名的,神马都得改,呵呵。举几个例子:
  汉武帝叫刘彻,于是,已经死了好多年的秦末著名策士剻彻,就被改成了剻通;将军们都梦想要封侯,那位著名的老李广,盼了一辈子也没封上,那个侯,本来叫彻侯,自从汉武之后,就给改成了通侯,或者列侯。北岳恒山,不知叫了多少年了,突然碰到个汉文帝叫刘恒,于是,恒山也不能叫了,改叫常山,他老爹刘邦所设立的“恒山郡”,也只好改成“常山郡”了,《道德经》里的“道可道,非恒道”,改成“道可道,非常道”,呵呵。

  那么,为了避讳,给人改名,改成什么字儿呢?一个基本原则是,改的字与原字意思要相近,比如,彻和通,恒和常。
  我们讲王莽时曾说过,王莽特别喜欢给别人改名,汉平帝本来叫刘箕子,让王莽给改成刘衎(读如看,去声),这个字儿恐怕认识的不多,基本上不存在避讳的情况。可是,刘秀的太子叫啥?叫刘阳诶,这下子坏菜了,与这个字儿有关的东西是多如牛毛啊,咱光看地名,首都洛阳,刘秀老家南阳,经常打仗的淯阳,秦朝的首都咸阳…等等吧,彼时叫阳的地方特别多,刘阳只要一登基,那就全都得改。

  这还只是地名,阳这个字,用处太大,范围还特广,比如,“阴阳五行”,这可是我国古代一门非常重要的学说,包括后来的天文学、气象学、算学、医学,等等等等。如果把“阴阳五行”也改头换面,所带来的影响和麻烦更是可想而知。并且哈,为了避刘阳的讳,连太阳都得改名,似乎就有点那个了吧?考虑来考虑去,刘秀父子发现,与其那么麻烦,不如给刘阳改个名得了,于是,改“阳”为“庄”。

  刘庄继承皇位后,其它凡是涉及到“庄”字的,就都得避让了,都得另取“近意字”了。比如“庄子”,在东汉永平之后应该叫“严子”(“庄”、“严”字意相近),“楚證hong王”,应该叫“楚严王”。而刘秀的同学庄光则叫“严光”,王莽的大将庄尤,在班固的《汉书》里理所当然地就变成了“严尤”,这涉及面就小多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