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有些人就觉得,那既然有房子,为什么不把老爷子接出去?这不是不孝顺吗?
毕竟,在山窝窝里,什么也不方便。
看个小感冒还行,村里也有老中医,喝点中药什么的,也就好了,毕竟村里人生小毛病的非常少。
不过大病就得出去治疗了。
其实也不是,主要是,大家都是农村人,祖辈传下来的。
村里人可以出去,但是得留根,也就是给后人留下一块安身之地。
所以都是村里的老人不想出去住,得给后人守着一份田地。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外面这么繁华,这些老两三辈的人,还是不愿意搬出去。
难道不想天天陪着儿孙啥的,享受天伦之乐?
不过也不是没有,但是比较少。
传说,在古代,村子里人更多。
不过,很多在外面发财了的都搬出去了?
后来呢,有的家道中落,想回村,结果回来什么都没有了。
还有一些在外面得罪了大官,在古代嘛,得罪大官,那灭你全家都是家常便饭,然后想着躲回山里。
这山里,那些当官的也找不到更何况,在古代的时候,村里还出人在山上设置有寨门呢。
几个人配着弓箭,你就算派军队来都没用,上山的路只有这么一条一两米宽的路,来再多也白搭,又没有迫击炮啥的。
结果和前面一样,这些回来的人,要地没地要家没家,然后又被赶出了村。
最多村人看着都是原来都是一个村的,或者是亲戚,给点粮食啥的。
所以,慢慢的,村里就形成了这种思想。
搬出去可以,小辈的出去,这样生活过得也好。
不过老人得留下看祖地,外面的到了一定年纪,也会回村安享晚年。
不过,在那个时候,村里的规矩更严,不是说你搬出去了想回来就回来的。
村子只有这么大,古代也没有计划生育,每家每户两三个都是正常的。
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基本上每家只有留下一个男丁。
其余的给分家钱,自己出去讨生活,所以一直村里都没有什么人。
这两百多户,还是这一百多年才形成的,在之前,也就百十来户而已。
现在这和平年代,为什么老辈不搬出去?
搬出去干嘛?土地部不守了?
外面虽然挣钱,但是呢,有土地吗?万一哪天钱不值钱了,在外面吃什么?
留着这一份土地,以后真有这种情况,大不了回来种地,苦一点,但是日子也能过不是?
就这些老思想,才是当地政府,不管出什么政策,村里的老人都不搬出去,但是小辈的确搬出去了的原因。
在内地,抱有这种思想的老人多得很。
这也是很多电视上看到的一样,老山村里为什么还住这人?
当地政府不愿意,或者国家不愿意出钱让他们搬出来吗?
不是,只是这些人不愿意搬出来而已。
他们有自己的顾虑和担忧,搬出来怎么生活!在山里,至少能种地啥的。
诚鑫也没想改变这些老人的思想,只要他们活着高高兴兴的,那就不关自己什么事了。
虽然感觉被老支书坑了两笔小钱钱,不过也是他自愿的。
还有一些问题,为什么就两座山,就算镇里没钱打隧道,这么多年,村里就没有想着自己组织人手?
然后像愚公移山那样,一点一点的往外挖,终有一天,他们能挖出一条通往外界的隧道出来的。
呵呵,原来不挖,那是因为这是保护村里的一条屏障。
后来不挖,那是因为挖不动,政策什么的好了,村里也想过挖一条隧道通往山外。
不过组织好人手,挖了一个月,村里也就放弃了。
尼玛,这两座山,全是花岗岩,全靠人工挖,挖了一个月也没有挖两米,所以就放弃了。
两座山,直线距离也有四五公里,那得挖到何年何月,完全看不到希望。
毕竟,那年月能干这种活的,都是家里的壮劳力。
到现在,就是用隧道掘进机来挖,一天可能也就几米,所以也没办法。
可能愚公移山,他挖的那座山,山地硬度没有这么厉害吧,有可能是风化石。
要不然给他好几代,把锤子都锤坏几百把,他也移不走。
这也是为什么,这都新世纪了,外面旅游业也发达了,但是缺没有开发商来开发村里。
毕竟这里风景好,空气也好,很多城里人喜欢这种调调。
你想想,光是挖掘隧道,这成本就要好几个亿。
而且不光是这些,村里人也不愿意交出土地,湖边倒是随便。
所以投入这么多钱,也开发不了什么,也就没人出钱来开发旅游什么了。
毕竟在广大的领土内,好的地方也不少。
何必花那么多钱,来开发这个不确定能挣多少钱的山村?钱多了烧得慌?
在这种都抱着一种思想的村里,镇里也不好用强的。
你不可能为了开发旅游,弄死一大堆村民吧?
反正也有工业区,老实经营,政绩也够了,何必来啃这一块又臭又硬的石头?
所以各种各样的原因加在一起,才有了诚鑫老家这个,离城区也就五十来公里,风景好,但是又没有被开发的山村。
和王叔一起到了银行,存好了钱,转好了帐,两人就分开了,各回各家。
王叔儿子也在镇里的,这次出来一是存钱,二也是出来看看小孙子什么的。
一直在镇上待了一周,诚鑫才带着一笔钱回山村了。
房子在有一周差不多就弄好了,家具基本都打好了,只不过还放在李木匠家里,而且还有一点收尾工作。
诚鑫带着这一笔钱也是为了结账的,这次不带出去,那过不了多久自己还得出来一趟,那多麻烦。
早上天刚亮,诚鑫就告别了爸妈出门了,然后坐车,爬山,等诚鑫到了老宅,差点都累成狗了。
这都七月份了,早上还行,山里凉快,到了十点过,那太阳公公火辣辣的,在头顶晒得诚鑫丨内丨裤差点都湿透了。
你妹的。这三个月,绝对不出村,等天气凉快了在说。诚鑫躺在屋子里想到。
还好,山村里有个好处,那就是夏天只要你呆在阴凉处,那基本上不会太热,晚上睡觉说不定还得盖点被子,不然得感冒,不过,站在太阳下还是比较热的。
冲了个凉,诚鑫就在老宅待了一天,第二天早上,诚鑫就带着钱去了李木匠家了。
一到李木匠家,诚鑫就看见在院子边上的一个棚子里,几个人在那里拉墨斗的拉墨斗,组装的组装,推刨子的推刨子,干得热火朝天的。
“哟,都忙着呢,老辈子,俩李叔,还有这俩?”
“叫弟就行,他俩没你大,”李老大说到。
诚鑫这么早过来有事?李木匠问到。
“呵呵老辈子,你这不是快完了吗?”诚鑫问到。
“嗯,是快完了,现在就一些凳子还没有弄好,也快了,在过个三五天也就差不多了。”
“怎么了?还有东西想让我们打?”李木匠问到。
“不是的老辈子,我现在也不知道缺什么,以后想到了在叫你打哈。”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