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17 10:58:03
九 陈若兰
一
四年的大学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当陈若兰回到双河中学宁静的校园里,以一种追忆的姿态回首泪光笑影中的蓝湖的时候,不禁感慨万千,人生就是这样,成长的过程尽管缓慢,但是成熟,却往往是一瞬间的事。
高原没有回来,他到南方去了。若兰本来也想跟着他一起到南方去,她一心想到南方大都市闯荡,她学的是很时尚的旅游管理,而且也拿到了全国导游资格证书和高星级酒店管理的从业证书,但是到了最后关头,她妥胁了,因为父亲。母亲已经过世了,父亲只有她一个女儿,她不能不顾及到父亲。
虽然去参加了选调到生考试,但是她心里还是很矛盾,不是自已的选择,总是心有不甘,她很想考不取,这样就可以跟高原去南方了,但是她又害怕看到父亲失望的眼神,她就是带着这种矛盾的心理复习和考试的,没想到命运又一次垂青了她,她被选调到组织部,先下基层乡镇锻炼,两年后调回蓝湖。
组织部考虑到她父亲在双河乡工作,就把她安排在双河乡,于是她又回到了双河乡。
先到组织部报到,和其它几名选调生一起,最后部里决定出动两位副部长和一位办公室主任把他们这些选调生送下乡。而她,就是那位办公室主任负责把她送到双河乡,其实也不用送,因为各个乡镇已经接到通知派车来接了,双河乡来接她的是胡乡长,胡乡长因为正巧到市里办事,听到消息便来接她了,这位胡乡长若兰也认识,她母亲在乡里当妇联主任的时候,他就是乡里的办事员,那时候他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现在已经是大腹便便,挺腰凸肚的标准的乡干部了。
胡乡长见到她一把握住她的手说,小陈的母亲以前就是他的老领导,这次把她分配到他的乡里,他一定会在工作上对她严格要求,生活上关心照顾,请部里放心。
陈若兰坐着胡书记的越野车一路坦途,只一个多小时便到了双河乡,上了菜庄大桥,进了双河乡境内,马上就到双河乡了,以前她往返于蓝湖,县城和双河乡之间,她从没有过这种感觉,这次她的身份不同,她已经参加工作了,现在,她是作为组织部的选调生下乡锻练的。
她心里一阵激动,双河乡对于她来讲,等于是她的第二个故乡,也是临水县境内,她最有感情的一个乡,她的童年几乎都在那里度过,她的少年时代也有一半的时间在这里度过的。她父亲是双河中学的校长,她的母亲,曾是双河乡妇联主任。
乡政府大院,她更是熟悉的不得了,门口的几排水杉,是她夏天纳凉最常去的地方。进了大门迎面的假山和花园,还有花园里的月季花,她都熟悉的如同自已的头发和手指。
一行人下了车,从传达室里忽然冲出来一个小伙子,用竹杆高挑着一挂鞭炮,“啪”的一声火机点着了,接着便“劈劈啪啪”的炸了起来,若兰一点准备没有,给吓一大跳。定睛一看,炸鞭的却是陶浩之,陶浩之一边高举着竹杆,一边向她挤眉弄眼的笑着,表示自已的欢迎。
放完鞭,她便被带上楼,安排在了党政办。认识新的同事,布置工作,熟悉环境,做完这些之后,也快下班了,这时陶浩之上楼来找她。告诉她书记要为她接风,就在燕子居,双河乡新盖的一家最上档次的饭店。
陈若兰没有想到还有这些仪式,但是入乡随俗,她也不能不去。酒桌上无非是些场面上的话,先是欢迎,后是鼓励。吃过饭后,陶浩之陪她回到她的办公室,他们有太多的信息要交流。果然,一坐下来,陶浩之就问他,高原现在在哪儿?
若兰说他到南方去了,听说他现在在一家外企。
两个人聊了好多,从上学时候的趣事,到现在一些同学的情况,临走之前,陶浩之说,“苏玉回来了,你知道吗?”
“什么?她怎么回来了?”若兰听了吃了一惊,她记得她在蓝湖打工。
“她病了。”他说。
“病了?”
“是的,所以就回来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