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眼见说法律不能奏效,开始耍无赖了。说道:“那么,就即便是我看到了票上的提示,但是我要上车,你们工作人员也应该拦住我,不让我上车才对是吧?也是你们的职责和义务,”
刘群转头问向王蒙蒙:“这位先生上车的时候,你有没有尽到提醒警示义务?”
王蒙蒙赶忙说道:“这位先生上车的时候,我就已经反复强调站台票不能上车,但是他在趁我说话的时候,一下就跑上了列车,如果我硬行拉拽的话,可能会导致他摔倒的危险,所以就任由他上车了。但是在这位先生上车以后,临开车时我又向车内进行了口头宣传,而且我们的列车广播也进行了广播宣传,提醒上车送人的旅客迅速下车。”
刘群看出了这名小伙子小伙子似乎想抵赖的表情,王蒙蒙指着指挂在左胸的视频记录仪,小伙子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但灵机一动,又整开了法律:“即使你们有视频,但是是你们单方面提供的,作为你们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证明力是要打折扣的,这个视频起不到完整证明作用的。并不能证明我如何上车和列车是不是提醒我下车!”
王蒙蒙看向周围围观的旅客,问道:“大家哪位可以陈述一下事实,帮助这位旅客回忆起刚才发生的一切?”
由于王蒙蒙的“欢迎致辞”得到了车内旅客的一致首肯,大家刚刚才给王蒙蒙热烈鼓掌过,现在见王蒙蒙需要帮助,当即就七嘴八舌地诉说起来,“刚才我在门口抽烟,这小伙子不听劝阻,非要上车送人,列车员没拉住,他一下子跑上来的。”“快开车的时候,列车员还上来大声喊了两遍,送人的赶紧下车,我坐在车厢这一边都听的清清楚楚的。”“广播也说了,让送人的赶快下车,大家都可以证明。”
这一切,刘群和王蒙蒙都不着痕迹地都摄录了下来。这个时候,就看出了平时功夫做得到位,关键时刻旅客才会配合工作,如果平时对旅客不闻不问,试想,现在肯定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王蒙蒙越发坚定了每次做好“迎宾致辞”的念头,对刘群强调的重点工作也愈发上心了。
刘群见小伙子不吭气了,又把他叫到车厢连接的无人处。他换了一种温柔的语气说道:“要我说呀,小伙子,你这次是因祸得福了。”
小伙子涨红着脸,没好气地说道:“被你们这么一说,我都快成了车厢里的全民公敌了,还得什么福?”
刘群接着说道:“你看你身边这位女朋友貌美如花、沉鱼落雁,看得出来,你在追求她,现在的事实如果换一个角度就是:你想方设法,把本不能完成的事情完成了,也就是登上了火车,在送她上了火车之后,还并没有下车(当然不知道你前面怎么和女朋友说的,我认为你们是情到深处,人我两忘,忘记了下车),而是护送她到了前方的车站,这就显得你比一般人要用心的多,你跟女朋友就可以说‘我为了送你,真的是舍不得下车’,这样你说会不会得到女朋友的欢心呢?那是不是因祸得福呢?你是学法律的,应该被训练的逻辑思维强于一般人,你能不能从困难中看到机遇?”
小伙子终于挤出了一丝笑容:“啊,对对,您说的还真是那么回事,祸之福所倚呀!”
看来这个大学生也不是很愚钝,知道就坡下驴的道理,看出来是刘群给他个台阶,他马上就下来了。“对,那我还得谢谢你们呢!”
一旁的王蒙蒙也赶紧配合:“不客气不客气,应该的,您有什么需求尽管说。这样,刚才我查了一下,到达前方站的时间是16:23,在我们列车到达以后的13分,有一趟返回的列车,你正好能赶上。”
小伙子一听也很高兴,说道:“好好好,嗯,那劳驾您们赶紧替我补办车票,我赶紧去向女朋友表表功,谢谢啊!”
王蒙蒙细心地发现,小伙子口中一直称呼刘车和自己的“你”变成了“您”。
列车上的旅客层次参差不齐,绝大多数旅客都非常通情达理,对列车工作人员开展的各项工作、执行的各项规章都非常理解并积极配合。但也有部分旅客,因为经历、学历、性格、志趣、爱好等的不同,无法认同现行的相关规定,但对规定的来源和适用的范围又不是很清楚,就这样自以为是地向列车工作人员提出质疑,此时如果能够合理地向旅客做好解释还则罢了,如果不能提出旅客认为有效的解释,那么旅客很有可能会一厢情愿地认为列车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无法解答他的疑惑,当然也就可以引申为没有积极地向旅客提供服务,旅客进而向更高层次的部门反映或自行发微博、发抖音向社会公众进行负面宣传。
“铜头、铁嘴、蛤蟆肚”,刘群是吃透了这7个字,这七字神功必须练到炉火纯青,否则如果没有“铜头”功会被旅客吓住、无法面对;没有“铁嘴”功,则分分秒秒都有可能或被旅客问倒、哑口无言;没有一个能装万事的“蛤蟆肚”,则可能一趟车下来,直接被气得七窍生烟、口吐鲜血。每每遇到了较为棘手的问题和比较奇葩的旅客,刘群都会运用七字箴言来积极面对、舌绽莲花、宽容以待。
这一天,正在巡视车厢的刘群在软卧车厢被一名戴着眼镜的大学生模样的旅客拦住了。现在是夏季,但这名旅客还戴着一双洁白的手套和一只硕大白色的口罩,几乎遮住了整张面孔。刘群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名旅客是不是身体不太好?难道是大病初愈?(注:为便于称呼,下面称之为“口罩女”)
刘群礼貌地询问:”这位旅客,请问您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口罩女”向刘群说道:“列车长同志,我有一些很重要的情况向你反映。”
刘群看着这名旅客的样子,其实很不舒服:你戴着口罩无可厚非,但出于礼貌来说,当你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是否应该摘下口罩、以示真容,以示尊敬呢?但是,现在是在列车上,自己作为列车长,必须为所有的旅客提供优质服务,这当中就包括倾听旅客的意见建议这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对旅客的穿着外貌有异议,但也不能因此而拂袖而去。
他们站在包厢门口,如果长期在此驻足的话,肯定会影响来回通过的其他旅客或工作人员,刘群建议道:“如果您有什么事情,您可以跟我到乘务室来反映吗?”
“口罩女”说道:“好的,列车长同志,因为我反映的问题可能一时半会也说不完。”
刘群心想:这还要打持久战是怎么的。
虽然不太情愿,但他也只能发挥七字箴言中的“铜头”功,硬起头皮,倾听她的陈述。
“口罩女”随同刘群来到了软卧车厢乘务室,但是刘群想了想,又放弃了请她进入乘务室的念头。
因为车上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叫做乘务室内禁止男女混坐,意思就是说不能一男一女坐在乘务室内。这是一条传自很多年前的规定,因为乘务室内空间极为狭小,又相对独立,有的可以并排坐两个人,有的只能一个人乘坐,两个人在乘务室内难免有些擦肩摩踵,生出不好的事端。如果让这名女旅客坐在乘务室座位上,刘群站在乘务室门口和她谈话又显得那名女旅客是上级一样,反之刘群坐在里面,而让“口罩女”站在门口就显得不太尊重这名旅客,所以刘群对“口罩女”说道:“咱们到车厢连接处这里宽敞,说话也方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