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2-18 22:09:14
第三次战斗
晁盖曾头市的第三次战斗,即所谓晁盖听信了曾头市法华寺两个和尚之言,夜袭曾头市失败后中了毒箭,几天后即撒手人寰的战斗。
关于这场战斗,几百年来的人们只是怀疑探讨那支毒箭是不是史文恭射的,但都毫不怀疑此战是晁盖中了曾头市的诈降之计。但是,事实真相往往和人们的常识相左,本人(骆烨)认为,曾头市根本就没有搞什么诈降之计,法华寺那两个和尚是真心来给晁盖带路的。
让我们来分析推理一下。
事实无非下面是两个之一:曾头市策划了诈降、曾头市没有策划诈降。
如果是曾头市策划了诈降,那么结果是什么?结果显然是,梁山军将被引导预先设伏的地点,然后被多路围杀,损失极为惨重;结果也可能是,曾头市兵分两路,一路伏杀来劫寨的梁山军,一路反劫寨,去烧毁梁山军的粮草给养,远道而来的梁山军没有给养,就只有撤退一条路。可见,无论哪一种结果,梁山军均完十个头领蛋了。但实际的情况却是,梁山军的粮草给养没有任何危险,进到曾头市里面劫营的梁山军的2500人,也回来了一半,没有回来的一半也大多是自己混乱导致的,特别是,除了晁盖中了一只不知出处的毒箭,其他十个头领还都回来了。所以,根据这个结果可以判断出,曾头市没有策划诈降。
日期:2012-02-19 12:58:23
当然,上述都是事后的分析,较为容易看出真相。事前、事中的晁盖是怎么判断出两个和尚不是诈降呢?
其实也不难。
首先,曾头市没有搞诈降的必要。
虽然曾头市输了两阵,即和梁山军的前两次战斗都输了,但输得都很轻,本身并没有多大损失。领教了梁山军的实战经验、能力远大于自己后,再鉴于梁山军远道而来,兵力也没有自己多,曾头市的策略变成了防守、不出战。于是,梁山、曾头市成了两军对峙的态势。这种态势明显不利于客场作战的梁山军,因为梁山军不但后勤给养有限,哪经不起5000人马的消耗?而且如果曾头市再请求官府帮助,就会被两路夹击,本来就少的兵力何以应付?届时梁山军恐怕会被全歼,连梁山都回不去了。在这种态势下,是梁山军着急,曾头市只要提高警惕,稳坐钓鱼台即可,何必动那么多闹酒,策划、实施什么诈降计?
有人会说,曾头市正是估计到了梁山军着急的心态,故投其所好,使用诈降之计,诱敌深入歼灭之,这岂不是高招、妙计?
但这只是第一感觉,仔细分析,是经不起推敲的。为啥经不起推敲?因为诈降之人是两个和尚。
如果是两个真和尚,那只有在非常情况下,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例如家园被敌方蹂躏,百姓被敌人奸淫掳掠的情况下,僧侣们才会出手帮助反击敌人,其它情况下,例如像现在的曾头市并无什么危险,梁山军也军纪严明,此时的僧侣们怎会会出手,管这些俗事?从另一方面看,曾家又怎说得出口求助僧侣?求助僧侣不明摆着说自己打不过梁山,需要人家僧侣出手诈降,才能打过梁山吗!曾家还没有到这种可怜的地步!即使存在个别身心不正,主动想帮助曾家的僧侣,曾家此时也不急着用的。
如果不是真和尚,那是两个俗人扮的吗?不可能,俗人扮作和尚,也只能骗过一般人,而众所周知,梁山好汉都是一些见多识广、三教九流、成分复杂的人,诈降人中只要有一个俗人,就没有胆量去诈降。
不是真和尚,也不是俗人扮的,那就只有是两个还俗的但曾经当过和尚的人。但这样的话,就已经大大超出了军事范畴了,让还俗的和尚冒充法华寺僧人,已经是一个政治问题了,需要请示曾长官了,而目前的形势下,史文恭及曾家五兄弟是完全没有必要惊动曾长官,走这一步棋的。
所以,尽管林冲谏言:“休得听信,其中莫非有诈。”晁盖依然认为两个和尚不是诈降。
日期:2012-02-20 19:02:11
其实,晁盖能当场判断出两个和尚不是诈降,除了依据上述的战场态势外,还有第一战斗暨看地形时所观察到的依据。
还记得吗?当时晁盖他们看的时间可不短,又是凭高远望,又是附近潜窥;又是看地形,又是看人;还特地注意到了村中的妇幼僧道。妇幼僧道都是什么样子?“田野小儿,生下地便如鬼子。僧道能轮棍棒,妇人惯使刀枪”。
从这里,可以看出曾头市的“铁壁铜墙”,但事情总是两个方面的,“阳”的一面亢奋了,“阴”的一面必然虚了,而社会是需要平衡的。这就是说,曾头市必然阴阳不平衡、不健康。特别是,作为僧道都能轮棍棒了,必然使得坚持劝人向善的宗教本义的正信的教徒、僧侣受到排挤、打击。在具有良好信誉的梁山军到来后,特别是梁山军取得两次战斗的胜利,迫使了武功高超、态度狂傲的曾头市军处于了守势,曾头市受排挤打击的人必然会有所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和尚来投诚,希望给梁山军带路,灭掉曾头市的霸王,不是很自然吗?
既然不存在曾头市诈降之计,梁山军又为何劫营失败了呢?
关键还是两个和尚“突然消失”!
两个和尚的“突然消失”,直接导致了梁山军慌乱起来,梁山军的慌乱又惊动了实际相距已很近的敌兵。前面说了,曾头市军虽然实战经验少,但是其战术那是毫不含糊,第一时间就组织起一拨并不多的人马,在梁山军仅撤了百十步时,就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先是“金鼓齐鸣,喊声震地,一望都是火把”,在声势上占了优势,然后是勇敢地“一彪军马,当头乱箭射将来”,使得已经慌乱、恐惧的梁山军彻底崩溃、各自胡乱逃命。在这个遭遇战中,曾头市实际最多也只有一个寨的一千多人马在作战,所以才让已经崩溃,且主帅晁盖已中箭失去指挥能力的2500人的梁山军,竟然还逃出了村子,同村外接应的林冲的2500人一起,这才抵敌住了曾头市的一千多人的追击。可以设想,如果晁盖没有中箭,那么撤回的人马应该远大于一半人马,这也证明了曾头市追兵并不多。
问题来了,两个和尚为何“突然消失”?既然不是诈降的,是带路的,为何玩消失?因为害怕?应该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