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村庄》
第35节

作者: 592851055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21-04-20 08:10:41
  游 戏 之 二  撞  线
  农业时代的农村,小孩子的游戏,当然以锻炼身体为主。不管什么游戏,要么练体力,要么练速度,要么练力量,要么练反应,等等不一而足。“撞线”,是我自己取的名字。本来的游戏,不记得有什么名字,为了好描述,只好自己取一个简单明了的。
  “撞线”游戏,需要有一片开阔地,需要人数比较多,最低也得8个左右。所有人根据体形和身高大小,两两成对猜拳,分成人数相等或者相差不多的两队。每一队的所有人手拉着手一字排开,手臂与肩同高,或略低一些,两队人马相对站立,距离大概三四十米。两队的队长再一次猜拳,决定哪一方首先进攻。
  进攻发起之前,两队的所有人开始喊口号:刮大风,下大雨,南边来了个白毛女。喊完这个口号,进攻一方的队员开始喊:你那边挑谁?防守方大声喊出进攻者的名字。大家喊得声嘶力竭,唯恐己方气势上弱于对方。因为距离足够远,不大声喊叫,不但显得自己这边没气势,最主要的可能对方根本听不清在说什么。
  防守一方的队员,在喊出进攻队员的名字之前,是经过集体讨论商议好的。被对方喊出来担当先锋角色的进攻队员,首先要瞄一眼防守方的队伍,心里边算一下对方队伍当中,所有人力量的强弱,哪两个拉在一起的手有可能被自己撞开。然后开始起跑,不断加速,当速度达到最大的时候,正好跑到对方队伍的跟前。进攻队员用自己的胸膛,全力向对方拉着的两只手中间撞过去。拉在一起的两只手撞开了,代表进攻队员赢了,可以选择被撞开的两边的人其中之一领走,意味着被自己俘虏了,俘虏就要加入到自己的队伍。如果进攻队员力量和速度不足,没有能把对方拉在一起的手撞开,则宣布进攻失败,失败者被对方俘虏,留在对方的队伍当中。

  如此一轮一轮进行下去,双方轮流进攻,不断的有人被对方俘虏,直到有一方的队伍里只剩下一个人,没有办法防守。于是大家重新猜拳分配队伍,继续进行下一轮的攻防大战。
  日期:2021-04-20 09:41:05
  双方喊的时候为什么要那样喊,没有人知道。电影《白毛女》没有上演的时候,大家是否玩这个游戏,玩这个游戏时喊什么,我也没有考证过。只不过,所有人拼命的喊,声嘶力竭也不罢休,继续玩的兴高采烈。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游戏不仅锻炼了每个人的速度,力量,爆发力,也充分地体现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双方的队长,需要仔细研究对方的和自己队伍当中,每个人的速度力量,决定队伍的排序。进攻队员是被对方挑选出来的,一般都是进攻一方队伍当中比较弱小者。比较弱小的人进攻,出战最先撞击哪两个人,能否撞的开,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谋划的。而且,撞开对方的手之后,把哪一个领回来,领回来以后安排他在自己队伍的哪一个位置,这些因素,都会关系到游戏的胜负。游戏当中,几乎体现了冷兵器时代战争过程的全部智慧:知己知彼,个人力量与速度,团队配合与阵型,等等等等,无不与战争有关。

  日期:2021-04-20 12:58:37
  春秋之前,中国发生过的诸侯之间的战争,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以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占领地方的领土为目的,而是以敌方的屈服和顺从,答应己方的条件而告结束。那时候的战争,打的是贵族之间的规矩,也可以说参与战争的各方都比较讲规矩。而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不仅仅涉及到交战的双方,有时候还会影响到参战的所有成员,甚至还会有不少其他的诸侯国,或者是所谓的“王师”前来观战。如果参战的哪一方,破坏了战争的规矩,是可能引起王师,或者其他诸侯国的军队群起而攻之的。所谓“宋襄之仁”,大概是发生在战争从“讲规矩”,开始变的不怎么讲理的过渡时期。

  战国之后,战争的形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过程和结果,也与之前大不相同。对阵的双方,从大家都讲规矩,开始走向不讲规矩只讲权谋。战争的目的,变成了俘获敌方的人口牲畜和财物,并占领敌方的土地。也就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把敌人的一切变成自己的。农业社会,财富的体现,最主要的就是土地和人口。把对方的人俘虏,变成自己的,“撞线”的游戏,是不是与这种形式和目的暗合呢?

  日期:2021-04-20 15:44:20
  游 戏 之三  打  尜
  尜,音ga,二声,会意字。从尜字的写法可以看出,尜就是两头尖,中间粗的一根木棍,拇指左右粗或更粗一点,一拃左右长。
  这种玩具,一般需要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做法是,取一根粗细合适,比较直的木棍,截下长短合适的一节,把两头削尖就可以了。两头尖,需要讲究尖的斜度合适,方便尜平放在地上的时候,两个尖正好悬空。斜度太小了不行,平放的时候悬空的部位太短,用别的木棍砸的时候不容易找准部位;斜度太大了也不好用,会使尜尖悬空的高度太低,砸下去的时候没有足够的空间,尜跳不高。一般削这个尜,需要比较大点的孩子,工具大多是镰刀。其实,削这个尜,最合适的工具是斧头,或者菜刀。那时候一般人家没有斧头,菜刀的话,家里的大人舍不得让孩子用。用镰刀削尜,手劲小了不行,又慢又容易伤到手。不过,大家都没什么好办法,最后削成的尜,大部分比较粗糙,能用就行。

  这种尜的玩法,从两人到十来个人都可以,只要有块空地即可。若果人少,也可以纯粹比谁打的远。更多时候,还是一人进攻多人防守模式,具体的方法是:将尜放在平地上,找一根比尜粗一点,差不多五六十公分长的木棍,右手握木棍后端,用木棍前端猛然敲击尜一端的尖。这样的敲击,尜就会因为受力不均跳离地面,跳起的高度,或四五十厘米,或更高;然后以右手的木棍横击尜的中间部位,尜就会从原地被打的飞出去很远。

  这种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一点,需要提前在地上画一个直径一米左右,或者更大一些的圆圈。所有参与的人用猜拳的方法,最后输的一个作为投手,也就是进攻方,其余人作为防守方。猜拳第一个赢的人,将尜放到圆圈边缘线上,一半在内一半在外,将尜打出圈外,尽量远离防守的圆圈。不管打出去多远,进攻方跑到到尜落下的位置,站在原地拣起尜向圆圈方向投。如果进攻者第一次就把尜投进了圆圈,算是进攻成功,防守失败。进攻方进攻成功,就变成防守方,由前一轮打尜的人变成进攻方进攻。如果进攻方第一次没有能将尜投进圆圈,则按照原来猜拳的顺序,由下一个防守者,从尜掉落的部位开始向远离圆圈的方向打尜,直到尜被进攻方方投进了圆圈,然后换人。

  日期:2021-04-20 19:46:42
  打尜,不但可以锻炼人的力量,爆发力,击打的准确性,还可以锻炼团队之间的配合。击打准确的,可以把尜击打的远离圆圈几十米,投手很难把尜投回来。如果防守的几个人都是这样的高手,配合又比较默契,作为进攻方就比较辛苦,跑过来跑过去,总也不能把尜投进圆圈。这样作为进攻方的投手,就会很辛苦,此轮游戏玩的过程也会比较长。 
  跟前边说过的的“撞线”不同,打尜是一个人对抗一个团队,在团队里实行的是末位淘汰:谁打出去的尜被投手投进了圆圈,谁就输了,不影响整个团队的输赢。打尜的技术体现在,用木棍敲击躺在地上的尜,部位要准确,力量要合适。跳起来的尜,不但高度恰到好处,距自己的身体距离也恰到好处,并且在空中是竖直立着的,才能让自己便于击打,让尜飞出去足够远。 而作为进攻一方的投手,需要在投的远的基础上,还必须投的准确。尜是硬木做成,落到硬地上有弹性,会在速度的作用下离开落点。

  好的投手,可以根据地形、土质的特点,将三点有机结合起来,既投得远,又投的准,还要投的角度合适,让尜跳起来以后不至于飞离落点很远。这样的要求是很高的,实践当中少有人能从三四十米之外,一次让自己投出去的尜落回圈内。速度太快了,落地后跳离原地比较远;速度不足,尜飞不了那么远,到不了圆圈的位置。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