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1年3月起,华国西部领导小组就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不停的部署西部支援,可人才难留啊,流动频繁,离去的离去,来的来,停留时间基本上不超过一两年,所以效果不十分明显。
这次中央改变了思路,重拳培养当地人才,所以第一次对口进修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中央给临江市领导下达的任务是:一定要为边疆培养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医药卫生队伍。
临江市,是北方最大的沿海城市,医疗水平在国内是一流的。石红云这次进修的是当地最大的医院,临大附属医院。
2005年初的时候,火车还是原色的老火车,只有第一节列车涂了红色,货车还是老绿皮子。坐了将近六十个小时后,石红云他们到达了临江市。和边疆省比,这里鸟语花香暖和多了,可当临江的海风刮起来,就和边疆的风差不多了。
到达临江市的第二天,临江市政府就组织了欢迎宴会,酒店是临江酒店,五星级的,一位市里的副领导出席了宴会。他从国家西部支援的政策说到此次交流学习的友谊,吧唧吧唧讲了半个多小时。
边疆这边来了好几个县的主管领导,带队的是一个省里的副领导。副领导上台,换汤不换药的又是半个多小时吧唧。
好不容易挨到宴会开始,石红云饿的早已前心贴了后心,被眼前的一桌子菜肴惊呆了,大虾、海螺,还有比石红云胳膊还粗的大龙虾、大闸蟹,有些海产品他见都没有见过。北方的桌子一桌十个人,这边的人也好客但不催酒,好些少数民族的人不吃虾和大闸蟹。得了,都给石红云一个人抄上了。
吃饱喝足以后,按科分配,都进了对口的科室,开始了为期半年的进修。石红云是以外科的名义来的,具体不定哪个科室。医院领导询问他的时候,石红云以为创伤骨科完了就能跨越系统肿瘤小方块,所以就先报了创伤骨科。
石红云寻思,只要创伤骨科升级了,那离系统肿瘤小方块就是一线之隔了。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类别,但离得很近,系统中间就划了一条线隔着,可以跳跃过去刷开。系统给他的规定是不能隔页,没说不能隔线。
临江大地方,医院也是一流的大医院,病号就是多,手术也特别多。刚进科室,主任富国安也不了解石红云,就安排了几个取钢板的小手术,目的是让石红云上台子先了解了解。心里还想着先给石红云过过磅,要是连钢板都取不下来,那就别想大手术了。
临大附属医院院长多次在会议上强调,带徒弟一定要上心,这是政治任务,不能马虎应付。主任配给石红云的助手是个高年资主治,麻绍元,他考上副高都好几年了,可医院人才济济的没地方安插,就只能当主治先用了。
照顾大西部来的进修团,每次会议院长都要强调,科室主任也在小会上发言重审,科室医生对石红云他们也挺好奇。虽然从大西部来,石红云他们受到的待遇是一天比一天高,一是临江人豪爽大气,二是与石红云他们不存在利益关系。所以,每个科室的医生都是紧密配合。
今天的手术是取一个肩胛骨钢板。
“麻老师,我先去洗手、消毒去了。”
“好的,咱们一起。”
手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创底彻底止血,以预防感染。麻绍元是带着秤砣来给石红云当助手的,先观察石红云的基本操作是不是规范,要是石红云做不来,麻绍元就得上了。
麻绍元心里想着要先称量一下石红云,眼睛一刻也没离开过他,见他洗手、消毒、铺巾都非常规范且标准,没有发现异常。刚要准备开始手术,他的手机响了。
本来外科医生做手术是不让带手机的,可人家是资深的老大夫了,医院也不好管。但是手术台上接电话也不现实啊,所以只得转过身麻烦巡回护士了。
巡回护士拿着手机放到他耳朵边伺候着,麻绍元挥了挥手意思是让石红云等一等再做。结果被石红云误解了,以为是让他先做。
肩胛骨钢板对于石红云来说,已经基础的不能再基础了,但对一个没做过几台手术的新人来说,就不那么简单了。光肺叶动脉就很多,都在上面。有时候动作不当一个力量过大,钢板取不下来很可能掰断肩胛骨。
麻绍元打完电话一回头,“哎哟,可不得了了!这个石红云好麻利啊,钢板已经取出来了,攥在了他的手里正往盘里放哪。”
来电是一个病人的骚扰电话,有个病人术后疼的厉害,嚎叫着要主治大夫过来解释。麻绍元在电话里婆婆妈妈的解释了十几分钟。
“麻老师,您要是忙,您就先下吧,后面的简单多了,我一个人就行。”
麻绍元是带着任务来的,当然不能先下了,前面的没看到,后面的可一定要看仔细弄清楚了。
“没事,都解决了。”清理淤血、骨痂、肌肉的缝合、皮肤恢复,石红云熟练的不能再熟练了。麻绍元就奇了怪了:“看这架势,这小子手术没少做。”半小时不到,连麻丨醉丨带手术,就结束了。
继续安排手术,接着上啊。麻绍元临时改变了安排,放弃了休息的时间。第一台没注意到,第二台他就分外上心了。
一个大腿内侧钢板。一套又下来了,麻绍元诧异的问道:“石医生哪年考的主治,你们医院骨科一定病人不少吧。”
“我是去年本科刚毕业,西省医学院的,还在临床阶段。”石红云腼腆的笑了笑。
“我去,敢情你就在医院专门取钢板啊,糊弄谁呢?就算是专职取钢板的大夫也不能这么熟练吧,再说了,有专门负责取钢板的这一号医生吗?”麻绍元怪异的看了看石红云。
主任富国安的办公室里,“怎么样,石医生的操作过关么?规不规范?”富国安问道。
“别说了,见鬼了。洗手、消毒、铺巾什么的都没任何问题不说,就说取钢板吧,这小子和我比,我是直接被碾压,转着圈丢人啊。实话说,我肯定没他做的好,没他做的快。你说是不是见鬼了。”麻绍元回答道。
“不会吧。”富国安差点把刚喝到嘴里的一口水吐出来。麻绍元的水准他是知道的,临大博士,骨科年轻一代的翘楚。
“您别激动,还有呢。”
“说吧,我就当听你说演义呢,开吧。”富国安指了指麻绍元,笑道。
“你肯定又不信了,这小子是去年才毕业的本科生,西省211的!”麻绍元嘿嘿的笑着说。
“嗨!是吗!这下有意思了。明天不是有个外伤手术吗,让这小子上!你帮忙站站台子再称量一下。”毕竟取钢板简单一些,富国安虽有兴趣了,但还是有点不相信。
第二天,手术难度明显增加了。在县医院的时候对于外伤骨折,几乎难得遇到一台,有时候好几天才一台,还不保证是有难度系数的。
这边就不一样了,昨晚急诊都没做完呢,新的就又催促了。股骨骨折、尺桡骨、胫腓骨多的不要不要的。对于石红云来说这些都已经再熟练不过了,在县医院的时候,创伤骨科就已经刷到了65%以上,还不是手到擒来。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