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旅馆----我在川师新校区旁开旅馆的那点事儿》
第3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参观何军他们的院子,使我对他们的眼光和勤俭,都印象深刻。
  院子的确很大,进门的空坝大约就有100平米,空坝左侧,紧挨着围墙,是一排平房,一共有三间,可以做成3个标准间。
  空坝对面,是一个“凹”字型的两层小楼,楼上8间,楼下8间,整个院子,一共已经改造出了20个房间。
  院子里的墙壁和门窗,全是他们自己粉刷的。我参观的时候,何军的朋友,三号院的另一个合伙人张超,正在2楼最后那个房间里挥汗如雨地刷天花板,而何军的妻子卿云,则正在给一楼房间的窗户刷油漆。
  他们将所有的墙壁涂成蓝色,将窗户刷成白色,十分美观。
  整个院落的装修已经基本接近尾声,甚至连厨房和卫生间都已经全部搞好,显然用不着到八月底,他们就能开门迎客。

  那天晚上,就在他们的厨房里,他们炖了一锅鸡,然后约我一起吃。张超比较高,戴着眼镜,有些文弱的样子,不爱说话,笑起来甚至有点腼腆,直到两瓶啤酒下肚,才也话多起来。但他不会说四川话。
  “你不是四川人?”我好奇地问。
  “不是”,张超说,“我是江西人。”
  “那怎么跑四川来了?在这边读的大学?”
  “不是,我山东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因为何军约我一起干,我就过来了。”
  “那何军也是山大计算机系的?”
  “他不是,他陕西读的大学。”

  “那你们八竿子打不着边,怎么认识了?”
  哈哈,他们都笑了起来,说,是打网络游戏认识的。
  原来,在读大学的时候,何军与张超经常一起玩“魔兽世界”,渐渐就成了好朋友。何军是成都郊县蒲江人,大学毕业后在成都一家计算机公司打工,干了一年辞职单干,在成都电脑城开了一家计算机维修铺子,并把当时待业在家的张超也喊了过来,一起修计算机。
  半年前,何军偶然路过这里,知道了川师正在旁边修新校区,立即意识到了商机,于是他们俩合伙租下了这个性价比最高的院子。
  “我们租的时候,当地农民根本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要租他们整个院子。我给他们报价一年两万,把他们吓了一跳,以为听错了,这么旧的院子,竟然有人愿意一年出两万租金。”何军哈哈大笑着,“其实那时要是有胆子有资金,该把这八个院子一下子全租了,现在光是转租,就能挣多少钱啊!”
  我摇摇头说:“这样其实也不行,风险全集中在你们两个人手上了,这一片,最后能形成商圈是肯定的,但过程中肯定会有各种势力渗透进来,包括想分一杯羹的,想榨一些油的,迟早都会出现,我们承租的人多,虽然难免有竞争,但总体上利益是一致的,大家可以抱成团一起抵抗更大的力量,如果仅仅是你们俩,说不定会出什么事啊。”

  张超听了,敬了我一杯酒:“雷哥,你是个明白人,以后多互相帮扶一把。”
  我一饮而尽,突然感到一种久违了的豪情。和他们三人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看着头上夏夜的繁星,竟然生出一种拓荒者的悲壮感,仿佛真的是在干一番事业。
  张超自己动手装修他们的旅馆。注:非其本人画像,为网上找到的气质神情相似图
  日期:2012-02-15 17:44:39
  5

  我知道,在叙述完整个故事之前,事先将写作意图暴露出来,是有损于这个故事的吸引力的。然而,我还是想说,我之所以想写下曾亲身经历的小旅馆的故事,是因为它是在一片周围数公里完全蛮荒的农田上自发形成了一个商业区,如同在孤岛上突然空降了一个小社会,于是小社会里的人与人之间,立即发生了争夺与欺压。
  我曾经思考:是不是利益导致了这种争夺?如果结论是‘是’,那么我未必会动笔写这个故事,因为这个结论在以往的故事中,太寻常了。
  但我最后思考的结论是:这些争夺与欺压,并非仅仅因为利益,而是如同一群彼此陌生的猴子,被空降到一个岛屿,作为动物,它们必然就要争夺出一个各自在群体里的位置,这是动物本性,也是人类所谓社会性的本质原因。因此我想写下小旅馆的故事。有趣的是,它是真实发生过的。
  此外,更有趣的是,这八个被非常辛苦地改造为商业街的农家院子,形成一个麻雀肚子般微小的小社会,却又如同大千世界般复杂,如同宫廷斗争般诡异,但仅仅接近一年之后,这个自发的商区被更大的利益体拆除,夷为了平地,所有曾经在那里上演过的争夺、汗水、血水、泪水,在一堆废墟面前,呈现出了巨大的荒谬感,如同《百年孤独》里那个最后消失的村庄。

  而这一切并不是虚构,竟然全部真实。”
  现在,你已经提前知道这个故事的结局了,那就是,小旅馆已经不在了,所有在那里发生过的一切,也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如果你仅仅想知道结局,那你没必要继续看这个故事,因为结局正如所有人的人生终点,是一片虚无。但是,过程才是重要的,过程里的那些爱与恨,甚至哪怕是性的冲动与惩罚,一起构成了丰富人生要素,人的存在因此才有了意义。

  我们这个时代,之所以让人失望,难道仅仅因为拜金?难道仅仅因为犬儒?不,也许更是因为“只要结果,不择手段”被合理化了。爆发户们叫嚣着:“我只要结果!”那么理直气壮,却忘记了“不以成败论英雄”。所谓是非成败转头空,真正的英雄,哪里是区区成败所能界定。承认过程比结果重要,是一个时代依然健康的标志。可惜如今,除了在性爱进行里,其他时候,谁还在乎过程?

  为什么性爱成为了这个时代唯一的例外?无论是肥胖的阿黄,还是瘦高的小马,又或者我,并且我相信包括正在阅读的你们,沉迷于性的过程之中,而非最终繁殖的结果。我是男人,我永远无法真切明白女人在性过程中的感受,所以我承认我永远猜不透女人的心。正如在阿黄占有历鹃的那也夜晚,我们几个曾一起在成都的苏格酒吧喝酒,摇曳的灯光下,历鹃比白天更美,女人是夜行动物,她们的夜晚比白天好。

  我和历鹃居然是老乡,我们碰杯,一点点红酒,她对我似乎很信赖,她目光清澈,学习努力,并且不算虚荣,使我相信阿黄绝对上不了她,然而仅仅几小时过后,阿黄就把她上了。
  那是一段美女如云的日子,商业街刚形成的那些天,仿佛整个师范大学的美女都集中而来,并且如同我们预料,发生了许多弥漫着性欲的碎片。然而现在我先不讲那些,我要先讲述我们那自以为的创业,讲述2008年盛夏的那个夜晚,我在何军他们的三号院里的那些自信满满的规划,讲述夏天的风是如何婵娟,讲述我以及张超,如何一边与何军喝酒,一边用眼角的余光勾勒他妻子薄薄夏衣下的曲线。别误会,我们都不算坏男人,也都不是最后伤害到何军的人,我们只是,与99%的正常男人一样,忍不住要意淫美艳逼人的女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