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游侠客》
第31节

作者: 良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裴行俭,犯起了难。
  这件事牵扯到十二卫四府,说实话,他并不想为了苏大为,却和对方纠缠。
  “二哥,你帮我,我一定会帮你找回玉枕。”
  狄仁杰见裴行俭还犹豫,一咬牙,做出了承诺。
  裴行俭看了他一眼,沉吟片刻后,道:“李大勇我不熟,但他父亲,和家父熟悉。”
  “他父亲就是丹阳郡公,李客师。”
  “是他?”
  裴行俭道:“我明日派人去找丹阳郡公说明情况,相信若李郡公出面,应该能讨要回刀弩。”
  狄仁杰这回,感觉着有些头疼了。
  他刚才和裴行俭保证,说实话是一种威胁。
  你让我破案,结果我找人帮忙,为了破案却丢了祖传之物,你要不帮我,不够意思。
  可现在,把李客师扯进来……

  狄仁杰觉得,如果裴行俭这么做了,那人情可就大了去。
  他必须破了玉枕案,否则的话,他也没办法向裴行俭交代。
  这一时间,狄仁杰压力骤增。他沉吟片刻,抬起头,轻声道:“那就拜托二哥了。”
  李客师,李药师之弟,幽州都督,丹阳郡公,是太宗皇帝一朝的重臣。
  李药师就是大唐军神李靖,李客师的地位自然可见一斑。高宗李治登基以后,李客师就致仕了。按道理说,他虽然已年过七旬,却身体康健,耳聪目明。能持弓纵马狩猎之能,有力搏狮虎之力,堪称是当代廉颇。谁都没想到,他竟然会辞官。
  辞官之后的李客师,就居住在长安城外,昆明池南。
  按照他的说法,之所以辞官,是因为兄长李靖过世,让他十分悲伤,不忍再居长安。
  李治曾劝过他,长孙无忌、褚遂良也劝说过他,李客师却态度坚决。
  “我怎么记得,李郡公膝下只有四子,并无李大勇其人?”
  “李大勇是李郡公幼子,据说自幼能通鬼神,身体羸弱,差点夭折。后来李卫公出了个主意,把他送去了峨嵋山。一直到二十多才回长安,然后就成了千牛备身。
  我听人说,李大勇性情古怪,不太喜欢和人接触。
  就算他四个兄弟,也和他不算亲近,所以在京中知道他来历的人,可说是屈指可数。”
  裴行俭在这种事情上忽悠狄仁杰。
  狄仁杰在拜托了裴行俭后,就回到了苏大为身边,“阿弥放心,县尊会为你讨回刀弩,你不必担心。天已经不早了,你先回去吧。告诉洪亮,我今晚留宿县衙。”

  “那我先走了!”
  “等等。”
  裴行俭突然又喊住了苏大为,取出一枚腰牌给他。
  “刚才你要是随杨义之走也就罢了,现在你一个人出去,戴上腰牌,免得被金吾卫误会。”
  “多谢县尊。”

  苏大为躬身接过腰牌,退出公廨大门。
  裴行俭给他的腰牌,有些古怪,呈淡金色,入手有一种微微的暖意。
  苏大为把腰牌挂在了腰间,大步流星离开了金吾卫。
  此时,天已经彻底黑了。各坊的坊门已经关闭,长安大街上,变得格外冷清。
  一个人行走在如此冷清的大街上,难免会心生恐惧。
  好在,今晚长安巡逻的金吾卫较之往日多了不少,一路走过来,他遇到了六队金吾卫。每一次遇到金吾卫,都要查验一次腰牌。苏大为觉得,那些金吾卫看他的目光,总透着一丝丝的怪异。只是他不清楚原因,只能对着金吾卫,赔笑不停。

  回到崇德坊,已是夜半。
  苏大为持腰牌叫开了坊门,总算是顺利进入其中。
  与长安大街上的冷清相比较,里坊内的街道,显得热闹许多。
  一些临街的酒楼还在营业,虽不是大张旗鼓,但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丝竹之声。
  醉生梦死?
  或许也算不上。
  只是这长安人的心真大,日间归义坊发生那么大的事情,还有人半夜出来寻欢作乐?
  亦或者……
  苏大为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能。
  他旋即抛开这些杂念,快步赶回济度巷。
  柳娘子没有休息,洪亮也没有睡,而是陪着柳娘子在小院里说话。
  黑三郎的吠叫声打断了两人的交谈,柳娘子抬头看去,就见苏大为迈步走了进来。
  “阿弥,你可回来了!”
  柳娘子看到苏大为,顿时松了口气。
  洪亮则迎上前道:“阿弥,我家郎君怎么不见?”
  “大兄去县衙了,他让我告诉你,今晚他会留宿县衙,让你不必担心。”

  “那就好!”
  洪亮也松了口气。
  他看着苏大为,嘴巴张了张,但最终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大娘子,阿弥既然回来了,那我就先去睡了。”
  “好好好,快去休息吧。”
  柳娘子目送洪亮回屋,才拉着苏大为,上下打量一番后,道:“吃过晚饭没有?”
  “还没呢,从晌午到现在,一点都没吃,快要饿死了。”
  “娘给你留了炊饼,你先吃些垫垫肚子,明天娘再给你做好吃的。”
  “好!”
  柳娘子进厨舍忙碌,而苏大为则关上了院门。
  他拍了拍黑三郎的脑袋,然后洗手,回屋,换了一身衣服,才回到了正堂。
  桌子上摆放着一笸箩炊饼,一盘熏肉,还有一碗热腾腾的面汤,两碟腌制的小菜。

  “娘,吃不了这么多。”
  “能吃多少吃多少。”
  柳娘子在一旁坐下,看着苏大为。
  苏大为也不客气,坐下来就是狼吞虎咽。
  “娘,你看着我作甚?”
  “阿弥,娘听人说……今天归义坊那边撞邪了?你这么晚回来,是不是因为这个?”
  “什么撞邪,不过是有人装神弄鬼罢了。”
  “不是撞邪吗?”

  “当然不是,我当时就在现场。”
  柳娘子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道:“我就说嘛,这光天化日之下,邪崇怎敢出没?”
  它们,真敢出没!
  “娘,你听到了什么?”
  “我听坊正说,是有人装神弄鬼的闹事。
  可是有那么一些长舌妇,非说是撞邪……我跟你说啊,对面道德巷的崔寡妇,整日里胡说八道。
  对了,说起崔寡妇,娘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那长舌妇虽说是个碎嘴子,但有的话也没有说错。
  阿弥啊,你已经十八了,是时候给你寻个亲事。你有没有可心的人?若是合适,娘帮你找媒人去说。”
  这话锋转的太快,差点就闪了苏大为的老腰。
  他正喝着面汤,顿时呛得喷出来。

  “娘,你都说了,我才十八,还没有成人呢。”
  唐代,二十成人。
  当然了,大多数时候,男人十四五六就可以视为成人。这种事情,关键还是要看家世。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似苏大为这种十八岁就开始做不良人,算不得奇怪。
  但是就唐律法而言,此时的苏大为,正是少年。

  “怎么没成人,你当差都快一年了!再过两月,你可就十九了,是时候娶个老婆了。”
  “娘,我现在还没有想这些。”
  “我知道你没有想,但是娘要为你想啊。
  你那死鬼老爹如今也不知道葬在何处,他若是在家的话,娘才不会操心这些事情。可你老爹不在了,娘就得要为你打算。早早成家,有了孩子,娘也能放心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