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药师》
第15节

作者: 北国布衣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胖三把小跳刀举在半空,僵在那里不动了,“你…你有种,等着,我去叫人。”

  那厮狡猾,色厉内荏地嚷叫一句,收起跳刀撒腿就跑。
  “这些黄牛活该,欺行霸市,是得有人教训教训他们了。”
  “就是,还是这小伙子神勇,给大伙出了口气。”
  “……”
  围观群众议论纷纷。

  “快走吧,小伙子,他们是这里的地头蛇,人多势众,晚了你就走不掉了。”一位好心大爷,走近来悄声提醒。
  萧建军可不傻不呆,他是不会临阵脱逃,但绝不傻愣充好汉,本来他也是出于自卫,当然不希望事态扩大。
  他朝几位好心人点了点,扫了眼两个躺在地上哀嚎的黄牛土痞一眼,撒腿就往外面跑去。
  他三脚两步地往街上人群中一窜,刹那间就没了人影。
  傍晚前,萧建军才若无其事的返回到郊县乡下,在屋里等待已久的姨妈,着急的神色终于缓了下来。

  “小军呐,咋去了这么久?”薛婉君忍不住埋怨一句。
  “噢,这长途车中途抛锚修车来着,所以误了些时辰。”萧建军轻描淡写地给姨妈解释道。
  其实是那些黄牛地痞们追到了长途汽车站,萧建军不敢在站内上车,只好走到站外几公里等待,是中途上的车。
  卧铺票三百零点钱,剩下的姨妈薛婉君坚持让萧建军带在身上,并又加给了一千块。
  萧建军说什么也不收那一千块钱。
  “孩子,拿着吧!出门在外,多带些钱在身上,万一有个意外或生病,有钱就叫得应。”
  薛婉君劝说道。
  他慈祥地为侄儿整了整衣服,微笑的宽慰道:“将来等你挣到大钱了,再来孝敬姨妈也不迟。”

  望着满头白发,衰老虚弱的姨妈,萧建军心头汹涌澎湃,潸然泪下。
  这一千五百块钱,可能是大姨妈家里,几乎大半的积蓄。
  老人家很固执,她那一片心意,萧建军只好含泪收下。
  萧建军清楚,姨妈身体一直不好,家境不宽松,近年家里依靠着大女婿沈长江,才陆续还清了债务。
  就因为如此,后来的沈长江,在家里是越来越飞扬跋扈。
  随着他个人收入的提高,养小三,私生子,赌钱打老婆等恶习顿显,把大表姊整得差点疯了上吊,大姨妈也被气得病情加重。

  唉,都说男人有钱会变坏,没想到会变得如此的可憎,面目全非。
  在今生里,萧建军觉得自己有能力来挽救大表姊这一家,不让悲剧重现。
  萧建军清楚地记得,大姨妈家原先的债务,是十五年前的那场超生小表妹的那场风波引起的。
  薛婉君跟陈土根的头二胎,生的都是姑娘,这让夫妇俩在村里抬不起头,直不起腰来。

  江浙一带,尤其是乡下农村,千百年来‘重男轻女’的风俗,相当盛行。
  家里男丁多,不光是劳动力强,说话嗓门都高,不用考虑遭人欺负。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要被别人戳穿脊梁。
  乡下农村,传种接代的后,主要指的是儿子。
  更为恼火的是,陈土根这一脉是三代单传。
  这没有儿子,传承血脉到他这里,就意味着要戛然而止?!
  陈土根的父母和他本人,当然心有不甘。
  一时间里,家里怨言四起。
  原本,薛婉君以一个大家闺秀的知识青年,下嫁给一个农民穷小子,在村里,那是有相当的社会和家庭地位。

  可现在,二胎生的都是姑娘,肚子不争气,当初的优势就荡然无存。
  从此,薛婉君出门都得低着头,还要遭受村里人的白眼和身后的指戳。
  母以子为贵,这个传统在乡下那是根深蒂固,千古不变。
  十五年前,薛婉君又一次意外怀孕,陈土根是喜出望外,说什么也要让她给生下来。
  薛婉君呢,也准备拚上一把。
  她虽知这主意愚昧,还冒风险,但面对风俗她也无奈。
  那时,薛婉君已近四旬,在产妇中属于高龄,还恰好赶在国家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为了逃避计划生育,薛婉君她躲进了山里。
  营养不良,山上条件简陋,又加上高龄,薛婉君结果难产,差点死去。
  后虽经医院抢救,命是捡了回来,但从此,薛婉君落下了严重的妇科疾病和其他并发症。
  更为可叹的是,千难万险生下来的,竟还是一个没把的丫头。
  这苦难还只是开头。
  接下来是涉嫌破坏计划生育政策,差点被公社给抓起来。

  好在薛婉君当时身体不好,加上找人说情,最后以巨额罚款了事。
  罚款加上治院抢救和事后的医药费,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举债累累。
  家庭经济的窘迫,精神和肉体的沉重打击,让薛婉君一直郁郁寡欢。
  前世的萧建军,一直曾暗暗决心,替母亲一样的姨妈争口气,承担起当儿子的角色。

  可现实是残酷的,萧建军自己都混混沌沌的,根据谈不上为姨妈做些什么。
  就是现在重生转世后,毕业分配也没给姨妈的颜面,争得一丝荣光,反而让她老人家继续担心。
  怀揣着她老人家省吃俭用的钱,先奔向工作岗位再说,这次,应该有所作为,否则,枉为重生。
  萧建军着实难过了好几天,希望能早日挣到钱,好让善良的姨妈过上好日子。
  一九九五年,八月下旬。
  酷暑季节,列日炎炎。
  这是一年四季中最闷热的日子。
  杭城火车南站。
  这天下午五时左右。

  列车“唬哧…”一声,使劲颠簸了一下。
  开往京都方向的K次特快列车缓缓启动,站台上的廊柱一根根从眼前掠过,缓缓向后移动…
  刚进入车厢找到卧铺位子的萧建军,一把将肩上的行李甩上行李架上。
  然后,他一个箭步冲到车窗前,用双手使劲抬起车窗,将头伸出窗外,扭向前来送行的二位亲人,大声喊叫:
  “姨妈,二表姐,您们回去吧,请多保重!“
  薛婉君含着泪伸长脖颈,拖着病体在二女儿的搀扶下,一直跟随缓缓加速的火车小跑。
  “一路上小心些,小军!”

  她挥动着右手大声喊叫着,直望到火车转弯后渐渐看不见了,才抹去脸上的泪水往回走。
  萧建军从车窗外,望不见姨妈她们的人影,才不舍的关上车窗。
  他几乎是咬着牙,倒退着脚步、回到自己的铺位上,忍不住伤感垂泪。
  没想到,重生之后的择业,竟招来各方面亲人的一致反对声,内心十分地苦涩。

  可想而知,传统观念是多么的根深蒂固。
  不过,世上的事情要用逆向思维才能成功,当大家发现这事都能干的时候,恰恰应该放弃的时候。
  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此刻,他竟默默诵起了荆轲的《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萧建军此时的心中,颇有一种勇士上战场、英勇赴死之悲感。
  虽知做药前途是光明的,但所走的道路同样曲折。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