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锥破甲箭头,破甲好,很便宜。60克重,90厘米长。创口小,杀伤小,穿透力好。
三棱穿甲箭头,比较贵。重85克,长80厘米。阻力均衡,飞行稳定,有倒钩血槽。
直弓不可长时间拉满瞄准,否则对弓胎伤害很大。
听张清平和曽木匠这么说,李响很是无奈。但既然直弓有这么一个硬伤,那便只能从战法上弥补了。毕竟是要求能够大规模生产的便宜弓,有几处缺点也情有可原。
李响和匠户营合作开发的直弓对材料要求不高,只需要韧性突出和蓄力良好的两种木材和老竹片,没有过多细致的要求。
李响要的就是能够大规模量产的弓,精准度和寿命都在其次,能杀人就行。寨兵中的老资格总说直弓比不过牛角弓和竹胎复合弓,李响暗暗腹诽,难道老子的士兵会一直拿着刀枪弓弩和敌人互怼?开玩笑!
直弓长久保存时,需将弓弦撤下,消除应力。然后放在凉爽干燥处,定期刷油、上弦和开弓。当然这只是预估情况,具体有什么出入,还得看长期的使用经验。
张清平祖上长期做弓,提醒李响说直弓的能量效率比不上牛角弓。也就是说,同样是40公斤的拉力,牛角弓射出的箭矢,威力要高出直弓不少。
能量效率的问题李响有所预料,不过只要拉力上去就行,毕竟只是暂时的远攻武器。效率低就加大拉力,拉不动就加强训练,射不准就拼人多!
如果条件允许,李响恨不能立即拉起一支火器大军。
话说回来,弓箭的主要功能便是火力压制,李响打算在战法上狠下功夫,更多地依靠集体的力量而不是每个士兵的射箭技艺。换句话说,就是拿钱把人砸死。
总而言之,直弓借鉴了很多竹木复合弓的设计,比如竹木贴合弓胎、烘烤调制等。又结合了英长弓和中国古单体弓的精髓,适合大规模制造,成本低廉。
缺点是能量效率低下,不能长时间瞄准,目前的寿命也很有限。
李响让何篾匠把3毫米厚的熟铁板放到远处山脚,然后向刘素素做出一个“女士优先”的手势。
刘素素白了他一眼,然后大大方方上前,拿过一把40公斤的直弓开始测弓,测试用的直弓当然是十里挑一。
首先是60克重90厘米长的长锥破甲箭,主要用于中远距离破甲,刘素素发现,在90米的距离上箭头刚好透过铁板。
接着是60克重90厘米长的菱形倒钩箭,主要用于中近距离杀伤,在70米的距离上箭头可以贯穿铁板。
最后是85克重80厘米长的三棱重箭,在50米的距离上完全穿透铁板。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被重箭贯穿要害之后,士兵几无生理。
李响对测试结果基本满意,当场预定了30公斤和40公斤的直弓各50把,外加1500箭矢,用粮食、鱼干和其它物资结算。
明月寨内部目前还是以物易物,珍贵的铜钱只有公中才有,主要用来从外部采购盐布等物资。
“对了,用上好的单体杉木制成的弓,拉力多大?50公斤?”李响突然想起,上好的弓材不需要把表皮和里面的蓄力层分开,直接就可以做成直弓,十分类似英国长弓。
这种单体木制成的直弓寿命长,使用和保存更加简单。制作时只需要简单的烤制调教,然后加上竹片就可以。当然,这样的材料很难得,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
“是有50公斤,小夫子请稍等。”张清平让十来岁的机灵儿子进屋去拿,不久后抱出一把长达1.7米的大弓。
弓体成淡黄色,单体杉木和老竹片紧紧贴合,绑缚得很漂亮。弓身很重,将近十斤。
“上好弓材比较难得,现在只制成一把,剩下的材料可以再做10把。”张清平一把拉开弓,动作竟然带有一种美感。
刘素素本不经意,正逗张展郡玩。但听到声音马上转头,看着张清平拉弓的动作,素素目光一凝。
张清平看到刘素素眼中的狐疑后,竟然有些失态,眼神闪烁不定。实诚的曽木匠没发现猫腻,正为没有完成李响的嘱托感到惭愧。
“三年以上的老竹不难找,就是好用的木材太难找,所以上百斤的直弓只能找到一把材料就做一把。老头子无能,至今没有找到把筋丝角片和竹木弓胎结合起来的好法子,实在是愧对小夫子。”
李响并没有责怪曽木匠的意思,毕竟是对自己最忠心的匠师之一。“把剩下的好材料通通制成弓,交给寨主,记到青年营的账上。”
李响听说寨兵不久后有行动,于是决定阔气一把,不要让老丈人小瞧了。
李响决定尝试一下,用利益刺激工匠,让他们主动解决问题,“既然筋丝角片和竹木弓胎的贴合这么难解决,那便通知整个匠户营,只要谁能把普通直弓的拉力提高到50公斤以上,我就把自己在弓弩坊的股份转给他。”
李响放出一个重磅丨炸丨弹,留下粘在原地的几个工匠,和刘素素施然离去。
通往青年营的路上,刘素素一脸神秘地凑过来,全然忘了不久前才被李响轻薄。“那个张清平很不凡,应该是个神箭手。”
刘素素很兴奋,好像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呵呵,做弓箭的是射箭高手,貌似并不怎么奇怪吧?”
“不是这样,他肯定用弓箭杀过不少人。这是一种直觉,反正这个张清平身上有故事,武艺出众也说不定。”刘素素表现出小女生的天性,八卦之火熊熊燃烧。
“每个人都有故事,既然人家不想说,就不要强求。只要他不做对明月寨不利的事情,便由着他。”
大周朝自太祖柴荣立国至今,已享国近两百年。
周太祖立国之初励精图治,为了防止唐末惨绝人寰的乱世再度出现,提出与士大夫共天下,崇文抑武。
辽国契丹历经百年厮杀终于崛起,一代天骄的周太祖当然看到了北方的威胁,誓要夺回河套和幽州这两个传统的汉家养马地,最终却抱憾离世。
太祖留下祖训,夺回河套和幽州者可封王。但周朝自太祖离世之后和辽国大战二十多年,互有胜负,最终双方缔结盟约。幽云十六州依然是辽国重要粮仓,河套也被西夏国牢牢控制。
经过百年的休养生息,大周百姓将近一亿,朝廷岁入6000万贯。但这是地主士绅口中的盛世,和底层的小老百姓没什么关系。赋税徭役越来越多,家里土地越来越少,这都和大周商业的大发展格格不入。
如果不是有日益发达的手工业、海贸和厢兵制度支撑,大周早已遍地流民。即便如此,大周也渐渐有农民造反的事情发生,并且规模越来越大。
三十年前朝廷曾经变法,试图抑制土地兼并,减轻农民负担。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普遍出现了士绅和官吏勾结,将更多赋税转移到自耕农身上的事情。
官府推广低息贷款,最后居然变成了强制的高利贷,各地私营钱铺大发一笔。清查田亩无从谈起,与之相反,士绅却发现了小老百姓隐藏的一些田亩,开始了新一轮的兼并高丨潮丨。
民怨沸腾之下,改革很快作罢,负责此事的相公被流放荒岛,郁郁而终。大周从此在土地兼并的老路上越走越远,突破农业社会天花板的希望已经渺茫。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