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忽林县实施了绿色食品发展战略,战略分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规划种植,第二层面是加工包装,第三个层面是营销上市。从火焰来到稀忽林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把一个在纸面上躺了三年的战略真正实施起来了,今年春天,数十个绿色农作物开始大面积种植;绿色食品加工基地也开工建设了;绿色食品营销已提上了议事日程,正在策划酝酿阶段,很快就会出台一个闯市场的办法。其实这个战略是关久长搞得,当年,关久长从省委下派过来,坐得市副县长的位置,分管商贸,于是他请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个小团队下乡调研,帮稀忽林搞了这个总投资六个亿的绿色食品发展战略,报告拿出来后,吓住了上届领导班子,吓住了稀忽林干部,以至于无人问津,在纸上昏睡了三年。的确,稀忽林是个穷县,外债暂时不提,单是县财政年收入就少得可怜,才两亿多一点,人吃马喂还不够,所以上上下下都觉得凑出六个亿来。想到过招商,但是你不搭起平台来拿什么招?一个平台六个亿呀,根本搭不起来。但是,火焰来了,和关久长搭上了班子。“火关”搭配,类似于“没谱(梅普:俄总统总理简称)”组合,动力无限,折腾不断,愣是从银行里“套”出两个亿,又从身前身后、犄角旮旯抠出一个亿,拉开了产业建设的序幕。然而,这三个亿只是一半,另三个亿从哪儿来?身前身后、犄角旮旯再也没有了,县里的钱口袋空了。“火关”搭配可不管有钱没钱,他们的打法非常明确,原则是没钱也要干,办法是能讨就讨,能贷就贷,能借就借,能赊就赊,能要就要,务必做到,将能靠上的政策全部靠上,能拉到的关系全部拉上,把能贷到的全部贷到,能榨干的全部榨干,能挖空的全部挖空,能够到的全部够到手,就算正了八经的办法都用尽了,还可以拆东墙补西墙,还可以砸锅卖铁。偌大的一个县,干不起一个六亿项目,四个班子三十个县领导还有脸做官吗?做这种大得能把人吓傻的事儿,这种怎么想怎么不可能做成的事儿,就得用这种把人吓傻不偿命的非正规手段和别人打死不敢用的非常规办法,不把事情做绝了,不把稀忽林县逼到悬崖边儿上,稀忽林的三十几名县领导和三千名干部就不知道咬牙死扛。两个人坚信,办法一定比困难多。
稀忽林县的资本市场潜力不是没有,而是不活跃,存贷比严重不协调,2006年末,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二十二点五亿元,存款余额五十五点六七亿元,存贷比为百分之四十点四,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十七点六个百分点和十五点九个百分点。这是个重大的问题。也就是说,稀忽林人奋力拼争、口挪肚攒的血汗钱,让人拿走了百分之六十,支持发达地区搞建设、搞发展、搞民生去了。就这样来发展稀忽林,稀忽林还有希望吗?所以说,稀忽林和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刚才说到了那个欠债、赖账的祖宗美国,就善于负债搞建设,它的负债占GDP的百分之九十七,也就是说它是四点六六万亿的GDP,负债就接近四点二九万亿,花全世界的钱来建设美国。每个美国人负债四点六万美元,约三十万人民币,美国欠每个中国人八百八十五美元。
稀忽林要干事儿就要学习美国人这种运用资本的胆略和能力,既要勇于负债,精于理债,还要善于用债,敢于以债抵债。必须想清楚一点,当今时代,当今社会,政府主要任务就是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实质是什么?通俗一点儿讲,就是引导本地商人赚钱,赚外地的钱,赚全国的各地的钱,赚外国的钱。但是,令人痛心的是,往往是手还没伸进人家口袋里,却叫人家把自己的口袋掏空了,还不知怎么掏空的。国家矿山是成了私家领地了,国营企业也姓了“私”了,好像是搞活了,可是看看老百姓的饭碗,还是空的,翻翻自己口袋,竟然找不出几个大籽儿来救济百姓。于是后悔了,悔得肠子都青了,看着矿老板转的盆满钵盈,开着“大奔”、“悍马”,跑北京跑上海买楼盘,搞乱你的楼市,这时候,面对你棚户区的老百姓,居然买不起一砖一瓦修补他们的漏屋,你又悔青了肠子。最后这些人中有有很大一部分携巨款移居外国,成了“外国人”,使你的大量资金外流了,你却无可奈何。
火焰就这么想,党组织让他当县委书记来了,希望我做什么?不唱高调,就是替老百姓赚钱来了,所以,他要算计从稀忽林流进流出的每一分钱,能“劫”下来的,必须“劫”下来,决不犹豫,决不客气,决不手软。也绝对不再做那种吃亏的事儿,悔青肠子的事儿更不干,坚决留下一根好肠子给自己,好消化富村的小白菜,石村大豆腐,暖村的苞米粥,冷村的大米饭。
搞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就是火焰做一个搂钱的大耙子,通过卖稀忽林的物产,把来往的票子像搂树叶子一样搂到县财政来。
火焰看着被围困的关久长,笑着说:“这也是锻炼,能经得住要账的围堵,又能抓得住时机突围的干部才是好干部。”
果然,关久长捂着肚子,吵吵这要上厕所,那些人怕他溜,不让,关久长急了,说,我的车不是还在那儿停着吗,怕什么。于是那些人允许他方便,关久长便趁机钻进材料堆的空隙里,悄然溜走,毫不心疼地“扔”了他的车。
1号车上的人都乐了。
1号车又启动了,驶出郊区,上了山路,车后扬起一路砂石、灰尘。
日期:2012-02-08 08:13:53
第二章:县委书记请客,为什么这么抠抠唆唆
1
山路如黄色丝带,蜿蜒在森林中,一号车像一匹骏马,奔腾着。
1号车驶进山峦中间的一块谷地,这块谷地就是远近闻名的冷谷,稀忽林河就在这里汇入乌苏里江,这里有一个村子,叫冷村。
冷村后山坡有一块草地上,一群羊正在吃草,放羊老人李春林跟在羊群后面,身后有两只老羊跟着。
1号车驶过来,停下,尘土立刻裹住越野车。火焰、关红锦、于小全从车上下来,走向李春林。
关红锦望着羊群说:“老李啊,买你两只羊。”
李春林没见过火焰,但似曾见过。他对关红锦说:“关主任啊,你也不是第一次来买羊,抓吧,看好哪个抓哪个。我还是那个要求,别抓怀崽母羊和那只头羊。”
关红锦转身对火焰说:“火焰书记,你歇着,我们去抓。我看过抓羊。”他一边说一边比划,“左手拿绳,右手抓羊。抓住羊的一条后腿,这么一掰,‘啪唧’就撂倒一个,然后用膝盖摁住,三下两下捆上四条腿。”
这时候,羊群骚动起来,也许是关红锦那似乎是很专业的抓羊动作让它们感到不妙。忽而,头羊跑了起来,羊群都跟着跑走。
火焰望着渐渐走远的羊群,朝关红锦一摆手,“你再啰嗦,羊就跑远了。”
关红锦拉了一把于小全,向羊群扑去,“火焰书记,你看我们的。”
火焰和关红锦的对话让李春林恍然大悟,这个似曾见过的人原来就是火焰书记,他浑浊的眼睛渐渐闪亮了,“你就是县委的火焰书记呀?还真是,电视上见过,来咱县一年多,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火焰自嘲地一笑,“都是小事儿,不值一提。我也确实愿意干小事儿,不然我怎么会亲自来你这儿抓羊呢?”
关红锦和于小全冲进羊群,羊群受惊,四散奔逃。
李春林看着笨手笨脚的两个人,看着被两人弄得乱糟糟的场面,便想亲自去抓,被火焰一把拉住,说,让他们练练腿吧,整天坐车,你看看,腿脚笨得都能把自己跘个跟头。火焰拉着李春林走到一棵树下,盘腿坐下来。两只老羊也跟过来,趴在李春林身边。李春林掏出“大前门”烟说,火焰书记,烟不好,就不让你了。火焰也掏“大前门”,递过去一支,说,一样儿,抽我的吧。李春林看着火焰手中的“大前门”,心里一热,痛快地接过来,叼上,麻利地掏出打火机先给火焰点上,又给自己点上。两个人边抽烟边唠嗑。
李春林这群羊远近闻名,羊不但肥,更主要的是吃起肉来膻味小,喝起汤来味道鲜,邻居看他的羊养得好,卖得价高,也跟着养,而且也在这块草地上放,但是不知咋回事儿,吃起来就是不如李春林的羊味道好。找原因,掰着手指头一项项对比、一步步算计、一点点儿琢磨,恍然大悟,羊崽子不是李春林家的。于是,邻居要买李春林的羊崽子,李春林给了他一对儿。邻居高兴,跟着李春林放羊,也就是说邻居放羊采取了“插队落户”的办法,同李春林家的羊吃一块坡上的草,同喝一条河的水,同在一块天底下睡觉,邻居想,这回绝对不会再有啥差距了。可是,结果就是这么气人,就是这么不可思议的,救治这么无可奈何,冬天到了,把羊卖到县城的火锅子上,上了餐桌,老食客只尝了一口,直摇头,说你这饭店糊弄人,点的是冷村羊肉,咋上来孬羊肉了?无论你咋解释都没用,人家一口咬定,不是冷村的,你这火锅子糊弄人。
都是羊肉,怎么就差了,差在哪了呢?火焰就这么问李春林。李春林说,我也纳闷儿,真是怪了,我养的羊别人就说好吃,把我家的羊羔儿抱给别人养,一样的羊对吧,养出来别人就说不好吃。火焰明白了,差距出在饲养方法上,李春林肯定有绝活儿,自己没总结,也就没在意。火焰就说,老哥,我安排有关部门帮你总结总结,看能不能总结出一整套饲养办法,再琢磨搞个牌子,算你的专利,这样就可以在全县推广了,你来作技术指导,还可以收费。李春林听了很高兴,也很感激,他说等下月山野菜一下来,给火焰书记带一筐尝尝鲜。于是,两个人握了手,做了君子约定,五月见。
火焰看着身边的两只羊,忽然问李春林,“这两只羊怎么不合群呢?”
李春林摸着一只羊身上粗糙、散乱的毛,“老了,跟不上羊群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