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回到馆驿,立刻派门客出去到大街上嚷:“到中原泡美妞去喽,到中原泡美妞去喽!”
楚怀王的媳妇南后以及姨太太郑袖听说了这件事,大恐,赶紧送来黄金一千斤,郑袖拿出五百斤,央求张仪别给捣乱。张仪一下子就有了钱!
最后,张仪还是通过一番恐吓,让楚怀王屈服了。楚怀王惹不起张仪所代表着的秦国,只好放张仪回国了事。
日期:2007-1-20 11:12:10
108、屈原
楚国的牢骚大王“屈原”先生,是反对张仪的。这家伙三十岁出头,从齐国出差回来,求见楚怀王说:“大王,真没想到您把张仪放了。大王从前受欺于张仪,叫唤着非烹了他不可。如今却不敢杀他,放纵他回去,还听他歪理邪说,连横秦国。这且且不可啊!”
屈原真是多事,讨厌的嘴巴。人家心里本来很多犹豫斗争,终于定下来了结秦,刚平静下来,被屈原一说,又心乱起来。跟秦国斗,哪那么容易啊?刚刚死了十万人,还不够吗?楚怀王直拍桌子,打发掉了多嘴多舌的屈原,让屈原回家写诗了事。
屈原回到家里,正好赶上丹水、蓝田两次大战的十万勇士遗骸运送回国了。郢都内外,人们忙着辨认亲友尸体和举行安葬仪式。郢都到处都是乌鸦粪。屈原赶紧采访伤兵,收集口述资料,加进想象,开始写他的《国殇》撰写。屈原写好《国殇》,谱了曲子,教郢都各机关团体学校医院,排练演唱,准备歌咏比赛时用。歌词是这样的:
国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我们武器精良,跟秦人打起来了)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旌旗蔽日,敌阵若云,箭矢交射,勇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秦人凌厉的攻势打破我阵,践踏我军行伍,主帅战车的左马毙命,右马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絷鸣鼓。(四马乱了套,俩车轮儿也不好使唤了。主帅拿起鼓槌,往死里擂鼓——鼓槌是美玉的槌把,还挺奢侈,不会是主帅屈丐吧)
天时坠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这时,上天怒怨,鬼哭狼嚎,到处都是死尸和扭动挣扎着的胳膊腿儿)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我屈原从郢城眺望出去,将士们再也没有回来,平原渺忽,道路远长)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我屈原也想发发知识分子的疯,带上长剑、挟起秦弓,去与秦人恶战——可是我又不会使这个(唉!那你说它干吗?)。我也想把我的人头和body分离,可我又,唉!又不敢呀。我只好不甘心啊)
成既勇兮又以武,终钢强兮不可凌。(┅┅唉!唉!)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我也没办法啦,只好恭维你们这些亡灵两句,让你们超度升天,死亦为鬼雄去吧!)
后来,屈原受到小人中伤,被革职了。多愁善感的大诗人屈原又怨又悲,不断写出哀伤的诗句,把楚怀王比作美人和香草,说楚怀王是个没脑子的大美人,为什么不爱我这个才子啊!在一篇之中再三致意。
这种讴歌加讽刺的作法,遭到了楚国当权者的反感,他们实在受不了了,干脆把屈原撤职流放了事,让他跑到大江南岸的湖南森林,爱怎么离骚怎么离骚去吧!
湖南是落后的地方,到处都是森林。屈原来到湖南森林游浪,心境烦躁,情绪悒郁。他沿着洞庭湖南边的湘江负手行吟,手里攥着他最喜欢的香草。香草是可以放在床席底下驱赶湖南的虱子的,但无法驱逐心中百忧俱生的苦闷。屈原背诵着自己写的伟大《离骚》,抒愤自慰。这诗四百来句,很长,足以消磨他寂寞的每一天。据说《离骚》的爱与憎都喷发到了极点,由于愤懑,中间不乏语无伦次、性向颠倒的地方。
屈原追随半仙,吟着诗,走得这么高、这么远,终于走到了无人理睬的地方,象一个野生思想家飘荡在四季的风雨中。他的心情象一堆蔫巴的香草,被风一浪一浪地吹打。他悲哀啊,从垂柳中他再也看不到美人的腰肢,蜜蜂的花蜜也再不光临他的诗行。河边上一个俗气的渔夫也在嘲笑这愤怒的诗人了。
这个好心的渔夫劝屈原想开点:“仓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仓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清也好,浊也好,人生都要顺着它来,你管它水清、水浊,你都可以混着活下去嘛。水浊也可以废物利用去洗脚嘛。干吗不能跟它们同流合污啊!”
屈原不肯,他说:“我的浩浩之白,怎能蒙上世俗尘埃,洁净的我不能容忍别人的污浊,举世混浊只有我屈原是清的,众人皆醉只有我屈原是醒的。”终于,屈原抱着一块洁白的石头,沉入汨罗江,给我们留下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这在他看来,一定是匪夷所思的事——他的死,换来了我们吃粽子。
日期:2007-1-22 09:23:58
109、扁鹊
扁鹊是个了不起的医生,给人看病不分科,妇人、小孩、老人、残疾人,以及死人,他都能治。有一个虢国太子死了,又被他治活了——不知是怎么治的。
扁鹊不是发明了望闻问切(“望闻问切”在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中已经有了),而是超越了望闻问切:而是超越了望闻问切:他从小受到异人点拨,吃了一种特殊的汤药,于是就跟现代的气功大师一样,都开了天目眼。能够透过人的皮肤,直视五脏六腑。这是他看病的绝招。
扁鹊有一次到蔡国去玩,他拿天目眼一扫描,就看出蔡桓公有病了。蔡桓公觉得自己身上哪也不疼,没事儿就说:“医生们啊我知道,就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治好了就沽名钓誉,还邀功骗取医疗费!。”(这倒也对)
过了十天,扁鹊再见到蔡桓公的时候,对他发出严重警告:“病灶已经转移了,从皮肤表面,进入肌肉组织啦,再不治就要进血液循环系统啦。”
蔡桓公一听,更不高兴了。
又过了十天,扁鹊远远望见蔡桓公,大惊失色,发出病危通知:“如果病在表层关节,拔拔火罐就能治好;如果病到了经脉,扎扎针灸也能治好;如果到了五脏六腑,吃药也可以。可现在您老人家现在病入骨髓,那只有阎王爷才能管了。”说完,收拾了铺盖卷就逃跑了。
对扁鹊大摇其头的蔡桓公,当晚突然身子骨发疼,全身淋巴节爆炸,赶紧催扁鹊来,人已经跑了。蔡桓公遂体疼而亡。
从此,扁鹊名声鹊起。
扁鹊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发作之前,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我中兄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人们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名气只及于本乡。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人们都看到我在经脉上扎针、在皮肤上敷药,以为我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记者说:“你说得好极了。治理国家岂不也是如此。”(真正的治国高手,是治于无形,所谓无为而治。)
扁鹊行医到了秦国,听说秦武王闹病了,就前往诊治。一看,秦武王脑袋上附有病气,仔细再一扫描,虎视眈眈的病原体就在眼睛和耳朵之间。扁鹊于是从镶着宝玉的小竹筒里倒出石针,望秦武王脑袋上瞄准。秦武王旁边的人赶紧进言:“大王,不可啊!眼睛耳朵,是人的聪明所在,这么一扎,病没扎光,人却扎傻了!”
秦武王想了想,也害怕了:“扁大夫,您看看,不往脑袋上扎针,吃点药行吗?”
扁鹊大怒,把小竹筒一扔,尖叫道:“你这个病人是怎么当的!旁边的病人家属懂不懂医学啊!懂不懂就参与意见?!专家定的方案,说变就变了阿?让外行的人领导内行,你秦武王是这么治理国家的吗!我看你好不了!快亡国了!”
扁鹊骂秦武王不会治理国家,不听专家的(这是史书的原话)。秦武王挨了骂,并不怪罪,反倒赶紧赔礼道歉,吃了药,厚送扁鹊而去。这搁在宋明清,非把骂街的扒皮灭九族不可。但先秦时代的国君,还没有后代的皇帝那么富于淫威,没有后代皇帝那么凶巴巴的——因为王权专制还没有走向极端,仍是“国君一族与分封制下多家族联合掌权”的余绪,没有达到君王一人专制,一人说了算的地步,所以君王也还没那么专制霸道,那么老虎屁股摸不得。所以当时的士人也因此多了一些独立人格尊严,有了许多慨而慷的故事,包括这扁鹊这次敢于大骂秦武王暗于治国。这事换到后代,没听说哪个御医骂过皇上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