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年代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7节

作者: 尤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纵观整个八十年代,虽然个体户和万元户已普遍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在八十年前期,社会上的很多人,其实是不怎么看得起个体户的。
  从85年以后,也就是到了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个体经济发展迅猛,人们的观念才逐渐有了改变。

  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家开始给附着在户口本上的各种限制松绑。
  1985年元旦,国家的一号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决定改革农产品统派统购制度,从1985年起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
  也就意味着长期被包括粮票在内的各种票证捆绑的城镇居民,在就业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粮食及副食品的逐步放开,制约人员流动的关键因素也就会慢慢消失,所以个体经济才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活跃起来......
  1985年,是整个八十年代很重要的年份。当然,随着各种政策的宽松,个体经济的蓬勃发展,物价从85年底、86年初开始,也随之出现了改开之后的第一次上扬。
  听完萧白的话,薛刚放下酒杯叹了一口气:“我和你满姨其实也想过做点小生意,可一来呢,不知道干点啥能赚钱,二来呢,我们也拿不出多少本钱......”
  薛刚并没有因为萧白的年纪小就轻视人家,二姐的这个儿子,从小就有主见,又是从大城市出来的,读书还读得好,薛刚和梁玉琪一直都把他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对待。

  小姨没有拦着薛刚,任由他把话说完,她其实也想听听外甥崽有什么高见。
  萧白微微一笑,心说,这点事可难不倒自个儿。别说做点小生意,就是帮小姨快速致富,也不过就是一两年的事情。
  做生意嘛,需要考虑的无非就是“投入产出”的问题,中间的差价就是利润。
  小到一个个体商贩,大到一家大型商贸集团,都不例外。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究竟选什么项目,如何具体经营......等等,不仅考验人的智慧,更考验人的眼光。
  但这些对于某大佬来说,简直不要太简单!
  “满姨,满姨夫,我觉得眼下可以考虑搞个书报亭。对于有些人来说,饭可以少吃一顿,书却不能不看。我今天去电影院那边转了转,几家小书摊租书的生意很红火,想必书刊杂志也不愁卖。”
  萧白没办法讲得太透,他有印象,八十年代是书刊杂志的黄金岁月。只要你真的入了行,赚起钱来和印钞票差不多。
  当然,一个小小的书报亭是无法担此重任的。这个项目只是为了让小姨他们练练手,如果经营的不是太差,萧白未来还会鼓动他们走出小县城,去面对更广阔的舞台。
  还是那句话,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人少钱少,不足以支撑萧白的计划。他在选定书刊这个项目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以后一系列的操作。只不过有些事儿没必要太早和小姨他们说就是了。
  薛刚想了一会儿,又和小姨交换了一下意见,然后说道:“卖书刊杂志,倒是一条不错的路子。这玩意虽然转不上什么大钱,挣份高工资还是有希望的。”
  小姨刚才没怎么言语,这会才嘟囔道:“你说的多稀奇,谁不知道卖书刊杂志能挣钱......问题是,做生意的本钱从哪儿来?搞这么个玩意,本钱可需要不少呢。”
  薛刚并不示弱,说道:“家里没钱我就出去借!照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的,那就啥也别做了。”

  萧白在一旁看得哈哈一乐,别看小姨夫薛刚平时不当家,真遇到了大事,还得靠他拿主意。
  “满姨、满姨夫,搞个书报亭也不需要太多的钱。这样,我手里还有600块钱,你们先拿去用吧。”
  说到这儿,萧白还得感谢他的原身。
  那家伙的性格虽然不好,整天冷着个脸,但对自身的要求却很严。他一方面在学习上从不要人操心,另一方面也很会规划自己的生活。
  父母每个月给的钱可不少,他几乎月月都有剩余。再加上从上初中以后的压岁钱都由他自己保管,这么些年居然有将近700元的存款。
  现在这年月700元是啥概念?

  700元是薛刚同志一年的工资收入,差不多可以买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或者买三辆凤凰牌自行车......
  只不过,前世的萧白是见过大场面的大佬,他自然不会像守财奴一样,死死抱着这点钱不放。
  小姨和小姨夫诧异的对视了一眼,小姨摇摇头道:“我不能拿你的钱,说出去让人笑话。”
  薛刚也随之说道:“白伢子,你么替我们着急。实在不行,我还可以从团里的互助金借出来一些钱。”

  互助金这玩意,在六、七十年代的单位里很流行,说白了那时大家伙都不宽裕,谁要是碰到点难处,也能救救急。但随着改开以后,单位上的互助金也开始慢慢消亡。
  萧白清楚,薛刚之所以要这样说,也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
  “要不这样,这600元也不算我借给你们的,算我合伙做生意总成了吧?我还等着小姨帮我赚零花钱呢......”
  萧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小姨和薛刚才不再多言。
  接下来几天,薛刚两口子就开始找有关部门申请书报亭。之所以不找门面开书店,一方面是因为书店的手续办起来麻烦,再就是租门面的费用也要高出不少。

  萧白不需要操心这些具体的事儿,他依然老老实实的上课下课、写作业看书。
  最近一周,姜伟明显和萧白走进了一些。以前的高二三班的“绝代双骄”,现在变成了高二三班“三人组”。
  田春秀倒是让刘小玲过来传过两次话,一次说想去看电影,一次说想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爬宝塔山......不过吗,都让萧白委婉的拒绝了。
  有些事,像田春秀这样的小姑娘可能考虑不到,但像萧白怎么可能不清楚?越是小地方,是非才多呢。屁大一点的县城,不少人都沾亲带故,保不准就有人看见,然后又会传到田春秀老娘的耳朵里。
  八十年代可不像后世,人们的观念相对比较保守。有些话好说不好听,他自然犯不着让小姨他们跟着添堵。
  不过在学校里,他偶尔也会利用课间的时间,和田春秀站在操场上聊几句。

  反正每次刘小玲都在场,甘愿充当背景墙。
  今天做完课间操之后,刘小玲又跑了过来:“萧同学,秀秀在那边等你呢......”
  萧白看了她一眼,心里忍不住发笑:这个妹子当狗腿子也是当到了一定的境界,不知道小田到底给了她什么好处?
  “哎,小玲妹子,你说你总是帮小田传话。知道的夸你对朋友够意思,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追我呢!”
  最近这几次,不知为何,萧白逮着机会总喜欢逗逗刘小玲。或许只是单纯的想看到对方难为情的样子。
  好在大家都是同班同学,萧白开玩笑很有分寸,还不至于吓坏了人家小姑娘。
  “你这人就喜欢讲乱话......不理你了,你赶紧过去吧,免得秀秀等得着急。”
  刘小玲又被萧白弄了一个大红脸,连忙扭头跑到了田春秀的身边。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