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年代的最后一个大佬》
第11节

作者: 尤楠
收藏本书TXT下载
  此时,两人并肩离开了球场。
  对于许可证这么快就有了转机,萧白心知肚明,恐怕姜科长已经摸清了自己和梁玉琪的关系。同时也说明,老实孩子姜伟,在他老子心里的份量颇重啊。
  所以呢,别看小伟的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科长,但经验和智慧都足够。人家不仅猜到了自己的小心思,而且还很痛快的解决了问题。
  这个人情,自己是必须记住的。
  只不过,姜科长为何要求小姨这边剔除租书的项目呢?
  萧白略一思索,就猜到了答案。电影院那边已经有三家书摊,他们当然不希望再出现第四个竞争者。因此,姜科长之前卡着许可证不批一事,就值得玩味了。
  尽管萧白不知道那三家书摊背后的老板是一个人,但他不难猜出,之前许可证办不下来,肯定和那三家书摊有关。
  “小姨,租书这个项目去掉也罢,不如咱们先把许可证拿下来再说?”
  在心里权衡了一番,萧白决定接受这个结果。

  很明显,能影响姜科长的,不管是谁,人家的能量都不小。如果小姨这边现在非要硬顶着不同意,岂不是让人家姜科长很难做?
  萧白可没有天真的认为,仅凭自己和姜伟的同学关系,人家姜科长就会下死力气帮忙。
  当然,之前萧白打算搞定姜科长的时候,并非没有后手。只不过那样一来,就需要动用便宜老娘的人脉关系,仅仅为了一张许可证的事情,似乎又有些不值得。
  现在这个结果,其实也挺不错。
  “满姨,我觉得可以。租书项目本来就是附带的,有它没它都过年。”
  萧白和梁玉琪已经走出了校门,萧白把自己的想法也都说了出来。
  “嗯,你满姨夫也是这样讲的。那好,我先回去了。你平时不要光想着锻炼身体,伙食也要注意。这一周你们学校放大礼拜吧?记得回去吃饭......”

  梁玉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准备明天就去文化局办手续。
  来之前薛刚就和她说过,这件事出现转机很有可能和萧白有关。上午剧团的罗团长去文化局开会,姜科长顺便让他给梁玉琪带个口信,还特意点了一句,说梁玉琪的外甥和自己的儿子姜伟是要好的同学。
  薛刚两口子这才发觉,以往那个成天冷着一张脸的外甥崽,似乎在不知不觉间有了很大的变化,让人有些琢磨不透......
  清明过后,当地的气温有了进一步的回升。
  梁玉琪的小书报亭,终于正式开业了。
  这些天以来,可把梁玉琪忙得够呛。她先是在社里办了停薪留职的手续,然后才能去办许可证和工商登记。
  紧接着又要联系书刊杂志的货源,嗯,还得筹集一些钱......一通忙活下来,也不过才筹集到了500百元。加上萧白的600百元,就是书刊亭起始的全部资金。
  开业当天的中午,萧白才抽出时间第一次来书报亭,其他诸如开业前的准备工作,他一概没有参与。

  用这家伙的话来说,自己还是个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学习了。
  好在薛刚两口子在县城里也有一些亲朋好友,事情总体还算顺利。只不过,书报亭经营的图书杂志的种类看起来有点少。
  萧白到了地方,和小姨打了声招呼,就东看看西瞧瞧。
  书报亭虽然不大,但这个年代畅销的一些杂志基本都有。像什么《读者文摘》《大众电影》《武林》《健与美》《飞碟探索》《演讲与口才》《故事会》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小说类的杂志,比如像《十月》《中篇小说选刊》等。这一类的刊物,虽然比不上那些畅销杂志,但总体来说也应该不愁卖。
  其他一些非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也有,内容五花八门,封面上的标题颇有一些后世“震惊体”的风格。这些东西在这个年代被称之为“地摊文学”,尽管其内容被很多人所诟病,但销量却很好。
  “阿白,咱们手上的资金还是少了点。我进货都不敢多进,特别是图书,大都只进了一套两套的样子,纯粹是充门脸用的。
  上午到现在只卖出去了10来本杂志,算下来还不够我忙活半天的辛苦费。反正我都记账了,喏,账本就在那边,你看看恼不恼火?”
  梁玉琪见到自己的外甥,虽然一开口就抱怨,但萧白从她的眼神里却看到了希望的小火苗。
  八十年代是各种思想碰撞很激烈的年代,不少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求新求变,尤其是像梁玉琪这样生活困顿的人。
  “满姨,仅仅才开业半天,能有这样的销售业绩就很不错了好吧?别着急,慢慢来,咱们总会摸清楚这一行的门门道道的。”
  萧白一边说着,一边瞅了一眼账本。他主要想看看销售出去的杂志种类,便于自己回头做市场分析。

  “卖得最好的是大众电影,其次是读者文摘......从大类上划分,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卖出去了7本,而所谓的地摊文学,卖出去了8本。
  满姨,下次再适当的多进些非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有很多人爱看这玩意。”
  八十年代,在火车站、汽车站、旅店附近充斥着大量销售这种“地摊文学”的网点。甚至还有人把这些杂志拿到开行的列车上一路进行叫卖,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
  而且,相较于邮局发行渠道的杂志,这种自主发行的杂志(被人戏称为地摊文学)的折扣率更高。像邮局渠道发行的那些畅销杂志,折扣率最多给到85折。
  而自主发行的杂志,折扣率普遍能给到75折。如果量大,去书刊二级批发市场拿货,基本能给到7折、68折、甚至是55折。
  当然,在新屯县这个小县城,是没有大型书刊批发市场的。
  图书也一样,正规出版社、新华书店发行渠道的图书,折扣率就低。而一些自行购买书号自主发行的图书,折扣率就高。
  另外,这年月的武侠小说,统统都是盗版书。目前,国内还没有“版权法”。萧白记得,国内第一部版权法,要到1991年年中的时候才会颁布实施。
  之前当萧白看到《读者文摘》的时候,还想到了一件事。
  这本一以贯之给国人灌心灵鸡汤的杂志,日后会改名。原因就是,国内的《读者文摘》和美国的《读者文摘》发生了版权纠纷。这场纠纷旷日持久,直到1993年国内的《读者文摘》更名为《读者》才结束。

  最后,萧白看了一眼进货记录。
  邮局发行渠道的畅销杂志没啥好说的,价格都定的死死的,新华书店发行渠道的图书也一样。
  而这些五花八门的其他杂志,进货的折扣都是75折。
  “满姨,你这些杂志从哪儿进的?”
  萧白有点好奇,就随口问了一句。
  “这些杂志是从汽车站后面的一家小书店进的货,说起这事儿我还一肚子气,别人从他那里进货是73折,到我这就变成了75折。我问凭啥?那个小鬼头说我一次进货的数量太少.......”
  小姨梁玉琪气哼哼的回答道,不过她也没办法,自己手里就这点钱,想多进点货都不可能。
  萧白点点头,笑着说道:“这种事没啥好生气的,咱们先就这么做着,等回头放假我去一趟星城,从黄泥街进一批便宜货回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