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爷爷,你行走江湖几十年,是否可以看出翠花婶婶与里正是那地儿之人?”
王禅并不直接回答翠花与里正的话,而是间接的问起赵伯,这样一来,让两人顿时再次紧张起来。
因为若是别人知道他们的属地,就算不是灵童王禅,也能猜出他们在此的目的,就更不用说推测出杀人动机了。
赵伯自然意会王禅意思,只是微微一笑道:“小公子,翠花姑娘身材虽然掩饰得不错,却并不是毫无破绽.
大河以北女人身材较为高大,双肩胛要较南方姑娘的要宽一些,体型骨格也要大一些。
而翠花姑娘则并无此特征。而且翠花姑娘举止婉约,喝茶的手势属南方人的手法.
无名指与小指高翘,细品慢咽,并非北方女子的豪爽,喝茶如酒。
再者从口音上来看,翠花姑娘虽然并未讲家乡之话,可却改变不了一些口音.
至于是那里的人,小公子还得你自酌。”
赵伯分析的很到位。
一是根据自己几十年江湖经验来分析,让王禅知道南人与北人之别。二是也间接教会王禅日后看人的经验,可以从体型、举止、习惯、口音等来辨别。
到最后却话锋一转,并不明说,反而让王禅自己分析。
王禅一听,看着里正与翠花两人的脸色,就知道赵伯的分析八九不离十,已经准确击中两人的要害。
就好像他的剑法一样,快狠准,最后这至命一击,却交还给王禅.
也是对王禅的尊重,同时也是考验。
“刚才赵爷爷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楚国当不是你们的故土.
江南之地只剩吴越,其它小国该不会让你们在此扎根.
所以若我猜得不差,你们该是吴国之人,不知对否?”
王禅虽然有赵伯的分析在先,但心里却只是有一个区域的概念。
若要确定是吴国之人,还要根据昨日的分析.
现在吴国再兴征伐,楚相李悝是主张联越抗吴的,越国不会在楚国的领地虎踞镇做这种蠢事,所以只会是吴国之人。
并且也只有吴国之人才会扎根于此。
虎踞镇一直属自由之地,后来才因自己被楚王认为楚地,四通八达.
既可探查大周洛邑天子的动向,也可向西探查秦国,向北探察宋、晋、向东则是齐、鲁.
可谓十分有利,一举多得。
而且李悝这是第三次来此地,他们在此也能探察到李悝的动向。
而此时想置楚相李悝一死的也非吴人不可,纵上分析,王禅才得出两人是吴国人的定论。
“不错,不错,我们两人自然是吴国之人,你如此聪慧,想来也该猜到我杀人的动机了。”
翠花此时面色平静,已经习惯于王禅的惊人之举,对此也不觉得奇怪。
相反若是王禅不能从赵伯的话中分析出两人的身份,那才会觉得奇怪了。
“挑起虎距镇三族之争,只是你们的一个借口,这件事你们应该也筹谋许久,只是差那么一个机会。
你们真正的目的是想金蝉脱壳,想来李伯伯该已经知道你们就是吴国的密探,所以你们身份已露,自然想着远遁.
所以就把愚蠢的舅舅引入翠花楼,行那苟且之事,再通知刘婶婶捉奸.
这样一来,大家都会把注意和集中在三族之争之上.
反而不会注意你们真正的身份,也不会有人知道你们真正的目的.。”
王禅顺着刚才的思路,再把昨天的想法整理一番,十分轻松的得出两人引为翠花楼命案的目的与动机.
其实有如断臂求生、丢卒保车一样.
真正的损失,并非张家,而是吴国的密探,里正与翠花两人。
可王禅说完,心里一惊。
若说此产业是张家的不会有假,毕竟地契上有明证,那为何张家却也不闻不问。
若是张家未参与此事,当是不知情,不知情该会暴跳如雷,责怪于刘、王两家。
因为昨天的分析之所以说张家是渔人,是因为把这一切都当成张家计谋之中,所以张家才如此淡定。
而依今日的分析,则并非张家所作,那么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两人的后背其实还是张家。
张家才是幕后的主使,目的还是要让翠花楼命案让人觉得是三族之争,以掩人耳目,真正的目的或许是让两人逃脱,或者还有其它目的。
王禅想至此也是浑身冒冷汗,心里一阵自愧。反思自己狂妄自大,险些着了这些人的道。
但他却马上回复正常,因为这只是推理,而且他只要藏在心中,自然还有把持,并没有就这般不明不白的输了。
“小公子,你说得如此真切,就和我们想的一样,为何自己说完竟然并不开心,难道还有隐情。”
王禅一笑,看着翠花道:“翠花婶婶,在下并没有异样,只是你的眼光有了变化,我从你眼中能看出你此刻的想法,你不会再用弃卒保车之策了吧。”
王禅这几句话,简单明了,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保持着一股神秘感,让两人摸不透他的心里。
“说吧,你该如何打救我们.
我已经承认了杀人纵火的事实,这七人是我杀的.
也只有我才能不动声色,让他们毫无反抗的受死.
也只有我能纵火而不被发觉,这已是事实俱在,而且我也承认.
该如何处軒就请灵童决断,我知你已得楚相的令牌,有生杀之权,若你此时要动手,我们两人绝不反抗。
纵然反抗也无济于事,在晋国高手面前,我们不堪一击。”
翠花的话已把所有的路都已堵死,把所有的一切都揽在身上。
言语随和,不含情绪,面对死亡毫无惧意,不像是在请求打救,反而像是处罚,请求王禅成全他们一死。
“这样呀,翠花婶婶刚才我只是说说而已,但也决不食言.
只是对于刑罚之事我却并不了解,不若你先到楚国官驿委屈两天,待我想到好的办法再行决定如何?”
王禅说完又道:“楚国官驿也和这司衙一样,同样安全,同样让人意想不到.
这该是除了司衙之处最好的藏身之地,不知翠花婶婶意下如何?”
王禅言而有信,此时翠花问起打救之法,到让他有些为难。
一是此案只是打开一个口,后面还藏着更多的阴谋,他还不想草草了事,也只能暂出缓兵之计。
二来他只是一个孩童,主裁别人生死之事,他还说不出口,特别是对着翠花。
因为自从一进门之后,王禅就觉得翠花的面容似乎在那里见过,记忆里有,却一时想不起来。
“那我呢,你不会还认为在此当着里正哪,难道不你怕我再出阴谋对你不利?”
王禅回过神来看了看里正道:“里正大人,今日我来此,并无人知道真正的目的.
现在我手持楚相令牌查办翠花楼命案之事,怕已在虎踞镇传开,所以我来找你商讨案情,也是合情合理.
里正大人自然还是里正,并无什么不妥,至于会不会对我不利,这个该不重要.
我并非此局中关键之子,所以你并不会对我不利。”
王禅此话说得也是轻松,他也只凭分析来论,却并不知人性之坏,可他还是相信里正不会对自己不利。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