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服者的足迹》
第13节

作者: 东辰天
收藏本书TXT下载
  平民见公主,应该下跪。
  孙孝祖和玉清并肩站在一起,如果楚风向郡主下跪行礼,便如同向他下跪一般。
  刘喜跪下了,王大海跪下了,懵懵懂懂的曲海镜也跪下了,只有楚风大剌剌的站着,他的原则是“我不喜欢给别人下跪,尤其是会成为我老婆的美女!”
  本来是微服出游,虽然士子们都清楚自己的身份,但可以假作不知,这下全曝光了。玉清微愠,轻声说:“孙君,小妹是瞒着女官,私下溜出来的。”
  这个青梅竹马的郡主表妹,以前对自己都是千依百顺,孙孝祖常以此在士子中吹嘘,今天玉清的话里却隐隐有了指责的味道,让他十分的不爽。再看看楚风一幅毫不遮掩的花痴相,心头就更是来气,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楚兄,曲兄,今日正逢初十的诗会,两位远来,何不与众同乐?”
  其实孙孝祖平日里温文尔雅,即使对贩夫走卒,也颇有“君子温润如玉”的古风,再加上儒雅的相貌、朱文公一脉嫡传的师承,玉清才以郡主之尊对他青眼有加。但今天这事,确实着了行迹,邀请一个海客参加小山丛竹的诗会,几乎有点贻笑士林的味道了。

  待要提醒他两句,又怕表哥生气,玉清只得出言点醒楚风:“楚公子,今日是书院士子们的诗会,你会做诗么?”
  她故意强调了“士子”“诗会”,想让楚风知难而退,哪知这家伙根本不害怕,后世的诗词文章海了去,随便抄抄不比你牛逼?怕个屁呀!
  孙孝祖生怕郡主表妹阻拦,楚风一表态,他就满面春风的把一干人等迎进了书院。
  众人落座,孙孝祖等士子一个个冥思苦想,好不容易才做了华彩斐然的诗篇,楚风却满不在乎,除了瞧瞧郡主,就是低头喝茶,和王大海谈天说地。
  玉清正眼都不瞧他一下,自己身份高贵,来书院找表哥也有几次,但这些士子们目光都是躲躲闪闪的,态度也都很恭敬,哪儿有像这个姓楚的这样,目不转睛的盯着未出阁的女子看?玉清眼观鼻鼻观心,臻首低垂,躲避着楚风的目光。
  哪知这番女儿家的羞态,在孙孝祖心中却有另一番波澜:自己这位郡主表妹,行事一向洒脱磊落有男儿气,霁月光风的人物,怎会显出小儿女态?
  也许是爱情冲昏了头脑,也许是太过在意而害怕失去,孙孝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火气这么大,看见楚风这副色眯眯的样子,他几乎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冲上去扇他一个耳光。
  好在,终于轮到这家伙出丑了!
  孙孝祖得意的笑道:“楚兄,我们都做过诗了,还请您不吝赐教。”
  “哦,作诗是吧,没问题!”楚风站到大书案前,双腿一分,沉腰坐马,面色端严气度雍容,但见他一振袍袖,左手托腕右手握笔,转动之际笔走龙蛇,刷刷刷在纸面上如行云流水一般,真有如李太白醉草吓蛮书、又好比王右军雅集兰亭序,五言诗顷刻间一气呵成。

  小山丛竹的士子们见状大惊,楚风刚才和王大海曲海镜二人谈笑,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刚刚才回过神来,难道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好了诗?莫非此人有曹子建七步成诗的高才?
  玉清忍不住好奇心,走到案前将纸卷拿起,只见上面墨迹淋漓,几行字七歪八扭不成形状,只得皱着眉头轻声念道: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没打着,
  打着小松鼠。”
  她的声音娇柔婉转如同天籁之音,可士子们都像见了活鬼,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安静,连绣花针掉地上都能听得见的安静。
  玉清终于忍不住哧的一声笑了起来,只不过,她看着楚风的眼神,全是鄙视。
  众人看楚风的目光,就像看港口上天竺人耍猴似的,指指点点说什么的都有。

  楚风写下打油诗,一则是抗议在国破家亡之际,这些士子还有闲情吟风弄月;二则是故意搞怪,希望能博美人一笑。
  只是没想到,宋朝人不愿意欣赏他这个无厘派的开山怪,女神鄙视的目光,更是深深的伤害了楚同学自诩“幼小而脆弱”的心灵。
  日哦,这些人太没幽默感了吧?今天这面子丢大了,妈妈滴,下次老子把主席诗词、唐伯虎郑板桥的都抄一遍,搞毛了连《正气歌》我都敢抄,反正文天祥还得五年后才动笔写这首诗。
  直到踏上琉球的海岸,楚风才想过味儿,琉球这片土地,有敏儿,有三千匠户,有我的事业,有我的军队!
  他们都需要我!
  不再是那个和朋友打打闹闹、遇到美女吹口哨、看见恐龙要怪叫的大学生了,唉……
  “琉球风光,果然与中原迥异。嗯,草木葱茏,梅花鹿往来其间,见人而不惧,真个世外桃源!”
  曲海镜憨厚的笑脸从旁边冒出来,把楚风吓了一跳:“我靠,这家伙怎么跟着来了?”

  王大海郁闷的摸摸脑袋:“从泉州他就一直跟着我们,说要见见琉球风物,是你同意带他一起来的嘛。”
  “我同意了吗?”楚风摸摸脑袋,大概是神志不清的时候顺口说的吧。“好了好了,既然到我的地盘上了,你好歹自我介绍一下吧,到现在我都只知道你的名字呢。”
  曲海镜一拱手:“我是封龙山门徒,家师李冶……”
  “李冶,写《测圆海镜》的李冶?”楚风一把抓住曲海镜,生怕他突然跑了。
  这位楚兄,在听说大地是圆球的时候都能保持淡然,怎么现在突然这么激动?曲海镜莫名其妙的点点头:“是的,我就是因为倾慕家师的巨著,故而改名为‘海镜’的。”
  天呐,李冶,《测圆海镜》!楚风从小对数学很感兴趣,还参加过奥数班,他知道李冶的价值,更知道这本书的价值。
  李冶,金末元初大科学家,对文学、医学、天文、地理颇有研究,但他最成功的还是数学,他的《测圆海镜》总结前人的天元术,提出高次方程求数值解的方法,比欧洲同类著作早了三百多年,乃是数学史上不朽的名著。
  曲海镜对楚风的热情还是有点奇怪:“家师封龙山讲学,声名远播,不过《测圆海镜》一书虽然写出来二十多年,却没有钱付印,南方没人知道,楚兄又是从何处得知?”

  什么?这样一本对全人类都有重要意义的巨著,都写出二十多年还没钱去印?楚风大声说:“不要急,最多两三年,等我把印刷厂办起来,咱们印它一万本、不,十万本,让全世界都知道天元术是中国的骄傲!”
  一万册,十万册!以前在封龙山求学,从来不知道银钱何用,直到恩师到了垂垂暮年,却没有银钱将一生心血去印成书,曲海镜才知道世事艰难。没想到,从封龙山一路南下,经开封、襄阳到临安,两浙路出海到福州,又辗转到泉州,却有这番际遇!
  “若真能将家师心血付印成书,曲某愿为楚大人驱策!”
  楚风一行人从泉州回到琉球,带来了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坏消息是临安朝廷已经投降,谢太皇太后、皇帝赵显和全太后被押送大都;好消息是张世杰、陈宜中、陆秀夫等人在福州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立朝廷,改元景炎。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