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郭亮对孟东军说:
“孟哥。有个人要从我们这里拿货。”
孟东军问:
“那就批给他吧,你给他说多少钱??”
郭亮说:
“我给他说批发一个14块5。”
郭亮又接着说:
“他说价格太高。我说我回去问一下我们老板明天答复。”
孟东军给郭亮交代:
“十块钱就行啦,但每次最少100个,少了不批。”
郭亮说行,等他明天来了,我就给他这样说。
下午收摊后,孟东军让郭亮跟他一起回布吉,因为货不多了,回家要做货。
孟东军一共进了500个盒子。
回到布吉后。他们没有买快餐吃,而是孟东军到菜市场。买了猪肉和青菜回家自己做。
因为这个菜市场的肉菜很便宜,可能是带批发性质的,经常见一些拉着小推车的人,从很远的地方来这里买菜。
自己做饭,吃的安全卫生,还能节省开支,所以这段时间孟东军很少在外面吃饭,大部分都是自己做着吃。
郭亮来了以后,孟东军让郭亮在那里先做节电器,他自己炒菜做饭,他想做一个东北的猪肉炖粉条。
粉条是出门前就泡好的,都软软的了,半个多小时,猪肉炖粉条就做好了,作为东北人郭亮还是很喜欢吃的。
吃完饭,他们开始做节电器。
他们现在做起节电器来已经很熟练了,从晚上8点多钟,做到夜里2:00,500个节电器全部做好了。
孟东军让郭亮把老刘曾经睡过的床板铺到地下,给他一个床单和枕头,就睡在这里啦。当初孟东军有打算让郭亮搬过来住,郭亮几次也说过,想和孟东军住到一起,但孟东军以随时搬家为由推脱了。
这种制假售假的生意,毕竟不是长远之计,最终还是要做合法生意的,所以就一直推脱着,没有答应郭亮住这里的要求。
由于做了一晚上的货,两个人都很累,第二天起床都10点了。,两个人吃完早饭,就11点多钟了,才从布吉出发,坐车去东门。
到东门以后,郭亮说的昨天那个跟他要货的人,早早的在那里等着。
孟东军一看这个人认识,过去在华强北卖管道疏通器的,他老张,叫张嘉译,两人打过招呼。
张嘉译问郭亮:
“怎么样,给你们老板说了吗?价格给我可以少一点吗?”
郭亮刚要说什么的时候,孟东军给他使个眼色。郭亮马上领会到,孟东军不让他说孟东军是老板。
郭亮对张嘉译说:
“我昨天回去跟我们老板说了,价格可以给你降一点。”
张嘉译赶紧问:
“多少钱?”
郭亮说:
“12块钱。”
张嘉译摇着头:
“太贵啦,太贵啦。一个卖20块钱就赚不到钱了,我还想你们八块钱批给我呢。”
郭亮说:
“八块钱肯定不行啦!”
张嘉译:
“最低多少?”
孟东军这时插了一口:
“郭老板,老张都是熟人,也是在街上摆了好几年的老游击队员,最低价格十块钱给他算了。”
张嘉译接上话茬:
“就是啊!都是摆地摊做生意出来的,十块钱可以的话,我就从你这里拿货,就不到其他地方去问了。”
郭亮说:
“好吧,好吧。孟老板也说话啦。”
张嘉译说:
“你今天先给我拿50个。”
郭亮说:
“我们这个平时批发都是100个以上,你是熟人啦,50就50个吧。”
郭亮又接着说。
“张老板,节电器十块钱给你了,但电表那是统一的价格,一个500块钱,这个是一点都不能少的,因为电表不是我们做的,是我们找人做的。”
张嘉译说:
“不用你们的电表,电表我自己买就行了。”张嘉译拿了50个接电器,放下500块钱货款。
孟东军知道,张嘉译在他们上面,大概六七百米远的距离,也是在一个小店前租了个摊,卖管道疏通器。
第二天。孟东军和郭亮摆摊的时候,发现张嘉译骑着一个破旧的单车,后面捎着一个简单的木头架子,上面挂着一块电表。
节电器说到底,机关就是在电表上,在电表的插座上,张嘉译买了节电器,不买电表,他的节电器肯定卖不出去。。
所以过了大概半个多小时,张嘉译骑着单车,捎着电表急急忙忙的过来了。
因为有顾客在挑选节电器,他并没有吭气儿,而是在墙边静静的站着,等了半天,顾客走光了啦,他才赔着一副笑脸问郭亮:
“郭老板。怎么不起作用啊?插上节电器,电表转的一点都不慢呀。”
郭亮声音很小地说:
“张老板,昨天不是给你说了吗?这个要用专用电表。这个电表是人家厂里专门做的。我们也做不出来。”
张嘉译一下子急了:
“那没有电表,我怎么卖呀?”
郭亮告诉他:
“昨天不是给你说了吗?一个电表500块钱。”
张嘉译有点不甘心的:
“能少一点吗?”
郭亮说:
“电表是人家厂里专门有人做的。我们也不会做,价格是一点都没法少的。”
张嘉译捎着电表,悻悻的走了。
但几天以后,张嘉译还是把节电器摆到桌上卖了起来,电表不知道从哪搞的。
后来孟东军,郭亮遇到陈玉,才知道张嘉译是找陈玉给做的电表,花了800块钱。郭亮和孟东军对一下眼神。心想,这个老家伙倒挺倔的,我这里500块钱的电表你不要,非要花800块钱高价从陈玉那里买。
孟东军和郭亮发现,张嘉译卖了有一段时间节电器了,按理说早该卖完了,却不见他再次进货。
因为两个摊位相隔几百米,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但对于那些真正逛街的人,这两个地方都是要走到的。
张嘉译所处的位置,应该属于上风,也就是到东门的人,首先要从他那里经过,然后再往下走,就走到孟东军这个位置了。
有几次孟东军发现,有很多路过他这里的顾客,手里都提着节电器。他们看到孟东军和郭亮卖节电器的摊以后,经常上来问价钱。
经过多次以后才发现,张嘉译卖的节电器15块钱一个。
这就奇怪了。
有一天,孟东军跟陈玉通电话才搞明白,陈玉说:
“他从我这里八块钱拿了500个。”原来陈玉一边在工厂上班,一边在家里做节电器搞批发。
陈玉又说:
“前几天他给我1000块钱,问我进原材料的地方,我就告诉他了,现在他自己做货。”
原来如此。
陈玉又说:
“我知道这样会影响你跟郭亮的生意,原来不打算告诉他,但你知道,现在深圳做节电器的有七八家了,不从我这里买,从其它地方也会买的,这种生意,说不定哪查就查了,就做不了了。”
孟东军说:
“你说的对着呢,我也发现市场上有好几种样式的节电器了,他不从你那里买,也会从其他地方买的,肥水不流外人田,也算是咱哥们的生意吧。”
陈玉又说:
“张嘉译这个人,我去他摊上看过他卖货。这个人不地道,他卖东西的时候,总是对那些顾客说,别人卖的都是假货,他这个才是真的,我感觉特别可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