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三国》
第32节

作者: 西风教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一次刘备东征,由于江东方面周瑜、鲁肃、甘宁、吕蒙等人已经相继离世,孙权便破格提拔陆逊统帅大军御敌。
  陆逊先率军在第一道防线驻守,但是这一道防线不太好守。三峡西高东低,刘备居高临下,顺利攻破了巫县和秭归县,陆逊只好退到第二道防线驻守。
  胜了一阵的刘备气势十足,连当时武陵郡地区的蛮族首领沙摩柯都带兵前来助战。刘备继续顺江而下,最终与陆逊相持于夷陵县的猇(xiāo)亭,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为“夷陵之战”或者“猇亭之战”。其实,当时猇亭已改由夷道县管辖,但我们还是习惯称呼为“夷陵之战”。

  虽然这里只是吴军的第二道防线,但陆逊下定决心在此处坚守,原因有两点:
  第一,长江段流经猇亭处,江面宽度收窄,且南有荆门山,北有虎牙山,易守难攻。
  第二,猇亭之东就是江汉平原,无险可守,万一刘备突破,吴军再也没有地势之利。
  吴军众将纷纷要求出战,主帅陆逊却主张据险坚守,甚至宗室孙桓被刘备围困在夷道,陆逊也说没事没事,不出兵相救。
  无论刘备如何叫骂,陆逊就是呵呵。
  吴军众将很多都是孙策时代的老将,还有宗室,都不把陆逊放在眼里。陆逊按着剑说,刘备是强敌,曹操尚且忌惮,我们应当同心协力报答主上。主上委我以重任,正是因为我能忍辱负重,军有军规,诸位千万别犯。陆逊的潜台词就是别逼我杀你。
  陆逊恩威并重算是暂时稳住了这群难管的刺头。

  刘备强攻不下,只能让水军上岸结营。刘备命吴班在一块开阔地上安营,向吴军挑战。吴军将领一看,就这么点人,干他啊,再度向陆逊请战。陆逊说,这不明摆着吗?有伏兵啊。
  过了很久,看吴军不应战,蜀军知道计策失败,山谷里的八千伏兵便自己出来了。
  双方相持了七八个月,陆逊终于决定主动出击。众将说,我们本来应该趁刘备立足未稳的时候出击,现在人家已经很稳了,你再出击是什么道理?陆逊说,刘备很狡猾,一开始不好对付。时间一长,他也想不出什么鬼主意了,而且也疲劳了,现在正是出击的时候。
  陆逊狠话放出去了,结果打了个败仗。众将讥讽陆逊白送了一波兵,陆逊却自信地说,我已经找到敌人的破绽了。
  陆逊看到什么了?
  陆逊看到了刘备的军营所在地植被茂密,这简直是一座天然火葬场。
  某一天,吴军士兵人手一把茅草,悄悄接近刘备四十多座相连的营寨,营寨都依树而建,一时间吴军疯狂火攻,刘备的连营瞬间陷入火海之中。蜀军死伤惨重,张南、冯习、沙摩柯被杀,杜路、刘宁被迫投降。刘备在众将士的保护下,逃到夷陵县的马鞍山上。陆逊穷追猛打,将刘备围住,多亏众人拼死保护,刘备才趁夜狼狈逃回了鱼复县的白帝城。
  刘备这一仗败得太惨了,几乎全军覆没。蜀军的舟船器械、军用物资、士兵尸骸顺流而下,塞满江面。刘备羞愧地说,我竟然被陆逊羞辱,这是天意吗?
  夷陵之战是陆逊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人们说他火烧连营七百里。
  事实上,刘备虽然连营七百里,但不是都着火了,被陆逊烧掉的只是最前线的军营。
  镇守成都的诸葛亮收到刘备战败的消息,仰天长叹说,如果法正在就好了,他一定能够制止主上东征,就算东征,也不至于败得这么惨。
  那法正活着真能制止刘备吗?
  未必。
  刘备确实非常信任法正,法正之死令刘备十分伤心,连哭数日,追谥“翼侯”。法正是刘备时代唯一有谥号的大臣。刘备字玄德,玄德就是潜在的德行。法正的祖父法真因为品德高尚、不慕名利,被尊称为“玄德先生”,二人投缘或许与此有关。但信任归信任,当时刘备已经完全上头了,谁的话都听不进去。但如果法正能够随军,是不会让刘备在丛林里驻军的,这违反军事常识。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的第三战,从此蜀国被吴国封闭于三峡之内,再未出来过。吴、蜀国界也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击退了刘备,孙权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很快曹丕又来兴师问罪了。那么,曹丕为什么伐吴呢?孙权又会如何应对呢?
  下节再聊。
  日期:2022-03-11 07:03:19
  第一百一十九节逗你玩
  上一节我们聊到,击退了刘备,孙权暂时松了一口气。但很快曹丕又来兴师问罪了。那么,曹丕为什么伐吴呢?孙权又会如何应对呢?
  当初,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被迫在名义上向曹丕称臣。孙权当然不会真的臣服于曹丕,但曹丕真的以为孙权被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了。曹丕给孙权的待遇相当高,不仅进爵吴王,还加九锡。孙权是第一个享受曹魏九锡待遇的人。另外,曹丕还封孙权为大将军。大将军原本是曹仁,为了给孙权腾地方,曹仁被升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曹丕还将自己控制下的荆州区域改名为郢(yǐng)州,将荆州其他地区连同扬州一共八个郡组建成新的荆州,并让孙权以“督交州”的身份名正言顺地兼领荆州牧。曹丕之所以这么信任孙权,和一个叫浩周的人有关。在曹操时代,浩周做过徐州刺史。襄、樊之战时,浩周在于禁军中效力,后来被关羽俘虏,孙权擒杀关羽后,于禁连同浩周又被孙权接手。孙权对浩周礼遇有加,并不断给浩周洗脑,表示自己愿意臣服中央。曹丕继承曹操的王位数月之后,浩周被孙权送了回来。因为浩周在孙权那待过,所以曹丕就召见了浩周,问问他是什么想法。被洗了脑的浩周拍着胸脯向曹丕保证孙权是真心归降。结果曹丕又被浩周洗了脑。曹丕派浩周和使臣一起去江东封赏孙权。浩周对孙权说,陛下本来不相信大王会派儿子入朝,但是我用全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为大王作保。孙权被感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说,您用全家人的性命为我做担保,那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孙权与浩周离别时,又指天为誓,表示一定送儿子入朝。然而曹丕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于是下旨催促孙权说,你长子孙登那么优秀,什么时候送来我们大魏国留学一下啊,我给他封个官做。孙权当然不会真的把儿子送去当人质,便以孙登年幼为由推辞。并且写信给浩周,陈述了自己的困难,让他帮忙说说好话。曹丕一方面被孙权的花言巧语蒙蔽了,一方面又相信浩周,所以继续做着孙权会送子入朝的春秋大梦。谎言,总有被识破的一天。曹丕打算派使者去吴国盟誓,顺便把孙登带回来。孙权则明确表示,盟誓可以,送人没门。曹丕一看,你这是逗我玩啊。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九月,也就是刘备夷陵战败三个月后,曹丕亲率大军伐吴。当时孙权的后方并不稳固,山越等蛮族还未完全服从。这也是当初孙权向刘备求和的原因之一,孙权决定再向曹丕求和。孙权写信给曹丕希望给自己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孙权说,如果陛下觉得我罪大恶极不可饶恕,那我愿意归还土地和人民,流亡交州以终天年。曹丕回信说,我与你君臣名分已定,也不愿意劳师动众。让你送儿子入朝,你却一遍一遍逗我玩。只要你把孙登送来,我立刻退兵。说话算话,就像这大江一去不回。孙权也明白这次是忽悠不过去了,干脆直接开干。曹操我不怕,刘备我不怕,难道怕你曹丕?孙权宣布改元。孙权向曹魏称臣后,便使用了曹丕的年号。如今翻脸了,谁认识你老几?孙权开始了自己的年号“黄武”。曹丕的年号是“黄初”,刘备的年号是“章武”,孙权各取一个字,也算是给自己留条后路,两边都别把关系搞得太绝了。曹丕自许昌(曹丕称帝后将许都改名许昌,因为“汉以许亡,魏以许昌”)南征,三路大军并进伐吴。第一路由曹休、张辽、臧霸率领,出洞口。洞口又称洞浦或者洞浦口,具体位置在哪不是很明确,传统看法认为在历阳县境内,《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吴·扬州》在“横江”旁有“洞浦”二字,似乎认为横江津就是洞口。也就是说,曹休走的是当年孙策过江东的路线。曹休这一路是孙权最担心的,因为有张辽在。孙权特意写信嘱咐江东诸将要提防张辽,这显然是逍遥津之战被张辽打出了心理阴影。事实上,曹休这一路是最没威胁的。仔细想想就能明白,这条路线如果有威胁,曹操当年怎么不走?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食运输,曹休这一路缺少水路运粮,贸然从这里渡江会有断粮的风险。当初孙策能从这一带渡江是靠一路抢过去的,曹休也打算这么干(因敌取资),但曹休也知道这风险极大,因此上表曹丕说,如果我死了,陛下也不必想念(若其无臣,不须为念)。曹丕吓得赶紧派人制止曹休渡江。第二路由曹仁率领,出濡须口。这是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先后三次征伐江东的路线。赤壁之战以后,曹操对孙权用兵是从邺城出发到达谯县,然后从涡水入淮水,从淮水入肥水,从肥水入施水,从施水入巢湖,从巢湖出濡须口。由于曹丕将都城定在洛阳,因此他的路线和曹操稍稍有些不同。曹丕对孙权用兵是从洛阳出发到达许昌,然后从颍水入淮水,剩下的路程一样。只要曹仁能打通濡须口,抵达长江南岸,魏国的骑兵和粮草就会源源不断地被运送过江。不过曹操三次都没攻破濡须口,曹仁就更不可能了,最后被吴将朱桓击退。第三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领,攻南郡。这是具有开创性的一路。之前南郡控制在刘备手里,曹操当然不愿意同时和孙、刘大规模作战。如今荆州已落入孙权之手,魏国家大业大,实力雄厚,和吴国多线作战是占优势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曹真率军围困江陵,夏侯尚也挡住了东吴的援军,眼看胜利在望,却不料爆发了瘟疫,魏国的士兵纷纷病倒无力再战。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魏国局面不利,不得不接受。曹丕的第一次南征就这样功败垂成了。魏黄初四年(公元223年)三月,曹丕回到洛阳。当月,曹仁去世。六月,曹彰和贾诩也先后去世。贾诩是不赞成伐吴的,事实再次证明了他的预见性之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