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行》
第7节

作者: 朝五军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就那个干啥啥不成的建文帝,又能比土木堡战神、叫门皇帝好到哪里去。
  再说了,朱标活下去,姚广孝还有什么前途,那他陈云甫又有什么前途。
  自己不过一小沙弥,有什么资格操大明太子的心。
  管的忒宽了些。

  陈云甫还在念叨自己的不是,耳边姚广孝的声音已经响了起来。
  “咱们是念经的僧人,不是悬壶的大夫,皇宫有御医呢,术业有专攻,治病救人,御医们可比我姚某人厉害多了。”
  陈云甫眉心一跳。
  是啊,皇宫里太医院汇聚着几百号天下顶级的圣手,连姚广孝都能看出来的病症,这群医科圣手能看不出来?
  他们是不说、还是不想说?
  阴谋论要不得,反正陈云甫只是稍一瞎想就连忙心中念叨。
  皇宫太可怕,还是寺庙好。
  几筵殿里的哭号之声一直持续到了近亥时方止,期间五军都督府的一些开国勋贵也都来了,哭号三通之后便离开,并没有和百官一样留下守灵,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
  “咱们也去偏殿歇息吧。”

  这时候姚广孝止住了手里的木鱼,冲陈云甫点点头便起身。
  后者微微一怔。
  “师兄,可以吗?”
  “难道你觉得你能在这连跪七天七夜不成?”姚广孝说道:“留道直他们四人在这里守夜诵经即可,咱们明早辰时更替他们。”
  守灵也得分出个白夜班来才是,不然铁打的金刚也不可能连跪七天。
  没看到半个时辰前,朱标就被几个太监搀扶离开了。

  只是百官还没散去。
  起身的陈云甫看了一眼,就赶忙跟上姚广孝。
  “别管那群百官,他们才不舍得走呢,跪的时间越长,越显出他们忠心。”
  别说朝廷只规定三日,就是真跪七天,京中官员也多的是孝子贤孙愿意来跪着。
  哪怕活活跪死又何妨。
  真要是给皇后守灵跪死了,可比在任上鞠躬尽瘁而亡要体面的多。
  干国家的工作还提心吊胆怕被朱元璋拉走点天灯,比起来,守灵多舒服。
  活下去加官进爵,跪死了封妻荫子。
  “能当官的都是人精,哪个看不出皇上对先皇后的深情,承天门里那道圣旨岂是白贴的。”
  姚广孝在前面走,陈云甫跟在后面一个劲点头。
  这话说的属实没毛病。

  谁都能小瞧,独不能小瞧做官的人。
  尤其是在古代这种君王独裁政治背景下做到三品衔以上的官僚。
  这些人或许专业技能比不上后世随便一个科长、处长,但揣摩上意的脑子,啧啧,完全不是一个层面。
  “那师兄以后想做官吗?”
  陈云甫屁颠颠的跟着,假装不经意的接住这句话茬。
  姚广孝抚髯一笑,摇头。

  “我乃闲云野鹤之人,权位与我何有哉,阿弥陀佛。”
  转天一早到辰时,陈云甫就跟着姚广孝来到几筵殿接班,他到的时候,朱标已经来过了,身边还跪着一个四五岁大的孩子。
  一样的披麻戴孝,跪在朱标身边极不安分。
  嘴里不停的叫苦‘爹爹,腿跪麻了。’
  朱标的儿子,那岂不就是后世那位建文帝朱允炆?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朱允炆,陈云甫莫名有种亲切感。
  陈云甫老老实实敲着木鱼,不管这几筵殿里一茬茬赶来哭灵吊唁的臣子王侯。

  这才只是守灵的第二天,时间长着呢。
  只是还没有看到传说中的朱老四,让陈云甫心里稍有些掂想。
  真想赶紧看看那位永乐大帝的风采。
  三天的时间过得飞快,百官们都去了丧服开始重归政务,陈云甫都没等到,心里多少有些失落。
  不过时间倒也不算是浪费,起码这三天还是让陈云甫留意到一些史实和后世电视剧的差异。

  比如说,此刻的金陵城中,还没有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臭皮匠。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都还没当官呢,自然也没资格来这几筵殿为马皇后守灵。
  此时此刻能来的,还是李善长、汤和这种开国功勋。
  又等了几日,七天守灵之日都已经满了,陈云甫也没能等到那位朱老四,心灰意懒之下只当是等不到了,没曾想在最后一日等到了一道朱元璋的圣旨。
  圣旨的内容是停灵从七天改成十五天。
  十五天期满之后,改日移月,再行起灵出殡。
  这下好了,又得多跪八天。

  陈云甫倒是无所谓,老实听话呗,胳膊哪能拗过大腿,何况跟朱元璋比起来,自己充其量也就是胳膊上的一根毫毛,除了服从还能干啥。
  人家姚广孝五十岁的老头不还天天跪的支棱,自己怕什么。
  没曾想这才刚刚加了日子的第八天午时堪过,殿外响起了一声令人心碎的哭号。
  “母后、儿子来晚了!”
  “呜呜呜呜!母后!母后!痛煞儿了!”
  来人二十多岁的年华,很是年轻,身形魁梧有力,陈云甫估摸着能有个一米八出头,肩宽背厚,就是脸型有些不健康的瘦削,加之风尘仆仆蓬头垢面,显得稍有些狼狈憔悴。
  这是?
  陈云甫心里跳了一下,继而就又听此人不住的嚎啕。
  “母后,去岁儿臣给您问安,您还凤体康泰,缘何短短一年,您就宾天而去了,呜呜呜呜!您还说想要养两只海东青,儿即在漠北取了大捷,授命女真部为您捉来了,可是您却不在了,母后、母后啊!”
  漠北。

  女真。
  朱棣!
  这个时候,陈云甫再听不出来此人的身份,那可真算是瞎了心。
  这就是后世那位被草原人尊崇为圣人可汗,威被遐荒的永乐大帝?
  看起来也没什么异人之像嘛。
  跟寻常青年差不多,顶多便是身上有几分军阵主帅的锐气,而拥有这种势的人,这七天陈云甫见得多了。
  二十多岁的朱棣气势再如何盛足,也不可能比汤和更甚吧。

  所以这第一面的感觉,陈云甫并没有感受到什么所谓扑面而来的帝王霸气。
  不经意错神看了一眼姚广孝,发现后者依旧神色如常的敲着木鱼、口诵佛经,从头至尾节奏丝毫未乱,这个发现也让陈云甫心中更加疑惑。
  那就是此时此刻的姚广孝,到底和朱棣认不认识。
  那不知道哪段野史上记载的,所谓姚广孝一见朱棣,就巴巴凑上去送一顶白帽子的故事,或许也是杜撰的?
  嘿,这倒是好玩了。
  姚广孝不可能是穿越者,而且也绝不可能神乎其神的只凭借一面之缘,就断定朱棣的面相能成为帝王。
  若说只看此时之面相,那朱棣拍马也赶不上朱标啊。
  “四弟,别哭了,你越哭,孤的心里越痛。”
  这时候,早已哭到没有泪水的朱标开了口,有他发话,朱棣还是要听的。
  “大哥,臣弟心里疼啊,疼的我恨不得以刃开胸。”
  啧啧,这话让朱老四说的,真倒牙。
  陈云甫腹诽着,正打算找姚广孝先聊两句,看看后者对朱棣的第一感觉,没曾想殿中倒先传出声音。
  “燕王来的很快啊。”
  “可不说,燕王远在漠北征战,竟然是九边受封诸王中第一个赶来的,孝心真可谓日月可鉴。”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