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录——金宣宗、金哀宗两朝遗事》
第1节作者:
南十字星_ 日期:2021-12-19 15:33:18
楔子 遗山山人
翁仲遗墟草棘秋,苍龙双阙记神州。只知终老归唐土,忽漫相看是楚囚。
日月尽随天北转,古今谁见海西流。眼中二老风流在,一醉从教万事休。
——元好问《镇州与文举百一饮》
(引子)宣和
大蒙古国海迷失皇后二年(宋淳祐十年),岁在庚戌。
中书省真定路平山城外的官道之上,一片淡淡黄沙自路边扬起,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一人一马正向城门缓缓驰来。及至离城门五六丈许,那骑者便早早下了马,远远地向城门守军致意。
城下的戍卫兵士向骑者看去,只见那人一身襕衫、两鬓斑白,显是个年过花甲的孱弱儒生,便也不以为意,由得他牵马入了城。
那老者见天色将晚,急投宿店,不料城中唯一的宿店竟称客满。他见店中伙计神色有异,心中疑惑,却也不欲多生事端,略踌躇了一阵,便向人打听驿馆所在,牵马急步而去。
行至驿馆墙外,那老者心中盘桓着说辞,不觉放慢了脚步,忽地闻到一丝淡香,蕴藉深远,似曾相识。他心中惊异,凝神细细一辨,却是宣和御制香。此香为北宋时徽宗所创,曾被视为内廷圣物,时常作为奖赏遍赐近臣。靖康之后,金人入主中原,经几代君王仰慕汉学推行儒术,书画香道等风雅之好也遍及民间。只是此香气味冷峻,又被视为亡国之君的误国之好,故而百余年来即便在文风极盛的京都也无人问津;此时竟出现在一个河朔小城的驿馆之外,实在叫人奇怪。
那老者正讶异,却听墙内一个中年男子和言笑到:“是苏合香丸。”那老者心中一哂,又听墙内传来女子又气又笑的声音:“放屁!你怎不说是紫雪丹、安宫牛黄丸?!”那男子忙又笑道:“是了,苏合香丸倒成了药了。那该是苏合香?或是冰片?”那女子又脆声笑道:“还是不对。”那男子笑道:“这些冷飕飕的香闻着都差不多,名字又不好记,谁能记得住,我管他叫先生。”
墙外那老者听得正撞在心事上,略一斟酌,便微微提高了声音道:“是宣和御制香。”话音甫落,墙内之人皆静了声,随后脚步声和拔闩启门声响起,未几,便有一个束发常服、眉目和善的中年男子行到近前,向老者拱手为礼,和言笑道:“老先生也喜爱香道么?我是这平山驿馆主事,若先生不嫌馆衙寒陋,还请进来一叙。”说着便引老者将马系在门口,一同进了驿馆。
只见门内小小一方院落,遍植花木,暮色苍茫中依稀可辨,高的几株是苍松翠柏,低处是杜鹃、月季、海棠等,虽不是名花贵种,也不值花期,却仍郁郁葱葱茂盛可爱。那驿丞笑道:“这些都是内人种下的。好好一间驿馆,倒被她乱搅成个园子了。”
一语未毕,房门内快步走出一个妇人来,满面含笑着一福身,口中笑道:“先生请进。”便与驿丞一起将那老者引至正堂。堂中桌案上有一小小博山炉,此时轻烟袅袅,正焚着宣和御制香。
那老者微笑道:“老朽远道而来,行经平山,不料城中客店已满,彷徨无计之时,忽然闻到这宋廷旧香,不想竟一时失仪,扰了贤伉俪的雅兴,实在罪过。”
那妇人笑道:“我们玩笑罢了,倒是先生,在墙外一闻便知宣和御制香,必是此中翘楚。”烛火之下,只见她约莫四十岁年纪,眉目秀致、身姿轻盈,想来年轻时定是个美人。
那驿丞也笑道:“既如此,就委屈老先生今夜暂且住在这驿馆里。这城中近日也不太平,又听闻有个中州大侠要来,倒是这里清净些。”那老者连声道谢,出门将马牵到院后马厩里安顿好,再回到堂屋时,却见那妇人已摆上几样酒菜,向他笑道:“先生见谅。我二人还不曾吃晚饭,倒要委屈先生陪我们一起用些”。她不说自己殷勤待客,倒说麻烦客人陪自己用饭,那老者心中感激,亦有几分敬佩,便与他二人秉烛持酒,天南地北地谈讲起来。
言谈之中,那驿丞自言是忻州人氏,贞祐之难中为避兵祸,举家逃难到河南之地,天兴年间蒙军南征,他与妻子逆向而行,逃到河朔之地,反到躲过了唐邓蔡息之地的杀身之祸,在河北安顿下来。后来便在这小城中担任驿丞,倒也清闲安稳。
那老者闻言十分惊讶:“竟这样巧!老朽也是忻州人氏,也是贞祐南渡、天兴北行,只是没有使君这样的福分,这些年来,数年身陷牢狱,又往来奔波。几年前才回到忻州故乡,如今又要赶往获鹿。”
那驿丞不想竟遇到同乡,喜出望外,握着老者的手,不住地问起家乡近日情形,说到少年时历经贞祐之难,家山尽毁,不觉潸然泪下。一时止了泪,却见妻子在一旁不住地看向那老者,神色间若有所思,便问她道:“九娘,你总看着老先生做什么?”
那唤作九娘的妇人笑道:“没什么,就是总觉得先生眼熟,似是从前见过。”
那老者忙道:“夫人莫非也是忻州人氏?”
驿丞笑道:“她是汴梁人,不曾到过忻州。”
老者怔了一怔,背脊微微垂了下来,神色渐黯,苦笑道:“汴京……老朽也曾迁延数年,只是倒不记得曾见过夫人……那时候……”他眼中种种惭愧沉痛、苍茫幽凉之色在烛光下隐隐闪动,“老朽初到汴京,还是贞祐三年间的事了……后来兴定五年、正大元年,又两赴春闱……到了天兴年间……”他忽然低头住了声,眼角有泪水沁出,忙用手去揩。
九娘见那老者被勾起亡国之痛来,便站起来和言笑道:“都是我的不是,倒惹得先生想起旧年往事。”又对驿丞笑道:“你陪着先生吧,雪儿一个人在家里,我也放心不下。”
驿丞拦住她笑道:“你几年遇不到一个能说话的,好容易来了这位先生,怎么就走了。咱们不说旧事,只说说香,我也涨些见识。不必担心回雪,我这就让同顺去接了她来。”
说着便唤驿差。
九娘听了,盈盈一笑,复又坐下笑道:“老先生深谙香道,我哪敢班门弄斧。”
老者笑道:“惭愧。正大之后,不识香久矣。”又略一思忖,“这宣和御制香在靖康之后失传已久,夫人是如何学会合制的?”
九娘笑了笑,垂眼看向那博山炉,只见香已燃尽,几不可闻地低叹了一声,又往脸上重新添上了笑容:“我从前在汴京时,伺候的主人常常合制此香,所以学会了。”
老者点头道:“原来如此。此香冷峻蕴藉,少有人喜爱,贵主上倒是兴味超逸。不知是哪家的学士?”
九娘笑道:“并不是相公学士,是个闺阁女子。而且她合来却不用,平日起居坐卧处用的,只一味龙脑。”
那老者十分讶异:“这倒更少见了。龙脑不似此香冷峻,却更为纯净清雅,常作礼佛祭祀之用,闺阁女儿竟喜爱龙脑,贵主上必非寻常。只是不知……”他原本想问此人如今去向,却想起壬辰年间汴京遭崔立之难,宗族仕宦无一幸免,想来那品性超逸的女子必已罹难,便住了声,不再询问。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