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无利可图的单纯事情,越是为全军服务的事情。某种意义上就越是出力不讨好。
在21世纪的时候,陈馨婷就觉得残酷的现实很滑稽。然而穿越到这个时空之后,她才明白对这样的事情感到滑稽本身就代表着社会进步。
人人都知道这不对,当有人尝试着纠正这样的错误,大多数人都不会出来反对。这大概是21世纪**的局面。
便是在这个时空,华夏乃是世界上顶尖的列强,拥有比另一个时空的21世纪更高的世界地位。也不等于这个时空的1901年就会比21世纪更进步。
在这个时空,人民甚至没有机会理解到这些。权力者们拥有一切,控制一切。国家的方向完全掌握在权力者手中。做事的人越为国家做事,越会成为真正的众矢之的。
至于纠错。呵呵……,这种社会的基本道理之一,
如果实在是糊弄不住,引发了民愤。抛出几个倒霉鬼来平息民愤就好。
权力者们是不会犯错的。如权力者们犯错了,请参见第一条。
至于被抛出来顶罪的家伙们,他们既然都被抛出来了。就意味着他们已经被开除出权力者的队伍,已经不再掌握任何权力。
即便陈馨婷自己就是大周数得上号的权力者,她依旧不喜欢这样的世界,也不能真正习惯这样的世界。
火炮一次次的试射,一次次的浇冷水。然后继续试射。
旁边的卢中将目不转睛的看着试射,又举起望远镜看着炮弹落点的精准度。
陈馨婷不想打搅这个还算是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家伙,至少这个家伙是有可能为了国家而承担责任。
看着试射进行,陈馨婷突然想起一个‘笑话’。炮管寿命只有几秒钟。
是的,更准确的说,带膛线的内层炮管寿命真的只有几秒钟。因为炮弹经过炮管的时间不过零点零几秒。几秒除以零点零几秒,就是100-800之间。
大口径火炮的炮管发射炮弹数量不太可能超过300发。所以一场激烈海战之后就要更换炮管。
花费了巨大财力物力建造的军备就是这么一回事,靠购买而组建的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强大工业能力,转眼就给你消耗殆尽。只有工业化列强的军队才能重复作战,非工业化国家的军队在21世纪有个名词‘一次性军队’。
要么是肯卖命的部队消耗殆尽之后,军队就没了战斗力。要么是军队弹药装备消耗完,军事没了战斗力。
总之,面对残酷的战争,这样的一次性军队不管有多少,面对敌人一轮轮的进攻,终有彻底耗尽的一天。当那天来临的时候,那些战败的非工业国就要被胜利的工业国无情宰割。
陈馨婷想起了自己的儿子陈韶。陈韶现在就是大周的军人,他就要面对即将来到的大战狂潮。也不知道这个傻孩子有没有能力尽早理解到残酷的真相。
如果可以的话。陈馨婷是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知识和细节都教给陈韶。然而陈馨婷没有这么做。
陈馨婷就是这么教育自己的长子赵琼。结果令陈馨婷十分失望。自己的长子赵琼最终长成了一个注意细节,却被细节所纠缠的学者。
只有自己的次子陈韶展现出一种悟性。那是超越细节与表象,坚定追求本质的性格。
陈馨婷知道,陈韶并不是自己最喜欢最钟爱的那个孩子。但是她不得不承认,如果为自己对社会的期待找一个继承人的话,大概只有陈韶才能负担得了。
“陈侯爵。请务必让我参观造炮的车间。”
“中将若是参观,可得忍着我絮絮叨叨。看到那么多设备,我就想起研发和制造时候花出去的费用。”
卢中将笑了笑,“还请侯爵引路。”
李刚中校迈着有些发虚的脚步跟在两人身后。方才打出去了一百多发炮弹,近距离操炮的冲击非常大,按照海军规定,李中校可以选择休息。但李刚紧紧跟在大人物身后。
展现出自己的努力固然是原因,对于火炮的强烈期待也驱使李中校前往。看似芦苇一样单薄的炮管承受住了巨大的膛压,表现得极为出色。若是没见过这种炮管倒也罢了,既然见过,是非得亲眼看看用何种技术制造出来不可。
进入了工厂,陈馨婷侯爵却没说关于钱的事情,只是在前面引领海军的人。看得出,她对这里极为熟悉。一身工厂里常见的工装,头发盘在脑后,套进安全帽里。从背影看,真的是又飒爽又自信。
钢臂钢水从熔炉中倾倒入模具,便是站的有段距离,也能感觉炙热的扑面而来。
待得钢水凝固后,起重机下巨大的钢钳从模具中夹住红热的钢柱缓缓拔起。体积堪比百年大树主干的铁柱随着起重机的转动转移到气锤下的巨大铁砧上。庞大的气锤缓缓升起,又快速落下。重达几十吨的重量全砸在钢柱上,使得钢柱开始变形。
每次气锤下落,都发出巨大的声音。车间的水泥地面也随之微微颤动。
中校在其他兵工厂见过这道工序,也知道这种加工技术历史悠久。两千多年来,铁匠们用铁锤不断敲打红热的铁条,使得铁条变形成要加工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铁条也变得更加致密结实。
然而眼前的场面依旧深深震撼着中校的心灵。当加工的设备千倍万倍于普通铁锤的时候,庞大体积以及巨大重量带来的冲击,仿佛在观看远古巨兽发威般,令人生出些敬畏。
经过捶打的钢柱温度逐渐变低,红色黯淡下来。巨大的起重机又夹住钢柱送回加热炉继续加热。等温度提升后,再继续捶打,使得钢材致密度不断提升。
兵工厂的车间一座挨着一座,并非只加工一根炮管。沿着加工流程安排的车间继续走下去,已经有完成了捶打的钢柱送进机械加工车间。
机床车削过后,不怎么规则的钢柱变小了,留下了的部分终于呈现出圆柱体模样。
这些钢柱再送入炉子进行热处理,之后继续车削,钻孔,矫正弯曲。
原本巨大的钢柱到了此时已经和正常火炮尺寸比较接近。两相比较,体积只有不到原来的二十分之一。这些炮管毛坯都要经过仔细检测,合格的被送去进行最后阶段的精细加工。
工厂规模很大,李中校跟着卢中将参观了几个小时,到了傍晚时分也只看了一半的车间。
在夕阳的余晖中,他们跟着陈馨婷进入最后的成品检测间。就见工作台上摆放的都是各种炮管。带着手套的技术人员正在用设备进行最后的检测。
李中校带上手套,抚摸着明亮的炮管,那触觉仿佛是摸这光滑的丝绸。
这还不是最后一步。完全合格的炮管外部还要刷上防锈漆,内壁涂上厚厚的防锈油脂。
中校知道,很多对武器毫无使用经验的家伙拿到新武器后就想开火,却没能成功。理由很简单,不是操作有问题,而是没有把内部那层油擦掉。
如果没有那层油,身管武器内壁就会生锈。尤其是海上,腐蚀在潮湿高盐的环境下格外猛烈。海军必须和各种腐蚀做着永不停歇的斗争。
从炮口查看炮管内部,在手电筒的光下,一条条明亮的膛线柔滑光洁。李中校就听陈馨婷爽朗的声音响起:“我们的火炮内壁采取了电镀工艺,虽然不能说永不腐蚀。你们回去之后可以对比一下,腐蚀速度会慢的多。”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