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的漂亮,老爸,这钱该花还得花。”陆泽夸赞道。
陆建军又说道:“你小叔说了,只要他还在厂里,面粉就不用愁。”
“太好了,这样光面粉就能省下不少钱。”徐芳萍开心地说道。
包子店筹备越来越顺利,陆建军和徐芳萍也是心情大好。
三人从蒸锅中,取出一盘包子当晚饭,就着剩饭熬成的粥,对付一下。
陆泽这时,想起了苏槿一吃包子时,流的满手汤汁,于是建议道:“老妈,肉包子的汤汁,要控制一下,不要那么多。”
“包子的汤汁,味道浓而不腻。
汁水多的肉馅,才好吃啊。
这可是老徐家的独门绝技。”徐芳萍骄傲地辩解道,对陆泽所言很不赞同。
陆泽只能解释道:“汤汁太多,客人吃的时候,容易溅出来。
弄脏了衣服,客人的心情肯定不好,以后就不会来光顾了。
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找个恰当的比例。
做到既美味,又不容易溅出来。”
“好吧,那我调整一下配方,拌肉馅的时候,少加一些葱姜水。
只不过这样,吃起来肯定不是最美味的。”徐芳萍对此,仍然耿耿于怀。
第二天,包子店正式启动。
徐芳萍带着两个小姐妹,去包子店忙活起来。
她们都是食品公司的下岗职工,正好没找到工作,就被徐芳萍以帮忙的名义请来了。
陆建军一早,就给面粉厂仓库打了电话,对方送来了十大袋面粉。
有小叔陆建邦这个销售科长在,不好意思,货款月结。
今天,要为明天包子店开业做准备,工作量不可谓不大。
采购各种原材料,提前制作好明天用的馅料,放在冰箱里冷藏。
然后就是和面,做包子。
当然,今天包子不会做太多,主要就是试一试店里的机器设备。
真正做包子,还得明天起大早赶来忙活。
生活不易,又何谈辛苦不辛苦,先让包子店走上正轨才行。
忙活一天,连中饭,都是在店里解决的。
正好昨天家里剩了不少包子,带来店里热一下,将就对付一顿。
到了下午,两个蒸汽炉上,叠上高高的蒸笼,数百个包子同时开蒸。
眼看就要到下午四点半,陆泽今天和江楚婷约好的碰面时间,就要到了。
前两天拜托她帮忙,喊班上的同学成立气氛组。
四点半,正是约好来店里碰面的时间。
他要给同学们培训一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气氛组成员。
心里刚念叨,就见江楚婷领着二十几个同学,走了过来。
有不少同学,并不在县城生活,这些人都是周边镇上或村里的考上来的。
现在正值暑假期间,这部分同学自然召集不过来。
能喊来二十几个,说明班长江楚婷已经把大部分县里的同学,都给喊来了。
美女班长的号召力,果然不一般。
一到跟前,江楚婷就朝着陆泽说道:“陆泽,我已经尽全力了,只有这么多人。”
她把所有答应来的同学,召集在校门口集合,然后一起带了过来。
陆泽忙谢道:“厉害啊,县里的同学,几乎都被你动员过来了。
班长大人的恩情,容我来日再报。”
“都是同学,不用这么客气。”江楚婷掩饰了一下内心的骄傲,客套回道。
于是,陆泽把同学们,都招呼进店里,进行开业前的包子总动员。
华夏商业界的第一个气氛小组,即将在这里成立。
二十几个同学,全挤进了包子店。
还好店里宽敞,挤一挤也站的下。
陆泽朝所有的同学们喊道:“感谢各位同学的热心帮助,我先请大家吃包子。咱们边吃边说。”
说着,就让父母帮忙,给同学们分包子吃。
男同学都爱吃肉的,女同学们,则大多喜欢豆腐、咸菜这些素的。
老徐家的包子手艺,是多年传承下来的。
同学们一口吃进嘴里,味美至极,不由地纷纷夸赞起来。
陆泽继续动员道:“同学们,明天我家包子店开业。想让大家帮忙,假装买包子的客人,在门口排队。
营造出一种‘店里包子很好吃,人气很旺’的气氛。
虽然我家包子本来就很好吃,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嘛,哈哈哈。”
同学们都被陆泽的话逗乐了,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当下纷纷答应下来。
然后陆泽把排队的注意事项,详细地传授给了大家。
一名合格的气氛组成员,演技必须在线。
不仅要有眼力见儿,还要会来事儿。
资深的气氛组精英,甚至有意见领袖般的能力。
拉客户,传口碑,绝对是一把好手。
短短十几分钟,陆泽成功地完成了一场气氛小组的岗前培训。
临走时,每位同学都领了二十元演出经费,还顺带捎上了一小袋包子。
陆泽这么够意思,同学们表示很满意。
大家纷纷承诺,绝对会帮陆泽把场子撑起来。
陆泽和大家约定好,接下来一周,每天7点,准时在包子店附近待命。
到时候,看包子店门口排队的队伍长度,随时准备补位。
一切筹备妥当,收工回家。
明天一早,就是真正考验【绝味包子】的时候。
第二天,刚凌晨三点,陆建军就赶到了店里。
把一代代面粉,往和面机里倒,加水和面。
发面还需要时间,又不能头天晚上提前弄。
不然大热天的,第二天面就酸了。
等到凌晨四点半,徐芳萍也起床梳洗一番,正打算往店里赶。
结果发现,陆泽也已经爬了起来。
徐芳萍一愣神,开口问道:“儿子,你起这么早干嘛?”
“嘿嘿,总没有看老爸老妈辛苦,我自己心安理得睡大觉吧。”陆泽笑着回道。
徐芳萍看着儿子的身影,好像突然高大起来。
心里一阵温暖,直到这一刻,她才真正接受,儿子真的长大了。
能为家里分担,能知父母的不易,能让父母觉得有依靠,可不就是长大了么。
徐芳萍眼眶有些红,她点点头,说道:“嗯,咱娘俩一起走。”
说着二人,就一起骑着自行车,朝包子店而去。
到了店里,她的两个闺蜜小姐妹,也早到了。
于是大家一起开工,抓紧做包子。
陆建军在里间一边煮豆浆,一边擀着面皮,徐芳萍则带着小姐妹,包馅儿。
陆泽以前也学过做包子,虽然手速不快,多少算个帮手。
刚过五点,天逐渐亮了起来。
四人一起,已经做了有几百个包子。
一个个码在蒸笼里面,整整齐齐。
徐芳萍把昨晚做的包子,热了几个,打了几杯豆浆出来:“小娟,彩玲,辛苦了。
休息会儿,我们先吃早饭。”
“萍姐,我吃一个包子就够了。”何丽娟拘谨地说道。
也不知道昨晚回去后,和家里人商量了什么,今天一过来,她就有些拘束。
另一边的邓彩玲,也跟着附和道:“是啊,萍姐,我们吃一个包子就够了。”
徐芳萍一时不明所以,两个小姐妹,今天怎么有些不对劲。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