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所有的基因,不过是你们两口子生命的延续。
他的一切,都是你们基因组合的结果。
鸡娃,毫无意义。
大多数父母,却对这些本质规律视而不见,难道是本能的故意?
或许,承认孩子平凡,就是承认自己。
这才是大多数父母不想承认的本质。
觉得只要鸡娃,就一定会有出息。
完全不考虑自己两口子的基因,为孩子组合出来的天赋,是否够用。
两世为人的陆泽,非常反感这些。
父母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不强?
有能耐就以身作则,没能耐就平平淡淡。
别一天天盯着别人家的孩子,鸡自己的娃,那有什么出息?
怎么不多看看别人家的父母,鸡自己呢?
好容易重生一回,陆泽可不想再过一天天被管教的日子。
哪怕是父母的念叨,他都觉得很没意思。
他倒是希望,父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作为重生大佬,未来前途一片光明,哪需要被“鸡娃”?
再说了,就算他以后不成功,内卷也轮不到他这代人。
躺平,都是90后、00后的事情。
所以陆泽一招反向碎碎念,让父母也体验一下被“鸡”的感觉。
陆建军很来气,以前都是自己训儿子,怎么现在好像被儿子训了?
吃完饭,他就骑上自行车,去外面转悠。
今天不考察出个合适的分店选址,他都没脸回家。
他堂堂高中毕业,外加函授本科学历,怎么能被儿子看扁?
在困难年代过来的一代人,很多县领导也只有小学学历。
所以陆建军的高学历,让他一向以文化人自居。
如今被儿子瞧不起,这让他怎能不着急。
陆建军骑车,都比平常蹬的快了几分。
今天他必须多转悠几遍,把好地段都记下来。
不就开个分店吗?
以他的学问好好分析分析,肯定不成问题。
陆泽这个臭小子,居然把他老子拿捏上了,这还了得。
回头分店的生意,自己一定要亲自管理。
到时候分店生意不比总店差了,看他还敢瞧不起他老子。
徐芳萍倒是没有这种觉悟,不过她也开始在想包子店新产品的事情。
父母各有事忙,自然不会来盯他的学习,这正是陆泽想要达到的效果。
这不,他现在就打算去一趟美华游戏厅,找张伟他们聚聚。
上次包子店开张,人家送了花篮贺礼过来。
这几天事忙,都没顾得上谢谢他们三个。
今天晚上,怎么也要回请哥几个吃顿饭,表示表示。
陆泽刚推车出门,结果就看到了苏槿一,在前面走的急。
“你这是去哪儿啊,这么着急?”
“陆泽,快骑车送我去趟学校。”苏槿一见陆泽推着车,急忙说道。
陆泽见她神情紧张,连忙跨上自行车,问道:“去学校,你这么紧张干嘛?”
“刚刚班主任打电话来说,市里有电视台记者要来采访我,让我赶紧去。”苏槿一跳上车后座,紧张地回答道。
陆泽不屑道:“我当什么事呢?原来是记者采访,至于紧张成这样?”
“要上电视了,肯定紧张啊。不行,你得陪我一起去,不然我害怕。”苏槿一心虚道。
“行吧,那我就陪你去见识见识。”
说着陆泽脚一蹬地,飞速朝一中骑去。
十分钟后,就已经来到了新教学楼下。
使用了近二十年的旧教学楼,破旧不堪,已经荒废。
等待拆除,给老师们盖新福利房。
新教学楼,是去年交付的。
一共五层,每一层都有十个教室。
从低到高,一个年级使用一层。
唯有初一的新生,是单独使用另外一栋三层小教学楼。
陆泽和苏槿一,快步上到五楼,来到了高三班的教室。
虽然县一中教学水平不咋地,但每个年级的班,都是县里最好的班级。
重点班中的重点班,除了少部分二代外,大多数都是学习最好的学生。
把学习好的学生,集中培养,是国内教育的特色。
一直到陆泽重生前,很多学校都是这种模式。
什么重点班、实验班、尖子班,立各种名目,把好学生汇集在一起,再配上最好的老师,就是为了在中高考时取得好成绩。
只有好成绩,尤其是拔尖的成绩,才能显出教学水平,和办学业绩。
和职场一样,都是为了绩效和KPI。
这不,苏槿一这个市级高考状元,就被喊来在记者面前,展现一中办学的成绩。
苏槿一着急走进教室,陆泽拉住了她。
提醒道:“一会儿,别傻愣着就知道说自己学习努力,多给老师和学校美言几句。
还有,记得要诉苦,讲一讲家里下岗的困难,声情并茂一些。”
“夸老师和学校,我当然知道了。为什么要诉苦,说家里下岗啊?”苏槿一不解道。
陆泽怒其不争道:“你是不是傻?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喝。
你把家里说惨一点,回头奖学金就会多给你发一点。”
“这不好吧?”苏槿一心虚道。
陆泽当即鄙视道:“你爸妈下岗在家,天天夜不能寐。
让你哭诉两嗓子,就能多争取点奖学金,为家里减轻负担。
这你要都不愿意,枉为人子。”
“好,我知道了。”见陆泽说起父母,苏槿一的神情瞬间坚定起来。
转身进了教室,就见到校长朱长礼,正对着记者的话筒,侃侃而谈。
而教导主任和苏槿一的班主任,也在一旁认真陪听。
看话筒上的标识,应该是省教育台派下来的记者。
不得不说,搞新闻媒体的速度就是快。
可能昨天分数才出来,今天上午才可以电话查分数。
人家下午就派人,来采访高考状元了。
朱校长从一中的历史,谈到杰出的校友,从优良的学风,谈到他的治学管理。
难得有机会上次电视,朱校长很想好好表现一下。
丝毫没有在意,外拍记者已经很不耐烦。
陆泽觉得这个画面,特别好笑。
朱校长不知道,他洋洋洒洒说这么多,完全是白费力气,最后都是被剪掉处理。
人家记者是来采访高考状元的,又不是来采访你的。
见到苏槿一这个正主到来,记者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朱校长的发言。
“朱校长,这位就是咱们的高考状元,苏槿一同学吧?”
“对,对,苏同学就是我们学校的优秀学生代表。
一中,不仅是县里最好的中学。
即使在市辖下各县区,也是排名靠前的优秀中学。
像苏同学这么优秀的学生,我们每个年纪都有不少。
她这次能成为全市高考状元,也是我们一中优良学风和教学水平的反映。”朱校长句句不离为一中打Call。
吹捧一中,就是吹捧自己,谁让他老朱是一中的校长呢。
记者美女懒得理他,直接采访起苏槿一。
“苏同学,恭喜你成为市高考状元。
听校长说,多年来你一直占据全县第一的位置,不知道你报考了哪所大学?”
98年,江右省还是高考前就填报志愿的形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