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场酒席,大体上是赚的。
不像十几年后办酒席,大部分都是亏的,钱都让酒店赚去了。
十一点半刚过,苏槿一的班主任王学文,也骑着自行车往岚湖宾馆赴宴。
今天的谢师宴,他作为班主任才是真正的主角。
虽然酒席上的主位,肯定是校长坐的。
但谁不知道,谢师宴真正感谢的是班主任啊。
想着自己的宝贝学生这么争气,王学文就激动不已。
因为他也得了不少奖金,而且一开学,工资还会上调一级,可谓是喜事不断。
只不过,对于苏槿一办谢师宴,他既高兴,又有点过意不去。
毕竟学生家里的情况,他也知道,父母都下岗待业,肯定是困难之极。
却要拿出一部分奖学金,来办谢师宴,所以他于心不忍。
正想着,半道突然遇到个老熟人,正是二中的金牌数学老师李弘义。
“哟,这不是老王嘛,你这是去哪啊?”李弘义阴阳怪气地问道。
虽然一个是一中的老师,一个是二中的老师,但二人可是老相识。
二人都是教数学的,教学的口碑又都不错,因此常拿来放一起比较。
在钟L县,常被学生和家长戏称为“南学文,北弘义。”
因为多年前,二人在县里评比特级教师的时候,就是竞争对手。
结果,那次老王惜败于李弘义。
虽然第二年,王学文很快也评上了。
可二人从成为竞争对手那天起,就开始互相不对付。
尤其是老王惜败,更是他一生之耻。
每次见到老李,对方都拿这事挤兑他。
不过今天,老王终于要扬眉吐气一回了。
“呵呵,我去赴宴,谢师宴。”
“巧了,我也是。我那个学生啊,不仅学习好,家里还有钱,这不,非要在岚湖宾馆办谢师宴。
说其它地方,不够档次,显得对老师谢的没诚意。
虽然我平常一向不喜铺张,可盛情难却啊!”李弘义得意地炫耀道。
王学文心里没有半分羡慕嫉妒恨,当即冷笑一声:“呵呵,一个谢师宴而已,看把你嘚瑟的。”
说着,就继续往前骑。
老李紧跟身后,还不停地炫耀:“老王,你也别气,毕竟这年头,不是谁都舍得在岚湖宾馆办谢师宴的。”
王学文丝毫不理会,一路往岚湖宾馆而去。
“老王,这是去岚湖宾馆的路,你怎么和我走一起?”老李焦急地问起,他心里有了不祥地预感。
没一会儿,二人就都到了岚湖宾馆楼下。
只见宾馆的大门口,挂着一条长长的横幅。
【言传身教育桃李,高歌赞语谢师恩。】
——恭喜市高考状元苏槿一同学,考上復㫜大学。
王学文回头望着李弘义,不屑地说道:“唉,我这个学生啊,就是太任性。
明明清北的专业随便挑,非要去復㫜,硬说是离家近。
唉,这孩子,真让人不省心。
老李,你刚刚说你的学生考哪所学校来着?
哈哈哈哈...”
老王不等老李回应,大笑着扬长而去。
李弘义面色铁青,一脸吃瘪,手里拿着的请帖,突然不香了。
他学生不过考了个普通211,和復㫜怎么比?
再说了,老王的学生可是市高考状元,清北都任性地不去,这你哪说理去。
老李郁闷至极,怀疑今天出门没看黄历,居然被老王这家伙给装到了。
苏槿一的谢师宴,也没有太铺张,也就摆了四五桌而已。
除了老师、校长和教育局领导一桌。
其余几桌,不是亲友,就是食品公司的同事。
陆泽一家,正是和食品公司大院的邻居们,坐在一桌。
而苏槿一一家三口,就在陆泽隔壁的主桌,陪着老师、校长和领导他们。
朱校长今天很高兴,不免多喝了两杯,又高谈阔论起来。
“苏同学是我当校长这么多年来,最优秀的学生,以后肯定有大出息。
要不说,还得是我这几年严抓学风的结果。
老师们卖力气教,同学们努力学,一中这两年才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好成绩。
黄局长,对我们一中,您可要多多照顾啊。
来,我敬您一杯。”
朱校长一边自夸,一边又厚着脸皮向领导要支持。
一中的学生,得了市理科高考状元,还是全省前五,让朱校长很有这个底气。
“哈哈哈,老朱,你们一中已经是县里重点扶持的中学,你还想怎么样?”黄局长当然不会三两句话就被他忽悠。
老朱大言不惭道:“就应该让优秀的学生,都集中到我们一中来培养。
什么二中、三中,都让他们靠边站。
好学生在他们那,彻底耽误了。”
“嘿嘿,老朱,吃相可不能太难看。
人家学校自己培养出的好学生,还非得往你这送,你还讲不讲道理啊?”黄局长笑着批评道。
老朱不以为然:“都是为了孩子们嘛。
你看看他们这些年,别说市高考状元,就是县状元,都没培养出一个。
亏的是苏同学在我们一中,要是放他们那,说不定县状元都考不上。”
“行了,老朱,别一喝多就胡咧咧。
这事私下说说就算了,回头传出去,其它中学校长非和你拍桌子不可。”黄局长立马劝道。
朱校长的话,让陆泽很无语,他真敢往自己脸上贴金。
苏槿一不管在哪个中学,都是妥妥的市状元。
不过老朱你也是真敢想,居然打算把好学生都收到一中来。
不得不说,这是学校提高升名气的好办法。
只要每年都有几个考上名校的学生,不管是不是学生自己努力的结果,起码在外人看来,和一中的教学质量分不开。
这样,在小学升初中或是中考时,会有越来越多的好学生,报考到一中来。
一中就会形成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赢者通吃。
老朱的想法,其实很有操作性。
陆泽打算给他加把火,于是扭过头去,朝着老朱建议道:“朱校长,想让好学生都到一中来,这还不简单?
只要奖学金给的到位,他们肯定都愿意转学过来,哈哈哈。”
既然老朱有这个雄心壮志,不如给他提点醒。
就让这些个中学,提前卷起来吧。
陆泽的话,让在场的老师和领导们,莫名震惊。
这话听上去,看似无稽之谈,可越琢磨,越觉得有操作性。
其实,再过几年,不少学校就会用这种方式,吸引成绩好的学生来自己学校就读。
一万不够,就奖两万,考上状元,奖的更多。
只要你有实力考名校,哪怕你年年考都可以。
陆泽就记得,有不少家境一般的学生,成了高考专业户。
连续复读好几年,年年都考上清北,但就是不去读,而是继续复读参加高考,就为赚取奖学金。
所以,只要老朱舍得一些小钱,必然可以吸引好学生聚集。
老朱想着陆泽的方法,越琢磨越对味儿。
是啊,为啥奖学金要在考上以后发?
一开始,就用奖学金把好学生都吸引过来啊。
反正学习好的同学,大多家境普通,奖学金对他们的吸引力,非同一般。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