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人……与帝国有宿仇,不过,自西北战役后,双方摩擦渐趋平稳,几十年过来,彼此也时有通商。
来京都的蛮子商队不算少,眼下便是一个。
齐平基于经验,意识到情况复杂,涉及到异族,底层胥吏处理起来格外棘手,很容易上升到两国矛盾。
果然,看清嫌疑人,几名官差齐齐皱眉。
那蛮人倒冷静,用略显生硬的官话道:
“凉国人就是这样的?无凭无据,就要污蔑我?”
官差冷着脸,望向青年:“你可有凭据?”
青年咬牙,愤恨道:
“禀差爷,这蛮商宿在我家客栈,昨夜见我姐美貌,上前调戏,意欲施暴,是我姐夫及时发现阻拦,与之争吵,客栈上下皆可为证,昨夜发生此事,今天姐夫就死在仓库,必是这蛮子所为!”
话落,又是一阵哗然。
围观民众面露怒色,同仇敌忾,有人当即怒骂起来。
地上妇人哀鸣阵阵。
客栈伙计,乃至不少住客都是点头,表示确有此事。
怪不得认定是杀人,这作案动机太充足了啊……齐平脸色也不好看,再看向那蛮人,竟是满脸讥讽,毫不惊慌。
几乎把“我就是凶手”写在脸上了。
这么刚?演都不演?
齐平觉得这根本用不着推理,反派太嚣张了啊,是性格如此,还是有所依仗?
“这也叫凭据?”那蛮人嗤笑,坦然道:“我的确和他吵过,可这又能说明什么?争吵过,人就是我杀的?笑话。”
这副有恃无恐的态度,愈发激怒民众。
几名官差头大如斗,只觉棘手,想了想,为首官差咬牙道:
“此案有待侦查,将苦主与被告带回衙门审问!”
他处理不来,决定上报。
这也算这年头办案的基本流程,先把人抓了,回去审问,还是拷打,再说,一般的犯人很容易就招了,用不着推理那套。
这也是凉国捕快业务水平差的原因之一。
有简单的法子,谁费脑细胞。
蛮人商客闻言,面露怒色,身旁几名同伴更是手按腰刀,就在这时,一道声音忽然传来:
“哪个要拘人?”
一家丁打扮的人匆匆赶来,脸色蕴怒。
进场,先朝几名蛮人客商堆笑,等看向官差,冷声道:“这几位是我徐府大管事的朋友,没有凭据,哪个衙门的就敢锁人?”
徐府?
围观的民众里有认出来人的,心中一惊,齐平茫然,心说这又是哪个,一件小案子,咋还一波三折的。
好在,旁边有人科普:
“这是六科给事中徐士升,徐大人的家丁啊,难道这蛮子的生意是徐府在罩着?麻烦了,这人完了。”
给事中……齐平眼眸闪烁。
来京前,他复习过官场架构,六科官员品级不高,给事中才七品,与河宴老赵一个等级。
可官虽小,权力却极大,有“封驳”之权,甚至能参与朝政。
涉及权贵的生意?
恩,也许,但这家丁大概也是扯虎皮,至于所谓的“大管家”,不出意外,是替官员打理生意的代言人。
看过无数权谋剧的齐平脑补着。
这时候,果然如路人所说,几名官差脸色变得无比难看。
见家丁到来,那蛮人哈哈大笑,指着一旁姐弟:
“这两个,毫无证据,仅凭臆测,就造谣污蔑我等,要我说,才该抓。”
两姐弟脸色发白,面无血色。
家丁道:“听到了没有?诬告可是触发律法的,你们若不拿人,回头我家管事亲自与你们衙门说。”
官差憋屈,却无可奈何,京都就是如此,权贵云集,一块砖丢下去,都能砸到几个关系户。
沉默片刻,为首者叹息:“带人回衙门。”
两姐弟软到在地,神情凄惨。
围观众人怨愤不平,有人低声咒骂,却也不敢出面惹麻烦,只有一名二十左右,唇红齿白,眼神清冽的青年眯了眯眼,作势上前。
似是看不过。
却被身旁好心的老人拉住:“后生,切莫自误,惹火上身。”
见青年不听。
又忙道:“没有证据,指控他人,按照律法的确不该,对方虽行事嚣张,却终归占着理字,便是你有些背景,闹大了,也难解,反而会坐大那姐弟的罪名。
不如就此打住,对方若不追究,两人去了衙门,扭头也便放归。”
青年脚步顿住。
这是大实话,这时候停住,两姐弟也许不会有事,但冲突起来,蛮人不依不饶,才真麻烦。
只是,那东家却是无辜惨死了。
凶手则逍遥法外。
有人扭头离开,不忍去看,青年面色变幻,似在犹豫什么,而就在这时,人群中,忽然传出无奈的叹息:
“倒霉……算我多管闲事,那个,如果我有证据呢?”
场间一静,无数道目光望去。
视线中央,正是齐平。
客栈门前,原本将要散去的人群停下脚步,诧异地望向声音的源头。
犹如海潮退去,露出水下的礁石。
齐平突兀地站在“聚光灯”下,有点无奈。
理智上,是不想管的,对方虽有扯虎皮嫌疑,但来历终究不小,自己初抵京都,立足未稳,苟一波方为正道。
何况,本也和自己没啥关系。
但终究还是选择了开口,并不是劳什子正义,只是看不过。就如在河宴的那个雨天,他选择冒险与修行者交手。
只是为了立功吗?也许。但他记得,那一刻,他眼前曾闪过卷宗里,被屠杀的,上百名无辜。
当然,出声不意味着莽撞。
齐平感受着怀中永宁那封亲笔信,迈步走入场中,神情镇定,看向官差,抱拳道:
“几位差爷,如果有证据,表明这位客商确有嫌疑,那总谈不上诬告吧。”
直至这时,众人才回过神来,有些疑惑,不知道这又是哪一遭。
有此前站在他旁边的,知道齐平也是看客之一,佩服少年勇气之余,面露担忧,那名唇红齿白的青年,目露异彩。
“你是何人?”那徐府家丁质问。
摸不准这少年的来头。
齐平没搭理他,平静地看向几名巡检,为首者沉吟了下,点头:
“有证据,自然不算诬告。”
齐平笑了,又看向那名异族客商:“虽然我也觉得,从杀人动机角度,你被列为嫌犯并无问题,但只凭这点,的确说明不了什么。”
蛮商本以为这少年会讽刺,咒骂他,已做好了回击的准备,但没料到,齐平竟是赞同了他的说法,不由一愣,继而冷笑:
“既然你也认同,那还有什么话说?还是说,你是来求情的,所谓证据,是信口胡言。”
这时,围观群众们也被点醒。
是了,一个看热闹的外地少年,能有什么“证据”?
想来,是看不过去,想要打圆场。
念及此,心中的期待消散,有人唉声叹息,心说蛮子暴戾,又有徐府撑腰,哪里会听,只怕要引火烧身。
草席旁,面如草灰的姐弟俩也是眼神黯淡,低声说:
“你走吧,这与你无关,别牵连了你。”
齐平看了两姐弟一眼,笑道:“还行,有这个心,也不枉我蹚这浑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