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外传》
第21节

作者: 仓土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越想越气,我他娘的睡了一天一夜,也没去开会,山上兄弟除了鲍旭那小子,连个问问的都没有……
  不过转念一想,又高兴了,至少我知道谁是虚情假意,谁真正关心我,还是鲍旭这小子实在,回头得提拔提拔……
日期:2012-03-06 08:56:28

  (63)
  山寨头领,婚丧嫁娶,迎来送往,必不可少,牛逼如武松,也屁颠屁颠跟在别人后面随份子,鲁智深这憨货,也乐呵呵的赶去帮忙。
  朱武曾对送礼发表过一番感慨,礼尚往来,礼“上”往来,人一旦降生,谁也挣脱不开。往卑微里说,前街的刘乞丐,在后街王乞丐结婚时,不也送了两块大馒头?往高贵里说,跳出红尘的文殊院智真长老,在大相国寺智清长老七十大寿时,不也千里迢迢的送了贺仪?

  你出生时,别人给你爹妈送礼,你生儿子时,别人给你送礼,你咽气时,别人给你儿子送礼?循环往复,谁能免俗?
  朝代更迭,礼仪不变,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五千年礼仪式……新媳妇哪条腿先下轿,人死了头朝哪个方向摆……都有讲究
  红白喜事,讲究热热闹闹,路人皆知。我问朱武,为啥要弄这么大场面?这厮苦思良久,说原因有二:第一、一个人抬不动轿子;第二、谁也不想自己好兄弟拉着自己手说村里最近来了个骚娘们一起去调戏时却发现是自己娘子。
  送礼是门高深的学问,虽然人人都学过,但大部分人只知皮毛,极少有人能掌握其精髓。

  送礼一定要恰到好处,十两银子办到的事,你三两,诚心恶心人,送九两,功亏一篑,送二十两,明显不划算。
  朱武将送礼分三种境界,最高境界:雪中送炭,中等境界:锦上添花,最下境界:适得其反。
  雪中送炭,就是缺什么送什么,掉井里送绳子,掉海里送木头,他一定会铭记在心,这是最高境界,不花钱,但能让对方记你一辈子。据朱武说,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万中无一,他所认识的人中只有一人,那人叫高球,现在已经是太尉,总管全国兵马调配。
  锦上添花,别人送女儿红,你也送女儿红,别人送狗肉,你也送狗肉,送了等于没送,没啥新意。大多数人只能停留在此种境界,一生难以突破。
  适得其反,人家孩子前脚被狼撕了,你后脚就去送糖葫芦,老娘刚被和尚拐跑了,你就去送贞节牌坊,还特别强调是纯金的,钻石的都没用!这就是典型的没事找抽型的,鲁智深就是这个类型,本来还想不起你这号人,自己倒贴上去了。
  我听后大受启发,真是听君闲扯淡,胜读十年书。
  送礼得趁早不趁晚,你想想,领导一天得迎来送往多少人?哪能个个记得住?但送早也有风险。
  上次,晁夫人怀胎八月,晁盖天天没事往扈三娘家跑,晁夫人气的无处发泄,跑到后山煽老黄出气,别人都是煽牛脸,她倒好,专煽牛腚,被老黄一蹄子踢流了产。
  去帮忙回来的顾大嫂在半山腰跟孙二娘说,流了,还是个大胖小子,忒可怜,杨志这厮正从旁边经过,没听到前一句,听到了当中一句,一溜烟跑了,后一句听到没听到不清楚,但从后来事情看,应该是没听到。
  这厮领了几个手下,抬着两筐鸡蛋,跑到晁盖家门口,敲锣打鼓,放起鞭炮,把晁盖气得脸都绿了。
  杨志这厮名气有,武艺也有,出身也好,按说早就该升厅级干部,晁盖压着就不给他升,现在还在堂级的位置上原地踏步。

  活该!让你再吹嘘你祖宗!
  活该!让你送礼老跑我前面!
日期:2012-03-06 08:57:30

  (64)
  今天山寨乱糟糟的,一大早,几个一身血污的兄弟蹲在聚义厅前哭诉,说在山下老老实实的巡逻,济州府不讲道义,派人偷袭,将他们打成重伤……
  下午,葛老爷子领着几个老头子,一路哭着上山,大骂济州府衙门黑暗,鱼肉百姓,欺压良民,请梁山英雄们替天行道,解救水深火热中的济州百姓……
  鲁智深气得高声骂娘,武松牙齿咬得格格响,兄弟们无不义愤填膺,纷纷要求攻打济州府,一小兵当场咬破食指写了血书,立马被宋大哥提拔为地级干部,一时血书满天飞……

  群情激奋,最后晁宋两位头领顺应民意,贴出告示,列数济州府二十大罪状,即日起兵攻打济州……
  王矮虎悄悄告诉我说,那几个兄弟不是被济州府打的,是去翠红楼嫖完不给钱被翠红楼的小椤啰打的……
  还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葛老爷子不种地不经商,平日里提个鸟笼下下棋,吹吹牛逼,逛逛妓院,竟然住着高宅大院,花钱如流水,哪来的银子?
  晚上越想越气,这几个家伙不是忽悠众兄弟吗,我最恨这种鸟人,爬起来去找宋大哥,要拆穿他们。
  路上碰到朱武,问我干啥去,我把前后讲了讲
  朱武沉默许久,反问我,你以为宋大哥就不知道吗?
  我有些糊涂了,既然知道为啥还相信?
  朱武没回答我的问题,反而给我扯历史。
  他说,自夏朝建立以来,历经数千年,朝廷和老百姓的关系就是忽悠和被忽悠的关系。忽悠的好,天下太平,忽悠的不好,改朝换代,换一拨人继续忽悠。
  听朝廷忽悠,本本分分,埋头干活,风里来雨里去,好不容易攒点银子,结果朝廷多征两种赋税,交上之后,发现,啥都没剩下,白干!!!
  听叛贼忽悠,拿起锄头反他娘的,脑袋掉了大不了碗大的疤,到头来发现:我靠!除了骑在脖子上的人换了一拨,别的啥都没变!
  我本来就笨,听了朱武一段鸟话,有些迷糊,难道老百姓都像鲁智深那憨货那么傻,任人忽悠?
  朱武举了个例子,隋朝末年,隋炀帝移驾江都,李渊暗中勾结突厥,阴谋叛乱,怕副留守高君雅不从,倒打一耙,诬告其勾结突厥当叛贼,太原一城百姓义愤填膺,怒火中烧,蜂拥到留守府,要求处死高君雅,结果,真正的忠臣被一刀砍作两半,众人欢呼万岁,殊不知真正的叛贼已经将他们的妻女许诺给突厥当起兵的条件……
  最后,朱武问,懂了没?
  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好像懂点,又好像不懂!
  这厮摇着头走了,说啥朽木不可雕也!

  娘的!说我笨就直说,尽整些文明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