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解水浒——九型人格在水浒》
第41节

作者: 骆烨1127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3-07 13:13:40

  于是,案情可以如下描述:
  上午十一点左右戴宗得知了晁盖晚上劫营的决定,十一点半左右开始飞往梁山,下午四点半左右(假设用时五小时),回到梁山,报告了宋江。
  宋江听到消息后,立即开始启动早已拟定好的对策(宋江对前线情况了如指掌,当然会想到晁盖会夜晚去劫营),开始表演:“不好,晁天王此去,必中曾头市的诈降奸计。一旦进到曾头市村里面,不熟悉道路,必吃大亏。还记得上次我梁山攻打祝家庄时被伏击的惨状吗?如果当时祝家庄的指挥灯不是被花荣一箭射落,进入村庄的我军部队恐怕难以突围出来。所以,此次必须劳驾戴宗稍事休息后,再辛苦一趟,带花荣一起飞到前线,首先劝晁天王不要上当,如果晁天王坚持的话,花荣也可以支援一下晁天王,以备不测。”

  戴宗只得不辞辛苦,休息一小时后,于下午五点半左右携花荣一起飞往前线。达到前线后,已是晚上十一点了(考虑到天黑且人累,假设用时五个半小时),花荣对戴宗说:“我们直接飞到曾头市里面,寻找到晁天王的部队。”两人终于在法华寺前面发现了大股部队,为不惊动梁山部队,引起误会,他们在晁盖部队附近的一块安静、隐蔽的区域降落到地面。降落后,花荣马上对戴宗说:“晁天王已经深入了曾头市腹地,拦是栏不住了。请你马上返回梁山,报告宋江。我自己去联系晁天王的部队,或者截击敌人。”

  支走了戴宗,花荣便开始行动了。先是潜到晁盖劫营部队的最前方的一个拐角隐蔽处隐蔽,利用黑夜及后面士兵的视野死角,迅速无声地干掉了走在最前面带路的两个和尚,然后就地隐蔽。跟在两个和尚后面的梁山士兵没注意间,一个拐弯,就不见了两个和尚,换乱起来,报告给后面的晁盖。晁盖正思考,已经慌了的呼延灼下令原路返回,早已慌乱的官兵们便急急掉头返回。趁梁山部队慌乱掉头之机,花荣又迅速赶到了早已踩好的射杀地点,此时曾头市军营也因为梁山军的慌乱而发现了梁山军来袭,小股部队立刻前来截击、扰乱。这股曾头市的小股部队把注意力都放在晁盖那2500人的劫营大部队上了,没有注意到他们的身边不远就隐秘着一个花荣!花荣借曾头市部队的掩护及弓箭,发出了早已准备好的刻字毒箭。射完箭后,花荣迅速撤离战场。

日期:2012-03-08 18:45:35

  撤离战场后的花荣,在天亮前尽量往离曾头市远的地方走。天一亮,花荣则利用随身携带的充足银子,在集市或者其它途径高价买一匹马,或者雇一辆车子,快速向梁山赶去。花荣需要2天的时间才能走完400里的曾头市到梁山的路程。
  在花荣开始骑马或者乘车返回的这一天,还有两拨人也同时在返回梁山的路上,他们分别走在花荣的前面和后面。
  前面一拨是戴宗一个人。他将在当天返回梁山。
  后面一拨是护送晁盖回梁山的三阮、杜迁、宋万。这五名头领用车子拉着受伤的晁盖,他们需要3天时间才能返回梁山。
  这三拨人的后面,就是剩余的梁山征讨曾头市的3700人的大部队了,本来他们也应该跟在前三拨的后面,在同一天尽早返回梁山。但是,在到了深夜,遭到曾头市发起的总攻后,他们才终于拔寨而回,部队无疑又无谓地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何以拖了18个小时,被人家攻击后,才被迫逃窜?
  主要原因是剩余梁山部队临时负责人林冲的能力问题。劫营失败、老大受伤失去指挥能力已经使人心不稳,此时的部队需要一位有果断能力的领导人,稳住军心,并作出下一步的安排。林但冲作为临时负责人,第一件事就办得不咋样,他派遣护送晁盖回梁山的竟然是劫营表现最差的三阮、杜迁、宋万,这就让人泄气了。对比一下现代著名将领8号性格的许世友是怎么处理类似事件的,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一支部队攻不下一个目标,很多人建议换一支能攻善战的其他部队去攻击,许世友当场否决,坚决要求原部队拿下既定目标,他的理由很简单:“哪能换别人,让别人替他们去牺牲!一定要让他们去打,否则,大家都愿意打败仗了。”其实林冲的意思那五名头领先走,大家随后也都撤,但是没想到呼延灼跳了出来:“须等宋公明哥哥的将令来,方可撤军。”呼延灼世代为官,此时敏感地感觉到了梁山领导核心领导的变更,已不再是晁盖,而是宋江了,而宋江对前线的情况肯定是了如指掌的,对一下也自然有安排,于是呼延灼跳了出来表达了对新领导核心的支持。这可让9号平和型性格的林冲为难了,撤还是不撤,陷入了9号性格特有的犹豫、不作为,于是,18个小时就这样过去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