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麻衣好颜色,未教朱紫污天然。
◆入觐洛阳
弱国无外交。
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十月,荆南节度使高季昌听闻晋王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定都洛阳,为了避唐庙讳,他更名高季兴。为了拉拢关系,他想亲自入朝,朝拜新皇。
梁震不同意他去,道:“唐有吞并天下之志,各地势力严兵守险,犹恐不能自保,你偏偏要远行千里,入朝祝贺,那些后梁的老臣旧将,又怎么会不把你当成仇敌呢?”
高季兴听不进去,十二月,高季兴一行到达洛阳。
后唐庄宗李存勖非常高兴,他拍着高季兴的肩膀,二人相谈甚欢。
皇上能拍自己的肩膀,高季兴觉得这是莫大的荣耀,便命人在这件衣服上绣上庄宗李存勖的大巴掌。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早的勋章了吧,不过这个勋章是高季兴自己发给自己的。
但是也有一件事情,让高季兴很窝心,那就是唐庄宗李存勖手下的伶人宦官们贪得无厌,不断地向他索取财物。早上起来,被搞走了一波赏钱,中午又被搞走了一波赏钱,到了晚上,还被搞走了一波赏钱。弄得高季兴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再这样下去,自己回去的路费都要被搞没了。
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得到了赏钱,后唐这些伶人宦官们都说高季兴“好”,唐庄宗也觉得老高人不错。他想留下高季兴,让他在朝中任职。
宰相郭崇韬劝说道:“陛下刚刚取得天下,诸侯们都不是派子弟就是派使臣来朝入贡,只有高季兴是亲自来朝,我们应当褒奖他的这份忠心,以此来劝告那些不亲自来朝的诸侯。如把扣留不让他回去,就会背信弃义,让天下诸侯失望,这可不是长远之计。”
庄宗这才答应放高季兴回去。
高季兴长嘘一口气了,“妈呀,来的时候好好的,差点回不去了!”终于可以离开洛阳了,他一刻也不敢耽搁,日夜兼程,玩命地逃,一直奔到许州(今河南许昌)才敢喘口气。
高季兴对跟随他的人说:“这次行动有两个失误,一是:我不应该入朝;二是:朝廷不应该把我放了。”
一波未熄,一波又起。
经过襄州(今湖北襄阳襄州区),节度使孔勃留高季兴吃饭。这本来是好事,可是孔勃却暗中将老高他们包围起来。到了半夜,高季兴带人爬到城下,冲出关口,一路没敢耽搁,一口气逃回江陵。
回到老巢的高季兴激动地握着梁震的手,感慨道:“没听你的话,差点儿就逃不出虎口。”
接着,高季兴又告诉梁震:“新朝皇上李存勖经过百战,才取得了黄河以南这些地盘,他却对那些功臣良将们说:‘我是靠自己的十个指头夺得了天下。’如此居功自夸,没别人一点功劳,大家谁不心寒?而且皇上还迷恋于捕猎和女色,这样的天下长久不了,我没有什么担忧的。”于是他修缮城池,积蓄粮食,招纳原来后梁的旧兵,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高季兴受封为南平王,建都荆州,史称南平或荆南。
◆劝唐伐蜀
高季兴到洛阳觐见唐庄宗时,唐庄宗曾问过高季兴:“如今天下不服从我国的,只有吴国和蜀国。蜀道艰难,而江南与淮南仅隔着一条长江。我打算先征江南,你意下如何呢?”
高季兴道:“江南地薄民贫,地窄人稀,就算得到了,恐怕也没有什么用处。蜀国富裕,主荒民怨,伐之必克。克蜀之后,顺流而下。取吴如反掌耳,陛下应该先灭蜀国。”唐庄宗的本意也是想征蜀,听到高季兴这么说,心里十分高兴。
同光三年(925),唐庄宗命魏王李继岌与郭崇韬率兵伐蜀。
高季兴暗自高兴道:“我是骗他的,他竟然真的信了。”乘机攻占归、峡二州,连同荆州,将荆南的地盘扩至三州之地。
即便如此,南平也是南方十国里最小最弱的一个政权。
不久,蜀国被灭的消息传来,高季兴正在吃饭,闻听之后,竟然失手将筷子掉在地上,他感叹道:“这是我失策了,所谓‘倒持太阿,授人以柄’,这真是把剑柄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啊。”
梁震道:“不足为虑,唐朝皇帝灭了蜀国,定会日益骄横,狂妄自大,必惹民怨沸腾,百官不满,他离灭亡的日子也不会太久了,说不定这还对我们还大有好处呢!”
高季兴心神不宁地点了点头,想把筷子拾起来,够了老半天,也没摸到。侍从发现了,赶紧又给他换上一副新的。
后唐这回一定从蜀国搞了不少好东西,这些宝贝说不定够得上南平几年的开支,高季兴在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大胆的计划突然在高季兴的脑海里出现了。人无外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高季兴决定发一笔横财,智取魏王李继岌,截了后唐的战利品。
南平虽然国微人稀,地狭兵弱,却处在天下之要冲,南北之通衢之地,这里曾是当年赤壁之战的主战场。
后梁时期,南汉、闽、楚皆向梁朝称臣,每年运往开封的贡奉,都要经过南平地界。高季兴觊觎这些贡品和生辰纲,于是就在官道上,明目张胆地开黑店,把上贡的使者麻翻了,劫其财物。使臣到高季兴这里报案,老高贼喊捉贼,总也抓不到贼,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至南汉、闽、楚都称帝后,高季兴对南北称帝诸国,全都上表称臣,拜各个山头为老大。这样的好处,一是别人不好意思打你,二是可以获取各位老大的赏赐。
南平一直靠着征收商税和掠夺过境的财物维持用度,时间久了,被劫的使臣,也就慢慢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自此,高季兴就得了诨号,江湖人称“高赖子”。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高季兴也认了,你叫不叫爷赖子,爷就是了!
后唐庄宗李存勖长子魏王李继岌灭蜀后,命人押送财物乘船顺江而下,准备运往都城洛阳。
同光四年(926),兴教门之变爆发,唐庄宗被杀,李嗣源在洛阳称帝,是为后唐明宗。押运战利品回京的魏王李继岌,顿时成了一支孤军。
高季兴得知消息,亲自带领一支人马,在半道上劫了魏王李继岌,杀死押送的使者,将伐蜀的战利品,无数车宝贝和美女全部截留。等于后唐损兵折将,白忙乎了一阵子,是在给高季兴打工。
李继岌败军退往凤翔,行至渭南,手下的人都跑得差不多了,魏王人财两空,成了孤家寡人。宦官李从袭对李继岌说:“大事去矣,福不可再,魏王你好自为之吧。”李继岌彷徨哭泣,不知所措,他面朝下趴在床榻上,命令手下的仆夫李环将自己活活勒死。
高赖子经常明目张胆地截获各国入贡的贡品,还想随时扩大自己的地盘,哪个皇帝都不会高兴,也不能容忍。
“你小子有完没完,把给朕的贡品都给截胡了,独吞了,你把朕当空气吗?”
后唐明宗李嗣源,每次上阵杀敌,总是一马当先,横冲直闯,江湖人称“李横冲”。丢失贡品的几个国君,把状子直接告到李嗣源那里,李嗣源再也淡定不起来了,他那“横冲”的脾气,如何能吞下这口恶气。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