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军神——李靖大将军传奇》
第5节

作者: 怀旧船长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小侄李世民参见大帅。”李世民行了一礼。
  “哦……你是?”云定兴一愣,一时没搞明白。
  “小侄是唐国公次子李世民。”李世民道,“家父常常对我们讲起,云大帅是国之柱石,所监造的兵器甲仗天下无双,此次招募军马救驾,更是名动朝野,特派小侄前来襄助大帅。”
  云定兴在朝中靠使阴耍诈起家,部下背地里都说他卖亲求荣,朝中文武更是瞧他不起。这次他没被突厥大军包了饺子,完全是因为炀帝派他收拾汾阳宫那些脂粉玩艺,才幸免于难。如今正为雁门之事头痛,陡然听到夸赞,而且是朝中颇有威望的河东抚慰大使的公子的夸赞,不由得心花怒放,面露笑容:“贤侄啊,老夫与唐国公,那是割命的交情。来人,看座!”

  日期:2012-03-09 10:16:10
  亲卫搬了椅子,李世民谢过坐下。
  “贤侄啊,既然是唐国公让你来的,老夫心头就有底了。”云定兴能混到这个位置,心机自是深沉,并不急于问这李二公子的来意,“老夫在此屯兵,兵马钱粮亏空很大,但只要唐国公襄助,我看这些胡人很快就会被打得落花流水。等解了雁门之围,老夫第一件事就是奏明皇上,为唐国公和贤侄请功。”
  “启禀大帅,小侄正是来投军的,愿为大帅牵马坠蹬,同破始毕贼首。”李世民起身再拜。
  “太好了!”云定兴转了一下眼珠,“贤侄所率军马,是否已到营外?”

  “情况十万火急,小侄只身先来,家父随后就引兵前来会盟。”李世民长了个心眼,一句话,就将父亲只有老弱兵丁、离得较近却没有前来勤王的事实掩盖了。将来,云定兴也找不出向杨广进谗的借口。
  云定兴心念一转,心想李渊这老儿仗着自己是皇上的表兄,才不会将手下的军马交给老子呢。但他派儿子前来干什么?这娃娃看起来顶多不过二十岁,杀只鸡都可能会手抖,能上战场杀敌么?
  然而他是一个善于见风使舵的官场老手,当即哈哈一笑:“老夫得贤侄相帮,必能出其不意,战胜始毕那老儿。这样吧,新军组建,贤侄暂领越骑校尉之职,待有战功,老夫再奏请皇上擢升为郎将,你看如何?”
  他嘴上说着话,心头却想:李渊这小老儿不派援兵,让这毛头小子前来应付差事,我就让这小子跟随我左右,要玩完大家一起玩完,看你狗日的心疼不心疼!
  “大帅,小侄寸功未建,不求一官半职,只求跟随大帅左右,当个亲卫即可。”李世民连忙推辞。

  日期:2012-03-09 10:17:44
  “这个……这样也好。”云定兴不想跟他扯下去。其实他这些天一边招兵,一边在想退路。倘若雁门被破,他就投降始毕可汗。这兵嘛,当然是多多益善。队伍拉得越大,谈判的条件也就越有利。“贤侄远道而来,怕是累了,这就下去歇着吧。”
  “小侄不累。”李世民并没有要走的意思。
  这让云定兴很恼火,心想你娃当这中军大帐是你家啊!不过看这小子气度不凡,说不准有什么好招。于是满脸堆笑:“也好。老夫正苦于无计,还请贤侄赐教。”
  “小侄不敢。”李世民一抱拳,“现下敌军围困雁门,若大帅挥师与之决战,可否有胜算的可能?”
  云定兴心头直冒火,心想这小子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别说这几万杂牌军,就是洛阳、长安兵马前来,也拼不过这些野蛮胡人。但他还是耐着性子反问道:“莫非贤侄已有破敌之策?”

  “正是。”李世民沉静地回答。
  这两个字说得极其坚定,让云定兴心念一动。投降突厥,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倘若真的能救出天子,我云定兴就是立了大功,看谁还敢瞧不起我?于是他竟然亲自为李世民倒了一杯酒,让卫士递给他饮了,高兴地说:“我就说嘛,自古英雄出少年。贤侄未到之前,老夫左眼皮直跳,原来真的有喜!”
  李世民暗暗佩服李靖的老辣,这云定兴果然是个见风使舵之辈。他欠身道:“若是大帅信得过小侄,从今夜起,就请下令各营将士,限三日之内制办一万旌旗、一千军鼓。”
  “贤侄这是要干什么?”云定兴一愣。他本以为李世民会想出什么好招,没想到这个主意如同儿戏。
  日期:2012-03-09 10:18:24

  “请大帅容小侄细细禀报。”李世民不慌不忙,“刚才小侄问大帅能否打得过突厥,大帅没有回答。实际上,当下情势危急,不可能战胜突厥人。然而我们的目的是救出天子。救出天子,并不是只有硬打硬拼这一条路。”
  云定兴“嗯”了一声,觉得很有道理。
  “兵者,诡道也。突厥人骁勇善战,但智谋不足。现突厥大军集中围困雁门,而大隋各路勤王兵马的虚实,始毕并不清楚。雁门一地,四面多山泽,易于伏兵。大帅只要令将士分兵于夜间行进,在马邑至忻口一带遍插旌旗,每隔一里,安置一伙军士。四日之后,白天摇旗,夜间擂鼓,突厥人一定会以为我朝大批军马到来,就会望风而逃。雁门之围,指日可解。”

  云定兴听完,击案叫好。但他的脑袋瓜并不糊涂,问道:“可是,始毕这老儿也是久经沙场的老狐狸,他要是派出侦骑四处打探,这个谎不就不攻自破了么?”
  “大帅放心,小侄自幼学习天文地理,四日后有寒霜降临,之后会起大雾。再说我朝各郡县的太守县令,的确领兵前来会盟。倘若大帅动作迟了,一来雁门有被攻破的危险,二来就会让别人抢了头功。咱们坐失良机,实在是大为不妙。”
  最后这句话让云定兴动了心。他起身绕过帅案,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大声道:“贤侄之才,不在卫青、霍去病之下!老夫这就下令,完全按你的意思办!放心,事成之后,老夫不会贪功,一定奏明皇上,立你头功!”
  云定兴再奸,这句话倒是出自真心。他知道,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日期:2012-03-09 10:20:46

  未牌时分,李靖终于赶到了突厥建牙之地——定襄大利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境)。
  一路上,他的确遇到了几路盘查的突厥骑兵。但李靖精通突厥语,身上揣着突厥汗国的通商官凭,并将随身携带的丝绢相送。这些突厥人平时随可汗征战,像丝绢这种珍贵之物,只有头领才能得到。关口守军眼见这个汉商孤身一人,且持有汗国所发的通商官凭,又没带兵刃,也就放行了。
  大利城说是“城”,其实只有一些土墙。它处在一个水草肥美的山谷之内,里头是密集的圆顶穹庐帐。远远望去,像大片的云朵填映山谷。突厥系游牧民族,经年逐水草而牧,极少有固定居所。大隋文帝开皇十九年,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娶大隋义成公主为可敦(可汗正妻,相当于汉人的皇后娘娘),义成公主一开始住不惯,启民可汗为讨妻子欢心,就发动部众,筑造定襄大利城。可是胡人筑城既不得法,又无耐心,族人也住不惯汉人的房子,劳师动众数载,也是“洋不洋土不土”,但好歹形成了集市,牧民有了交易之所,隋朝的商旅纷纷北上,做起了生意。因此,大利城虽不如中原州府繁华,但对于胡人来说,也是一方都会。

  启民可汗于隋朝大业五年去世,其子阿史那咄吉继位,是为始毕可汗,将牙帐从老巢铁山迁至定襄。依突厥祖制,继任可汗可娶后母为妻,于是义成公主就成了始毕可汗的可敦。
  李靖到达始毕可汗牙帐前的集市,并没有直接去找义成公主,原因是担心始毕可汗的亲信有可能告发她与隋朝私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他找了个离始毕可汗牙帐最近的交易处所,席地摆了个地摊,盘膝坐在地上,在毡布上放了一颗夜明珠、一幅织锦。这是李靖从家中带来的,夫人张出尘的最爱。
  日期:2012-03-09 10:23:59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