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贾母王夫人等女眷,听得是宝玉要去围猎,均都心中担忧。
那太监念完,贾珍上前领旨,众人齐齐谢恩。
贾珍等人自领着那传旨之人去前厅喝茶。
等送走那传旨太监,贾珍,贾赦等都来到贾母跟前。
贾母满色担忧,问道:“怎么今年的围猎怎么还有宝玉的名字呢?是你们谁举荐上去的吗?”说完审视着贾政。
贾政急忙回到:“母亲大人,这件事是皇上在朝上提过,内阁拟的名单,我怎么会举荐宝玉参加围猎这事呢。”
贾母听了,满脸忧愁道:“这可怎么是好?我的宝玉从小就没学过武艺,怎么能去狩猎呢?你们几个想想办法,换个旁人顶替。”
王夫人也在一旁暗自抹泪,道:“我就这么一个宝玉,若他真是有个三场两短我也不活了。”
众女眷听了,都暗自忧心。
贾政满脸的苦闷之色道:“母亲,这圣旨下来,我们怎么敢随便换人,这可是欺君的大罪啊。”
贾赦,贾珍也齐声附和,一起劝着贾母。
但奈何贾母疼爱宝玉至及怎么也不听,后来劝恼了道:“既然你们都没办法,我这老太婆就放下脸面,去求求皇上。”
贾政,贾珍等急忙跪地阻拦。
贾宝玉见贾母如此关心自己,这可是丝毫没有参杂别的因素,心下也是满怀温暖,站出来,道:“老祖宗莫要担心,孙儿这只是跟随皇上去打猎,可能都用不着上场,不会有危险的。”
见贾宝玉站出来,贾珍贾赦也是舒了口气,他们也知道平时老太太最听宝玉的话。
贾母见宝玉站出来,脸上的怒色也稍稍落下去,转而则是慈爱的看着宝玉到:“你是不知道,这虽说是围猎,但其中刀箭无眼,凶猛的野兽也不少,你从小都不通一点武艺,我怎能放心你去?”
贾宝玉笑道:“老祖宗忘了?我这些天每天也都在锻炼身体啊。”
贾母摇摇头道:“你别管,我是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去的。”
贾宝玉又道:“老祖宗我知道你疼爱我,可是如果一直让我在家中,不去外边闯荡我怎能有出息呢?我是荣国府的子孙,先祖当年也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才得到富贵,难道荣国府的子孙连野兽都不敢杀了吗?”一番话说的是掷地有声。
贾母见贾宝玉稚嫩的脸上充满了坚毅的神色,就好像自己年轻时的夫君一般。
好一会儿才道:“宝玉,你说的对。既然你有此心,老祖宗怎么会拖你的后腿,我贾家子孙都要向先祖一般,勇猛无惧,很好。”
说完又看向贾赦等人道:“看看你们,还不如宝玉懂事,这么大的家业,到你们这看成什么了?若是你们出息,宝玉何至于去如此危险的地方?”
贾赦,贾珍等人听了都羞愧的低下了头。
贾宝玉见贾母虽然不在阻拦,但还是与一旁的王夫人等人都面容忧愁,忧心忡忡。
便劝道:“老祖宗,母亲都放心,昨个我去舅舅家,他跟我说,这次围猎皇上命他随行护驾,他说到时候会派人好好保护我的。”
众人听此,都稍稍宽了点心。贾母道:“如此自然是极好,有你亲娘舅的照看,我们也少担心点。”
说完,又对贾政等人道:“虽然如此,但还是要挑几个身手好,又忠心的奴才,让他们跟着。”
贾政忙回道:“那是当然,我们随后就去安排这事,定然不会让宝玉遇到危险。”
见贾母不在生气,贾珍,贾赦就先告辞,唯独贾政却还没走。
贾母见贾政呆在这,众人都不怎么说话,便道:“没事你也下去吧。”
贾政知贾母在撵自己,却也不生气,向地上一跪道:“母亲,我知咱们家有一家传宝甲,据说能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还请母亲赐给宝玉,让他能多一份防护。”
贾母经贾政一听,自然想起来了,道:“若不是你提醒我险些都忘了有这东西,实在是太长时间没有用过。”说完,便吩咐一旁的鸳鸯去取。
王熙凤在一旁问道:“老祖宗怎么我没听过,家中还有这东西呢。”
贾母见众人都好奇的看着自己,笑道:“你们自然没听过。”
说着指着贾政又道:“自他父亲去世之后,这东西也没在拿出来过。因为贾家现在也没有人在军中当差,先荣国公传下来的时候说过,非嫡系子孙参军,不可赐予。”
听贾母说的庄重,众人都期盼看这件宝甲。唯贾宝玉心中不太相信,在他看来估计是用好的金属制成的盔甲一类,刀枪不入,水火不侵,自然不靠谱。
不过见贾政对此颇为看重,自然就没有阻拦。
很快,鸳鸯抱着一个古朴的小箱子进来,看箱子的样貌,像是有好多年了。
众人皆好奇的看着箱子。
贾母起身,走到小箱子跟前,打开。
贾宝玉看去,之间一个小背心模样的金甲,闪闪发亮。
贾母拿出来,众人好奇的上前抚摸,之间触手冰凉,也不知是什么材质做的,甚为轻盈。
贾宝玉摸了,饶是他学识超前,也不知是什么东西制成,便好奇问道:“老祖宗,这是什么材料,怎么入手如此冰凉,还这般轻盈?”
贾母笑道:“说起这还有一个故事,我也不知道真假,今个索性就跟你们说说。”
众人都认真的听着,只听贾母缓缓说道。
当年先荣国公在一次跟鞑子打仗的时候,不幸失败,独自一人逃亡深山,当时因为受伤很重,失血过多,在甩掉后面追兵的时候,便晕倒在地上。
等他再醒来的时候,被山间的一个隐士所救,那人医术高明,没几天的功夫便把先荣国公的伤势治好。在几天的接触中,先荣国公对这位隐士的才学极为佩服。要知道,先荣国公也是才思敏捷之辈,虽后来弃文从武,但是心气也高,从未佩服旁人。
那隐士能被他佩服自然了不得,后来等先荣国公伤势好之后,便邀请那隐士出山驱逐鞑虏,谁知那人死活不肯,只说是先祖有训,不得外出。
先荣国公见他不肯违背祖训自然也就没有在勉强,等离开的时候,那隐士便拿出这件宝甲和一卷兵书赠与先荣国公,说:“虽然祖训不让出山,但眼见鞑子肆虐中原,心中自然担忧,这件宝甲能关键时保你姓名,这卷兵书则助你驱逐鞑子。”
先荣国公也是识货之人,见兵书甚为诡奇,便欣然接受。
自此先荣国公作战更加诡变,没几年便将鞑子驱逐到草原。
众人如同听故事一般,听得津津有味。
见贾母停下,贾宝玉又问道:“那后来先祖又去找过那人吗?”
贾母继续道:“说起来也奇怪,后来赶走鞑子,当上国公后,便派人去那山中寻过,但整整几千人将山都翻了一遍,也并没有找到。”
先荣国公只当那人不愿出来,此时便也作罢。
众人听了都觉得故事甚为惊奇,王熙凤在一旁笑道:“看来那人说不定也是上天派来拯救先祖的,我贾家也是天佑之家。”
众人尽皆附和。贾宝玉心知这个时代的人都信奉鬼神,把一些不能解释的事情,都强加到鬼怪身上。以前若是有人跟他说有鬼,贾宝玉一定会不屑一顾,但若是现在,贾宝玉却有些相信,不然怎么解释他来到这个世界呢?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