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百年---为您讲述那段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历史》
第14节

作者: 京城老九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作为对外贸易的垄断者,清代早期的鸦片进口自然也是通过十三行,不过那时属于合法的进出口药材贸易,正常缴纳关税。自嘉庆停止征收鸦片税,禁止一切鸦片进口后,十三行就终止了鸦片贸易。但之后鸦片非法走私的泛滥,跟十三行确实有着不小的关系。虽然不能确定十三行是不是直接参与了走私,但当时的一项规定让他们脱不了干系。

  按大清的通商政策,所有的外国商人在进行交易前,必须要由十三行为其担保,否则不得进行任何贸易。而几乎所有的外国商人,都是带着鸦片到大清出售后,再购入茶叶、丝绸和瓷器等畅销品返回欧美国家获利的。正常情况下,十三行对这些带着鸦片来的外商应该是予以抵制的,但由于双方有着长期的商业往来,大清的货物还要通过卖给他们获取高额的利润,所以十三行也就对这些鸦片视而不见了。

  其实作为对外通商管理部门的海关,此时应该出面承担管理责任,严令十三行拒绝为携带鸦片的外商担保,但他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资料记载,十三行为清政府贡献的税金占整体关税的40%。此外,除了可以提供高额的税收,还得提一提十三行对清政府的另一项作用。
  行商们通过垄断所积累的巨大财富,是让其他人钦羡不已的,其中就包括清政府,甚至是大清的统治者。既然你们通过垄断红利赚了这么多钱,拿出一点回馈下皇家和政府不为过吧。
  自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起,清政府要求十三行每年上缴白银5.5万辆作为捐银。此外,还要定期搜罗一些如洋表、洋钟、西洋乐器等各类奇珍异宝呈送朝廷。遇上逢年过节、皇室的婚丧嫁娶等大型活动,还要贡献礼品或礼金。要是赶上什么天灾人祸,或是平叛用兵时还要责令捐资。当地政府如果要兴建学堂、建设医馆或做什么基建工程时,也会向十三行索要捐款。于是就有了将十三行称之为“天子南库”的说法。

  不仅如此,作为外国商人的担保人,如果遇到外商发生不法的行为,或者有什么失礼的举动,十三行还会为此遭到罚款。以至于有一个叫潘正亨的行商,发出了“宁为一只狗,不为行商首”的感叹。不过我认为真要让他放弃万贯家财,去当一条狗的话,潘先生应该也不乐意。这只不过是在持续的勒索和花样百出的索捐下无奈的吐槽罢了。
  虽然清廷对他们索取无度,各类捐款持续不断,但这些毕竟可以归算到成本里,只要贸易上的收入够高,就足以覆盖这些成本。所以对外商的鸦片走私,十三行觉得犯不上较真。
  对于海关和当地的官员们来说,财政上缺钱了,随便点名个外商,以携带鸦片为由给十三行开个罚单就增收了。自己的荷包瘪了,同样拿这事跟行商们谈谈心,孝敬自然也就来了。所以,海关对十三行也犯不上拿鸦片较劲。

  不过,跟鸦片较劲的林则徐要来了。
  自从要大力禁烟的风声刚吹出来的时候,十三行的行商们就坐不住了,几乎所有关于鸦片的奏章里,都提到了他们,说他们是非法走私的帮凶,鸦片泛滥的始作俑者。他们心里也喊冤,虽然鸦片走私的利润很大,但毕竟是非法贸易,他们收入的大头还是来自出口货物所带来的收益。但作为朝廷与外商对话的唯一代理人,这个锅想不背都不行。
  眼看着禁烟钦差气势汹汹的来了,那些当官的可以通过官场上的人脉调到别处继续当官。烟贩们本就投机者,大不了卷铺盖跑路。可行商们不一样,他们几代的家业都在这里,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他们即盼望着林则徐在路上走的慢一些,能晚点到就晚点到。又盼着能早点见到钦差大臣,看看钦差到底对他们是个什么样的态度,最好是能听听他们的苦衷,甚至有一些人还准备了很多礼品和现银,想着随时孝敬给这位上差。

  就这么盼呀盼,盼了三个多月,钦差大臣终于到了。

  日期:2022-06-07 13:38:05
  第六章 虎门销烟
  不按套路出牌的钦差大臣
  道光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抵达广州,在天字号码头登岸。
  自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广东巡抚怡良以下的当地各级官吏已经早早的在岸上恭候。还有很多老百姓也都来一睹钦差大人的风采。甚至一些外国商人得到消息,也都赶来看看这位人虽未到却能让他们夜不能寐的禁烟负责人。
  一个叫威廉·亨德(W.C.Hunter)的美国人将他看到的情形记录了下来,他描述说:林则徐“具有庄严的风度,表情略为严肃而坚决,身材肥大,须黑而浓,并有长髯,年龄约六十多”。其实林则徐这年才54岁。
  一番见面寒暄后,广东官员们陪着林则徐来到下榻的钦差行辕越华书院。
  越华书院是当时广东四大书院之一,占地6000平方米,内部宽敞明亮,不仅建有大堂、讲堂,院内还有小桥流水,芭蕉荷花。林则徐选择这里作为行辕,当然不是为了贪图这优越的环境,而是另有深意。
  只不过在当时的广州城里,上至各级官员,下至行商烟贩,可都没心情去体会钦差大人的深意。他们都在静静的等待,等待着林则徐使出禁烟的霹雳手段。
  但几天过去了,林大人每天除了召见一些官员士绅,询问些日常的公事民情外,整天就待在书院里。有些官员实在按奈不住心中的疑虑,请示禁烟的工作安排,也都被林则徐轻描淡写的转移了话题。
  在这期间,林则徐只是以钦差的身份公布了一则《关防示稿》,强调了一下组织纪律。这几乎就算是这几天最大的动作了。

  这下让本就提心吊胆的广东官商们更慌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林大人吗?我们的这位林大人自出仕为官以来,素以办事雷厉风行著称。受命钦差广东后,人虽未到,却先后几组动作,让广东掀起了一波波禁烟高丨潮丨。怎么人到了之后反而偃旗息鼓,毫无动静了呢?难道真像老话说的那样,“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位钦差大人也知道禁烟实在是事不可为,只不过圣明难违,来广州走走过场罢了?但是“林青天”的名头实在太大,这种猜测说出来连广东官商们自己都不信。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这几天的风平浪静,只是预示着暴风雨前的宁静。

  其实不止广东的官商们心里不平静,林则徐的心里更不平静。他不是不想动,而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政治家,他深知此行的责任之重大,所以必须做到谋定而动。虽然在到达广州前他已经做足了功课,收集了足够的信息,也筹谋好了全盘的计划,但有一些信息和想法还需要到广州后与实际情况相印证,以确保万无一失。这里就要提一下他选择越华书院作为行辕的深意了。其原因之一是因为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越华书院的监院梁廷枏(nán)。

  梁廷枏,嘉庆元年(1796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县,清代金石学家、史学家、文学家、戏曲家、藏书家。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