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枯荣:一个小投资者的挣扎沉浮》
第8节

作者: 雷立刚
收藏本书TXT下载
  1997年春节前的那段日子,当老童成天在上海本地股上做着短线时,我则因为股票上的投入还太少,基本没把股票放在心上,成天为简潞的工作操着心。
  自从决定了不分手,我就开始认真对待起简潞的工作问题了。机关单位福利并不好,但有个优点:复印室里有源源不断的纸张,而且可以自由操作。于是我乘人不备,利用单位的复印机,帮简潞制作了厚厚的自荐书,复印了整整50份。50份不是个小数字,每份有十多页,50份就是700来页,说来惭愧,我当时自责之余,又充满着占公家便宜的小喜悦。

  而后,我让简潞将自荐书一股脑邮寄了二十个单位,可是都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我又陪着简潞,去了好几个大公司,上门递简历,心想,简潞外貌出众,上门去自我推荐,效果比不见面可能要好很多。
  记得那时天气已冷,我们舍不得打车,全是我骑着自行车,驮着简潞,一家单位一家单位地上门,为此我还向蒋处长断断续续请了好几次假,理由是女朋友病重,在医院里打点滴,我要去守一守。
  蒋处长还真信了,一次他很体贴地对我说,你女朋友身体素质可不太好啊,怎么老是生病,搁我们二十出头那年代,男女谈恋爱重要的不是脸蛋,是身体好不好,身体不好的没人要。
  然而,即便是上门自荐,效果也不理想。
  起初,是我陪着上门,后来为避免别人知道简潞有护花使者,每次我都只能等在大门外的寒风里。可是,多数单位当面就明确表示不要女生,还有些单位只进生源地是Q市的学生,这些简潞都不符合。
  此外,还碰到了两个动手动脚的,面对青春靓丽的简潞,先是道貌岸然,随后暗示,再一看暗示无效,想着说不定以后再难碰面,现在能揩点油就揩点油,反正不揩白不揩。于是,只要周围没人,便骚扰起来,简潞惊魂卜定,回头只冲着我发火,再也不愿意上门递自荐材料了。转眼春节过去,简潞的工作依然没有眉目。
  就在我为女友的就业焦头烂额之际,股市里也风云突变,一件大事突然发生了。事实上,股市所有的秘密与内幕消息,事后都可以在K线里看出端倪,只不过,当人们置身其中的时候,不可能有那样的清醒。

  多年后回过头省视97年春节后开市第一天,其实延续了春节长假前既有的上涨趋势,但第二天,也就是1997年2月18日,股市却莫名其妙地大跌9%,当时的人们浑然不知原因,而今看来,应该是在那一天,市场里的消息灵通人士,知道了伟人邓小平病危的消息。
  股市,说到底就是一个浩大的江湖,里面鱼龙混杂,不同的资金,代表着不同的诉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代表着不同阶层的人。而处于不同社会链条里的人们,所能接触到的讯息是完全不同的。
  人类社会从来如此,以不同的社会地位,将人所能接触到的讯息隔离开来。
  我们常常会说,股市是不公平的,因为显然总有人事先知道内幕讯息,并依靠那些内幕获得收益。对此,我想说,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的,只要是人类社会,就必然将信息以地位高低进行分隔,即使没有股市,信息同样被按等级隔离,内幕无处不在。
  反而恰恰是股市,我们普通平民,还能通过K线的变化,以较快的时间猜测到某些内幕讯息,而在股市之外的浩瀚世界,许许多多的讯息,永远以绝密的姿态存在,远在寻常百姓想象力之外。
  从这个角度讲,股市其实反而比别处公平。
  股市上充满了虚假的小道消息,并且,就算某个内幕消息是真的,当它传到寻常中小投资者耳朵里时,也就毫无内幕可言了,因此并不见得能带来经济效益。
  我那时所在的机关单位,应该说是规格较高的,处级干部成堆,厅级干部也不希奇,而即便在我们这样按说比其他单位更能接近内幕消息的地方,单位里多数炒股的同事,却并没能获得好的收益,不少还亏损累累。

  这个事实从一开始就教育了我,使我深刻认识到靠消息炒股不靠谱。炒股十六年,我有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从来不打听,不相信,不寻求所谓内幕消息,因此我赚的每一分钱,都来自于我自己判断的正确,而亏的每一分钱,都源于自己判断失误,我的眼光和判断是我盈亏的唯一原因,而非所谓消息。这,是我一直引以自豪的。
  从我炒股的第十年起,我开始有意识地去研究内幕消息对股市的影响,我惊讶地发现,在股市中,提前知道一个内幕讯息,并不见得就一定会获利,因为股市最后的损益,来自于大众对那个消息公布之后的反应,而在某些时候,即使你提前知道了哪怕非常真实准确的内幕消息,但你未必能猜测到市场会如何反应。
  还是以97年邓公逝世为例吧,2月18日股市的暴跌,显然源于消息灵通人士提前知道了邓公病危,他们对后市的判断是:大众知道后,会普遍因惊慌而卖出股票,于是他们想提前一步开溜。
  然而,2月19日,股市却又大幅反弹7.58%,显然是另外一些知道内幕消息的人,却对这个消息的后果产生相反的判断,他们猜测在伟人逝世的时刻,国家尤其需要稳定,国家利益决定了会有主流资金托市,于是他们提前坐轿。
  这,就是在同一个内幕消息面前,不同的人的思考。

  所以说,股市如此莫测,归根到底,还是人心的难测与人性的复杂,以及群体行为的羊群式冲动对这复杂性的放大。而这一切,在随后一天的2月20日,得到了更清晰而微妙的体现。
  (1997年的简潞,青春而单纯,会因找工作时受气而眼里噙着泪花)
  日期:2012-03-05 21:39:01
  14,九七年
  97年2月20日注定是不平静的,因为这天清早,电视和报纸公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邓小平于19日夜晚9点逝世了。

  那天一大早,看了报纸上的悼词,单位里只要手头有股票的人,都忐忑不安,有的焦急地盯着传呼机,有的则悄悄打开收音机,手中股票仓位重的,则更是忍不住悄悄去了证券营业部。
  我虽然股票不多,并且反正是套着的,没有卖出的想法,但也想去现场看看,于是上班上到9点来钟,就悄悄下楼,跨上自行车,一路飞奔到了最近的那家海通证券营业部。
  才一进去,劈头就见到了蒋处长,我正要躲,已经来不及,蒋处长也看到了我,但他并没有太过严厉地批评,只是很神色很寥落地说:“小雷啊,你什么时候也炒股了,这是条不归路啊,你还年轻,精力放在工作上才会有前途,股票最好还是别炒了。”
  我低头应着,正要说点什么,周围散户大厅里传来一阵喧哗,将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引到了墙上的股票行情大屏幕上,只见上证指数以-9.61%的跌停点位开盘,所有股票集合竟价就全部跌停,墙上绿惨惨的一片。
  原本正要再说我几句的蒋处长,突然闭紧了嘴巴,嘴唇下意识地包住牙齿,微微抖动。

  那时,只听到周围不少散户要么叹气摇头,要么捶胸顿足说:“这下,卖都卖不出去,起码三个跌停,早知道前几天卖了就好了。”
  过了几分钟,不少跌停打开了,散户们终于有机会卖出了,许多散户赶紧争抢到交易机器前,排着队卖票。蒋处长也迟疑着排了队,轮到他时,许多股票的价格已经从跌停回升到-6%左右,割肉还是不割肉?看得出蒋处长有些犹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